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lstreetcn
2023.04.20 02:13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安踏配股百亿募资,始祖鸟 “落袋为安”

勇敢者的游戏

4 月 18 日盘前,安踏发布公告称,拟以先旧后新的方式配售 1.19 亿股新股,预计募集 118.02 亿港元。认购事项完成后,配售股份数相当于经扩大已发行股份总数的约 4.2%,扣除相关费用、成本及支出后,净筹款预计约 117.31 亿港元。募资用途一方面是为偿还安踏集团未偿付的财务负债,另一方面作为集团一般营运资金。

公告发出当日,安踏股价下跌 7.44% 收于 100.7 港元/股,盘中一度跌至本次配售价和认购价 99.18 港元/股。

方正证券就此次配售募资动作发布研报,其认为募资用途中除偿还自身债务外,安踏 18 年曾在收 AmerSports 时提供 13 亿欧元贷款担保,该笔贷款将于 23 年偿还,24 年到期,出于财务安全考量提前预备资金。

这或意味着,2019 年安踏斥巨资加杠杆收购的 AmerSports 有望在今年 “落袋为安”。这对如今的安踏有着非凡意义。

过去一年,安踏刚刚经历最重要的增长引擎之一 FILA“熄火”,全年营收略降 1.4%,折扣影响其毛利率下滑了 4.1%。要知道在 2021 年,FILA 的营收增速还是 25.1%。

另一边,AmerSports 旗下的始祖鸟和 Salomon 等品牌风头正盛,前者定位中产,后者面向热捧山系户外穿搭的年轻人。2022 年,Amer Sports 为安踏贡献了 240.3 亿元营收,同比增长了 21.8%,与隔壁李宁仅差了 20 亿元,并且首次为安踏集团贡献了 2800 万元的利润。

至此,“下一个 FILA 在哪” 的答案似乎已经呼之欲出。

在先后超过阿迪达斯、Nike 后,晋江品牌安踏终于得以坐上中国运动品牌龙头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丁世忠和他的安踏做对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又付出了什么?

一场豪赌的代价

中国优秀的民营企业家普遍有在企业关键节点大胆做出选择的能力,宁德时代的董事长曾毓群将这种能力归为 “赌性”,在他办公室的墙上挂着 “赌性坚强” 的招牌。

这四个字用来形容曾毓群的福建老乡丁世忠也并无违和,安踏对 AmerSports 的收购也像是一场豪赌。

2019 年,安踏牵手方源资本、Lululemon 创始人 Chip Wilson、腾讯等组成的财团完成对 AmerSports 的收购。

当时安踏账上仅有 92 亿的现金,在交易中加了不少杠杆:先是在 2017 年以闪电配售的形式筹得 33.94 亿元注入参与收购的财团,紧接着又为并购项目中的 13 亿欧元(约合 101.6 亿人民币)贷款提供全额担保,这直接导致安踏当年账面上的银行贷款栏目增至 80 亿元,推升其资产负债率从 7.3% 增至 22.3%,并给财务上带来持续的压力。

为了缓解债务压力和优化财务结构,安踏于 2020 年初在新交所发行五年期价值约 10 亿欧元的零息可转债。但可转债作为一种融资手段,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也是负债类目,与安踏每年到期的银行贷款一并带来相应的流动性压力。

2022 年,安踏的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 51.42% 提高至 83.58%。其中借贷类目占流动负债的 46.6%,达到 121.98 亿元,相比去年同期 17.48 亿元,翻了近 7 倍。

借贷类目下,2022 年安踏出现了到期银行贷款 29.59 亿元,同比增长 317.9%,非到期银行贷款清零,但出现了价值 72.12 亿元的可转换债券借贷。

或许正是上述流动性压力,才构成了安踏的又一次配售募资动作。

据国盛证券整理,截至 2022 年报,安踏的负债总额为 313.56 亿元人民币,合资公司 ASHoldings(持有 AmerSports 的合资公司)负债总额为 367.76 亿元人民币。按照华泰证券研报的说法,募集资金不会用于偿还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债,而可能用于偿还收购 Amer Sports 的 JV 公司 13 亿欧元的债务(约合 98 亿人民币),金额上与募资款项约 117.31 亿港元一致。

勇敢者游戏

在后视镜里回看安踏成为中国市场龙头,无论是签约奥运冠军,还是压中 FILA、加杠杆收购 AmerSports,都是专属于勇敢者的 “游戏”。

1987 年,17 岁的丁世忠带着父亲给的 1 万块钱和 600 双运动鞋只身北上北京卖鞋。当时丁世忠发现尽管自家生产的鞋子质量更好,但有品牌的鞋子比自己带来的 “白牌货” 贵一倍还多,也更受欢迎。这是丁世忠第一次认识到品牌的价值。

