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 Select
2022.08.18 11:47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财报前瞻 | 小米二季度业绩料大幅下滑,手机业务拖累、造车仍在投入期

小米将于周五(8 月 19 日)公布二季度财报,多家机构预测,小米二季度营收料下滑两成左右、Non-GAAP 下净利润料下滑七成左右。

小米将于 8 月 19 日(周五)公布二季度财报,多家机构预测,小米二季度营收料下滑两成左右、Non-GAAP 下净利润料下滑七成左右。

财务预测

东北证券表示,二季度小米业绩受全球宏观环境及疫情影响,期待逐季改善。

由于俄乌冲突、欧美通胀、国内外疫情等因素的多重影响,公司智能手机、IoT 产品出货承压,同时手机需求的疲弱也对互联网业务的短期弹性产生一定影响。

东北证券预计,小米 Q2 公司营收约 695 亿元,经调整净利润 19.4 亿元。

国盛证券表示,预计公司 2022Q2 收入 691 亿元、同比下降 21%,non-GAAP 净利润 19 亿、同比下降 70%。

预计 2022-2024 年小米集团总收入为 3104/3520/3974 亿元,non-GAAP 净利润为 100/143/174 亿元。

华泰证券表示,促销影响智能手机均价和毛利率。预计小米 2Q22 营收和非 GAAP 口径净利润同比下降 21%/68%,同时尚未看到智能手机市场在三季度复苏的迹象。

手机业务

国盛证券表示,对于手机业务,需求端疲弱导致销量下滑,主要受到国内疫情及竞争加剧、俄乌等国际地缘局势影响等。但国际新兴市场如拉美、东南亚等地区增长潜力较大。整体来看,预计全年手机销量承压。

据 IDC、Strategy Analytics 等机构公布的 2022Q2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小米 2022Q2 出货量约为 3900 万台、同比下降 26%。

根据 IDC,中国大陆二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为 6720 万台,同比下降 14.7%,其中小米出货约 1050 万台,占比 15.6%。

ASP 方面,由于 618 大促及 Q2 未发布高端机型,预计 Q2 ASP 小幅下滑。下半年或有更多高端机推出,如 7 月小米 12S 系列,推动 ASP 健康提升。

毛利率方面,由于 618 大促,预计 Q2 手机业务毛利率环比进一步下滑,后续有望逐季好转。

东北证券表示,但从长远来看,手机业务的恢复态势仍然值得期待,公司高端化战略效果已经显现,一季度智能手机 ASP 同比上升 14.1% 至 1189 元。同时,小米越南工厂智能手机的正式交付也体现了小米继续扩展东南亚市场,持续全球化布局的决心,盈利能力也有望迎来改善。

AIoT 业务

境外短期波动,电视推动毛利率稳步提升。我们预计 Q2 AIoT 国内业务在 618 大促的推动下或保持健康增长,但境外市场受俄乌冲突、国际物流因素等影响有所承压。

毛利率方面,今年以来面板价格有所下降,我们预计电视毛利率有望回升、推动 Q2 小米 AIoT 毛利率同比有所提升。

东北证券表示,二季度以来,小米陆续公布激光打印机、智能门锁、眼镜相机等产品,纵向拓展 IoT 产品深度,有利于进一步开拓增量空间。

IoT 业务产品布局不断拓展,汽车业务进展顺利。尽管受到宏观经济环境、新冠疫情以及境外物流等因素的影响,但随着公司产品矩阵的不断拓宽,IoT 业务仍然韧性十足。

互联网业务

国盛证券表示,受国内广告需求及疫情因素拖累,预计 Q2 国内互联网业务收入增速有所放缓,但海外互联网或仍可保持较高增速。

虽然手机出货量下滑,但用户换机周期的延长也带来流失率的下降,我们预计 Q2 MIUIMAU 依然实现稳定净增长。

毛利率方面,预计 Q2 互联网业务毛利率或将保持 70% 左右。

预计 2022 年互联网收入保持正增长,动力来自:1)MIUI 用户持续扩张;2)境外互联网业务保持高速增长。毛利率方面,预计相对平稳。

造车业务

对于造车,雷军此前表示,小米自动驾驶首期研发投入 33 亿,计划于 2024 年进入造车新势力第一阵营。

华泰证券表示,电动车业务存在不确定性,小米电动车业务后期仍涉及监管审批,且巨额投资并未体现在其股价中。

据智能车参考得到的消息,雷军目前的全部精力,几乎都投在小米汽车项目。核心手机业务,现在只做战略和规划层面的指引,具体工作则由曾学忠全盘负责。

Q1 小米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费用 4.25 亿元,5 月汽车团队人数已超 1200 人,预计 Q2 相关投入将环比增加。

维持 “买入” 评级。我们基于小米核心业务(剔除造车)17x 2023e P/E、结合投资价值,给予小米 15 港元目标价,维持 “买入” 评级。

据新浪科技报道,小米汽车项目将于 9 月进入软模车下线阶段,后续将如期进入场测和冬测周期,驶入智能电动车蓝海赛道可期。

投资建议

东北证券预测,小米 22-24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0.42/0.68/0.93 元(原 22-24 年预测为 0.60/0.86/1.11 元,主要下调各业务收入及智能手机业务毛利率)。

根据可比公司 23 年 17 倍 PE 估值,对应目标价为 13.90 港币(人民币港币汇率采用 1:1.168),维持买入评级。

华泰证券表示,考虑到智能手机需求疲软,将小米 2022/2023/2024 年非 GAAP 口径 EPS 预测下调至人民币 0.47/0.74/0.85 元(前值:人民币 0.61/0.82/0.88 元)。

基于 SOTP 估值法,给予目标价 16.00 港币,对应 29 倍 2022 年预测 PE,维持 “买入” 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