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 Select
2022.04.01 13:19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一文盘点最近中概股的四大政策积极信号!

中美证监持续沟通态度积极,港交所研拟吸纳未有收入盈利大型科技公司来港上市。

本文来源:天风国际公众号

针对近期资本市场广受关注的中资企业出境赴美国、赴香港上市政策风向,我们梳理了三地监管日前释出的积极信号,以飨读者。

关于赴美上市中概股

缘起:SEC 公布首批 5 家有退市风险名单

美国证监会 (SEC) 于 3 月 8 日发布首批名单 5 家中概股,百济神州 (BGNE)、百胜中国 (YUMC)、再鼎医药 (ZLAB)、盛美半导体 (ACMR, ACM Research)、和黄医药 (HCM)。

基于《外国公司问责法》(HFCAA),如果外国上市公司连续三年未能提交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 (PCAOB) 所要求的报告,SEC 有权将其从交易所摘牌。

一石激起千层浪。

积极信号一:3 月 15 日 PCAOB 发布

3 月 15 日,PCAOB 表示,该委员会正与中国监管部门保持积极沟通,近期已多次举行会谈,双方致力于达成一份合作协议,以便其能够检查在美注册的中国内地及部分从事内地业务的香港审计师事务所。

PCAOB 表示愿意与中国政府部门保持合作关系,采用目前其与数十家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类似的合作方式开展对相关会计师事务所的检查和调查。

积极信号二:3 月 16 日中国证监会发布

3 月 16 日,中国证监会发布:

关于中概股,目前中美双方监管机构保持了良好沟通,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

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

积极信号三:相向而行——3 月 27 日中国证监会组织部分中概股公司和投资机构座谈

3 月 27 日,中国证监会举行视频会议,听取部分中概股公司和投资机构市场人士对中概股近期情况的意见。

“应当说,中美双方监管机构都充分知悉对方关切,正在相向而行,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尽快实现有效、可持续的合作。这符合两国资本市场和全球投资者的最大利益。”

据报道,近期,中国证监会经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协调,对震坤行等拟赴美上市企业出具了 “无异议回复”。

其间:SEC 公布 2、3 批共 6 家有退市风险名单

SEC 于 3 月 23 日、3 月 30 日分别发布第 2、3 批共 6 家有退市风险中概股名单,分别为:

3 月 23 日:微博 (WB);

3 月 30 日:百度 (BIDU)、爱奇艺 (IQ)、富途控股 (FUTU)、Nocera Inc.(NCRA.PINK,总部设在台北)、凯信远达医药 (CASI,CASI Pharmaceuticals Inc.,总部在美国)。

积极信号四:3 月 31 日中国证监会国际部负责人在盘前发布答记者问透露中美双方监管态度积极

3 月 31 日,中国证监会国际部负责人发布答记者问:

对于前述公布有退市风险的中概股清单问题,中国证监会称,对于一些企业被 SEC 列入有退市风险的清单,经向美国 SEC 了解,这是美国监管部门执行《外国公司问责法》的一个正常程序,列入清单的公司是否在未来两年真正退市,最终取决于中美审计监管合作的进展与结果。

中方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 (PCAOB) 更是进行了多轮坦诚、专业和高效的会谈,总体进展顺利,双方的沟通还将继续。双方都有意愿解决分歧和问题,最终结果如何,要看双方的智慧和初心。

该发布同时透露,自去年 8 月以来,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和根斯勒主席已三次召开视频会议,商讨解决中美审计监管合作中的遗留问题

近日美国 SEC 主席接受媒体电视采访时就双方审计监管合作的表态。正如根斯勒先生所言,双方监管部门进行了深思熟虑、相互尊重和富有成效的对话。

关于中概股回(赴)港上市

除上文提到列入清单的公司是否在未来两年真正退市,最终取决于中美审计监管合作的进展与结果外,不少在美上市中概股,已经或拟选择通过双重主要上市、第二上市等方式,回流香港股市或内地 A 股(在港双重主要上市可获纳入 “港股通”)。

基于此背景, 3 月 29 日,在港交所 “2022 年企业日”(2022 Corporate Day)上,行政总裁欧冠昇强调,未来将扩展及增强互联互通,巩固作为中国内地首选离岸集资中心的地位,并扩大与中国市场相关的金融产品组合,目标成为中国首选的离岸风险管理枢纽。

上市科主管陈翊庭指出,今年会重新检视新股申请、「同股不同权」资格,确定上市要求洽如其份 (fit for purpose),也预告正研究以新上市规则篇章,吸纳未有收入和盈利的大型科技公司来香港上市。“独角兽” 诞生速度加快,而且投资者对早期投资兴趣增,看好设立新上市规则篇章可复制生物科技公司的成功。

今年财政预算案提及港交所、香港证监会正在研究,参考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第 18A 章,是否能接纳未盈利的大规模、先进科技公司在港上市,陈翊庭最新未交代实际推行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