于是在建立安踏品牌后的 1999 年,丁世忠力排众议,拿出公司全年利润的 1/5,斥资 80 万签下孔令辉作为形象代言人。在那个 5000 元/平就要被媒体追问 “北京房价为什么这么贵?” 的年代,80 万足以在北京三环买下一套大三居。

签下孔令辉后,安踏的市场反响却是平平,眼看 80 万的签约费要打水飘,高管问责的话就到嘴边了,丁世忠再一次力排众议,拿出 300 万去央视打广告。适逢 2000 年孔令辉在悉尼奥运会男单比赛中夺冠拿下大满贯,一时风头无两,丁的第一次豪赌收获了丰厚的回报,带动当年安踏的销售额翻了 10 倍至 2 亿元。

后来,安踏的 “专业明星运动员代言 +CCTV” 营销模式被国产运动品牌纷纷相仿,CCTV5 一度被外界戏称为 “晋江频道”。

2001 年,北京申奥成功成了行业的重磅催化剂。当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萨马兰奇念出了 “北京” 时,举国欢腾。

2008 年,行业的盛宴被推至高潮。这一年,财大气粗的阿迪达斯拿下了奥运会官方赞助,但出尽风头的是在开幕式上飞跃着点燃圣火的李宁。直观反应在财报上,第二年李宁的营收成功反超阿迪达斯中国,牢牢把持着国产运动品牌的头把交椅。

眼看李宁吃到 “奥运红利” 赚得盆满钵满,在 2009 年,丁世忠再度出手——安踏接棒阿迪达斯成了官方合作伙伴。当时有媒体报道安踏付出的代价是 6 亿元,花了前一年安踏净利润的近 70%。据媒体报道,当时安踏内部也不乏反对的声音,对此丁世忠的表态是:“(不赞助中国奥委会)你告诉我该怎么办?”

据中信建投研报数据,2010 年,安踏的门店数量超过李宁,达到近 8700 家,四年间翻了一倍还多。

丁世忠当然知道该怎么办。3 个月后,丁世忠把上一年剩下的 30% 利润给花了,斥资 3.32 亿元收购意大利百年品牌 FILA 的中国商标所有权、卡位高端运动时尚赛道。

比较耐人寻味的是,在安踏买下 FILA 中国的使用权之前,李宁才刚刚放弃了当时运动时尚赛道的龙头品牌 Kappa,聚焦在李宁品牌上,李宁与安踏命运的分野早在那时就埋下了草蛇灰线。

长成 Nike 的模样

显而易见,丁世忠掌舵的安踏越来越像全球运动服饰龙头 Nike 了。

有人曾经问过丁世忠一个问题:如果有机会向菲尔·奈特提问,你会问些什么?丁世忠的问题是 “安踏若来美国经营,你有办法将它做大吗?” 彼时丁世忠的心中有一个做全球生意的愿景。

近两年,增势迅猛的安踏在中国市场接连超越阿迪达斯、Nike,率先实现了国货的逆袭,安踏是怎么做到的?

在关于安踏策略的公开的报道中,被多次提及的是 “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 的运营策略,其中多品牌运营是安踏得以在过去十年间营收翻了 7 倍的重要原因。

2009 年收购 FILA 后,安踏对其的品牌定位始终是高端时尚运动品牌,由此卡位高端价格带,解决了主品牌价格难以上探的问题。

FILA 也成为迄今为止安踏质地最好的一块资产:2021 全年,FILA 贡献 218.2 亿元营收,同比增长 25.1%,占了安踏全年营收近半壁江山,2022 年占比仍达到 40%。

当时一手操办收购 FILA 的现任 AmerSports 的 CEO 郑捷公开表示 “安踏未来一定会是一个多品牌的公司”。

原因不难理解,全球龙头 Nike 的答案已经摆在那给安踏抄了——通过收购或孵化不同细分品类的品牌,以实现多方押注、切入不同细分品类的效果。

其中最为著名的案例是,2003 年,Nike 收购破产的 Converse,利用其卡位时尚休闲赛道,如今 Converse 已成为能贡献年营收超 20 亿美元的现金奶牛。而细分品类中长出巨头的案例中,最为知名的是切入瑜伽裤市场的 Lululemon,如今已经成为瑜伽裤的代名词,市值超过 400 亿美元。

而安踏收购 AmerSports 的奥妙正在于此:AmerSports 旗下的始祖鸟来自加拿大,主打户外活动,被誉为 “冲锋衣中的爱马仕”;Wilson 则是专业的球类运动设备制造商,该品牌产品也是 NBA 的官方比赛用球;如今被年轻人热捧的 Salomon 则是做滑雪器材起家......

想到这些,再看 FILA 放慢的增速,丁世忠想必也会释怀。因为大众消费品与潮流的关系天然相悖,被热捧然后被消费者抛弃的时尚品牌数不胜数,阿迪达斯库房里卖不出去的 Yeezy 鞋就是最好的例证。而抢先一步在市场容量超 2000 亿的户外运动用品市场布局的 AmerSports 显然有更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