作者 | 周智宇 編輯 | 張曉玲 當汽車行業進入智能化下半場的深水區,廣汽也拿出黑科技,要從市場的激戰中,殺出來。 3 月 18 日晚間,廣汽發佈智能科技品牌 “星靈智行”,ADiGO PILOT 智駕系統也升級為 ADiGO GSD,並按照算力、功能分成了五個層級。同時,廣汽三大自主品牌也有了不同定位,昊鉑定位為智駕引領者,傳祺、埃安定位為智駕普及者。 廣汽集團董事長馮興亞毫不客氣地説,“L2 的賽道已過於擁擠,真正的戰場在 L3/L4。” 在他看來,2025 年或成為推進 L3 級別智能駕駛技術的元年。 廣汽昊鉑品牌煥新後的首款產品昊鉑 HL 是當晚的另一主角,廣汽將一系列的硬核配置上車,劍指問界 M9、理想 L8 等熱門車型。 廣汽集團品牌營銷本部負責人黃永強表示,廣汽集團對昊鉑的支持 “不設上限”。從中可以看到,廣汽試圖通過昊鉑在高端市場發力,以昊鉑 HL 為支點,撬動消費者對 “技術普惠” 的認知,在這個激烈的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這場發佈會不僅是廣汽技術實力集中展示,更是其向外界釋放的明確信號——在新能源滲透率突破 50%、行業價格戰白熱化的背景下,廣汽通過 “智能化總攻” 與 “體系化改革”,發起一場面向未來的衝鋒。 技術平權 廣汽的 “星靈智行” 行動計劃,本質是一場覆蓋全產品線的技術普惠運動。其核心目標是將高階智駕從 “高端專屬” 變為 “全民標配”。 馮興亞宣佈,廣汽智能科技品牌 ADiGO 智駕互聯生態系統迭代升級至 6.0 版本,並正式賦予中文名為 “星靈智行”。 在產品上,廣汽與吉利等友商一樣,選擇算力分層策略。推出覆蓋 70-2000 TOPS 算力的五檔智駕方案(G100 至 G1000),適配從傳祺到昊鉑的全系車型,形成 “基礎輔助 - 高階自動駕駛” 的完整矩陣。 按照廣汽方面規劃,今年四季度,其將啓動全國首款 L3 自動駕駛車型的量產上市。2026 年初推進 L4 規模化運營,2027 年推出面向個人用户的 L4 產品。這一時間表比多數車企提前 1-2 年,尤其是 L4 前裝量產車的下線,直接將競爭維度從 “功能實現” 提升至 “商業模式驗證”。 馮興亞認為,在 2027 年,廣汽整個產品的智駕水平會躍升一個新高度,走在全球領先行列,進入全球第一陣營。 定位上,昊鉑定位 “智駕引領者”,全系標配城區 NDA;傳祺與埃安作為 “普及者”,主流車型搭載高階智駕。這一策略既保障技術下探,又鞏固高端市場壁壘。 為讓用户敢用,廣汽還提出,提供智駕險保障。300 萬保額為行業最高,覆蓋 L3 級智駕事故。 以發佈會上預售的昊鉑 HL 為例。昊鉑 HL 產品總經理邱俊傑表示,昊鉑 HL 就搭載了廣汽星靈智行 ADiGO GSD 高階智駕,採用端到端 AI 大模型算法,數據處理效率更高、決策能力更接近人的駕駛習慣、複雜場景的處理能力更強,而且還可以不斷學習進化,目前這台車已經具備了自動過收費站 ETC 閘機的能力,智駕的連貫性和易用性大大提高,日常通勤出行 95% 以上場景可以輕鬆應對。 並且,廣汽還聯合合作伙伴,在昊鉑 HL 上搭載了軍工級夜視系統。在這款名為 “暗夜之瞳” 的夜視系統上,通過 AI 成像引擎實現 0.01lux 微光全綵成像,夜間 AEB 識別距離達 150 米,較行業平均的 50 米大幅提升,進而提升行駛的安全性。 在用户使用頻繁的泊車場景上,儘管昊鉑 HL 是一款 5126*1990*1750mm 的大型 SUV,但也能實現極窄車位(車身 + 0.5m)精準泊入。 動力版本方面,昊鉑 HL 分為純電版、增程版。純電版可實現 750km 續航(CLTC)+800V 5C 超充,增程版則 350km 純電續航 +1200km 綜合續航,匱電油耗 6.7L/100km。 廣汽集團品牌營銷本部負責人黃永強認為,從中國的汽車市場的發展來看,目前客户增換購增強,使得中國 BC 級車型,也就是中高端的車輛增換購進入黃金時代。今年預測會到 600 萬輛。 對昊鉑而言,中高端市場的擴容,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廣汽也需要高品位和高端的形象立足全球市場。 馮興亞表示,在智能網聯和新能源汽車方面,中國走在前面。這種領先性提供了塑造豪華品牌的可能性,提供了產品在全球競爭的可能性,這點是非常好的機會。廣汽也一定要把握住這個機會。 戰略突圍 通過昊鉑在高端市場拼刺刀,以及把星靈智行作為是廣汽衝向智能化的矛尖,廣汽用一套組合拳殺回來了。 這場衝鋒的背後,是廣汽自 2024 年啓動 “番禺行動” 改革後的厚積薄發。 馮興亞在媒體會上對華爾街見聞表示,番禺行動核心就是大力發展自主品牌。關鍵一點是強自主,把自主做強,不但自主的可以增長,而且自主的技術也可以反哺合資公司。 去年,廣汽將總部從廣州 CBD 遷至番禺汽車城,成立自主品牌營銷本部統管傳祺、埃安、昊鉑三大品牌市場端,研發體系實行 IPD(集成產品開發)流程改革,目的就是打通從產品定義、開發到上市的全流程,推動產品提升市場競爭力。 馮興亞透露,改革在各項領域發揮作用。採購方面,建立共同採購和共享中心,今年採購成本降低幅度超過 10%;產品開發、共享產品開發平台,通過不同的設計滿足不同人羣。 他認為,番禺行動帶來的影響正在顯現。不管產品開發、財務共享、物流共享、製造體系都在顯示出它的優勢。 產品方面的變革非常明顯。去年下半年,埃安霸王龍(第二代 AION V)、埃安 RT 兩款車型最先將配備激光雷達的高階智駕普及到 15 萬級。今年四季度,廣汽還計劃量產並上市銷售全國首款 L3 自動駕駛乘用車,2026 年量產上市節奏還會提速,推出更多的 L3 自動駕駛產品。 馮興亞強調,廣汽未來三年會有 22 款新產品,今年是廣汽自主品牌的產品大年,不光是產品大年,而且還是提供強有力價格競爭力的大年。 在技術上,廣汽也給出一攬子規劃。L4 無人駕駛領域,廣汽和滴滴自動駕駛合作的具備全球化適配能力的業內首款 L4 無人駕駛前裝量產車型將在今年內下線交付。2027 年,廣汽將正式推出面向個人用户的 L4 無人駕駛車型。 廣汽的野心不止於汽車。在飛行汽車領域,廣汽孵化品牌高域 GOVY 推出 AirCar(垂直起降)和 AirJet(複合翼)兩款產品,計劃 2025 年完成適航認證,構建 “低空經濟” 基礎設施。 廣汽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 GoMate 計劃 2025 年實現自研零部件批量生產,並計劃進入主機廠生產線開展整機示範應用。並計劃在 2026 年實現整機小批量生產,並逐步擴展至大規模量產。 藉此,廣汽形成了全場景、立體化出行網絡。從星靈智行的技術普惠,到昊鉑 HL 的生態卡位,廣汽正以一套 “自上而下” 的戰略組合拳,重新定義智能化競爭規則。這場衝鋒不僅是產品的較量,更是傳統車企向科技公司轉型的實驗。 想要完成這場蜕變並不容易,從組織重構到技術突圍,從品牌煥新到生態擴張,每一步都考驗着戰略定力與執行效率。 馮興亞讓廣汽 “2027 年躋身全球智駕第一陣營” 的宣言,既是對外宣戰的號角,亦是內部倒逼的軍令狀。在中國汽車產業重塑全球行業格局的變革當中,廣汽也希望成為未來全球智能汽車的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