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 Select
2022.10.11 07:45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港股成长股图鉴:很像美股,但比美股更能赚钱!

找到 “隐形” 成长股,就是找到被市场忽略的投资机会!港股的成长股是中国消费侧和虚拟经济,即新经济发展机会的缩影。随着中国消费市场的增长空间逐步打开,港股的成长股有良好的发展机遇。

识别成长股有多重要?找到 “隐形” 成长股,就是找到被市场忽略的投资机会!

港股成长股的底层资产主要来自中国,结构却类似美股。港股的成长股前三大板块与美股一致——医药、科技、消费,重视消费侧和第三产业。

在国信证券分析师王学恒、张熙看来,港股的成长股是中国消费侧和虚拟经济,即新经济发展机会的缩影。随着中国消费市场的增长空间逐步打开,居民需求数量增加、质量提高、种类多元化、精神需求凸显,港股的成长股有良好的发展机遇。

行业分布

由于市场个股总数和活跃交易的个股数量均不及 A 股和美股市场,港股的成长股样本量较小。以 GICS 行业划分,港股和美股成长股的结构比较相似,首先医药保健行业占比过半,其次是信息技术和消费板块。

作为补充,该行对港股通标的整理了一份申万行业分类,非港股通个股不适用。可以看出,港股通样本池中,医药行业占据了绝大多数位置。

  • 医疗保健

港股成长股的医药板块中,主要是生物制药公司。此外,还包含了一些医疗器械公司和极具特色的保健服务公司。

生物制药公司多聚焦于两类病症: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还有数家专注于眼科的药企。港股生物制药公司的规模通常较大。它们的产品管线数通常都在 10 条以上,有一些公司甚至有超过 20 条管线。这些医药公司多处于商业化阶段,且配置了完备的商业化和销售团队。

除生物制药企业外,港股医药板块的高增长领域还聚集了一批医疗器械公司,比较典型的产品是心血管疾病介入手术的医疗器械和耗材。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港股的医疗保健提供商与服务行业,这个行业涵盖了月子中心、植发机构等赛道比较新颖的稀缺标的。

  • 信息技术

港股的信息技术板块是既医药之后第二个重要的成长股板块。软件和服务是信息技术板块下占比最高的行业;半导体和硬件行业的样本数量较小。

港股的软件业主要是聚焦新媒体或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此外,还有一些受众比较分散,服务垂直领域的软件公司。

除了软件业,港股成长股样本中还有少量半导体公司,它们的主要产品是光伏相关的半导体器件。

  • 消费

消费板块,含日常消费和可选消费,是港股成长股中的第三大板块。其中,日常消费均来自食品、饮料、烟草行业,主要是一些比较新颖的食饮消费。

可选消费板块下,汽车与零部件行业占比最高,主要包含国内新能源车龙头和造车新势力。此外,在排除了通过疫情缓解而实现业绩修复的个股后,港股仍有一些发展势头良好的消费者服务行业成长股,如免税店、酒吧、连锁餐饮。

港股的成长股中包含了数家物业公司。它们大多有较高的在管面积增速和充足的签约面积,未来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这些物业公司是在 A 股和美股均不常见的特色标的。

港股成长股的主要发展机遇

A 股的成长股主要集中在以新能源、半导体、军工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领域,彰显着中国制造业大国的身份;而美股的成长股主要来自医药、科技、消费板块,鲜明地体现出了美国消费驱动型经济和偏重第三产业的特征。

相较而言,港股成长股的底层资产主要来自于中国市场,而行业分布则类似于美股市场。该行认为,港股的成长股是中国消费侧和第三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覆盖了居民广阔的消费升级空间,受益于拉动内需的长期战略。

  • 中国消费市场的机遇

不管从结构还是总量的角度看,中国的个人消费市场都有比较充裕的提升空间。从结构角度看,美国个人消费约占 GDP 的 2/3,中国约占 1/3;从总量角度看,美国 2021 年的居民消费约为 16 万亿美元,中国约为 7 万亿美元。相信随着居民收入增长,中国个人消费的占比有望提升。港股的消费成长股以可选消费为主,包含了许多高端、新颖、个性化的消费内容,在总消费上升的过程中或将受益于杠杆效应,跑赢整体消费水平。

  • 中国第三产业和虚拟经济的机遇

中国第三产业占 GDP 的比例略超 1/2,总值约为 9 万亿美元;美国的近似可比口径为略超 4/5,总值 19 万亿。说明中国服务业在总量和结构上均有发展空间。

们排除金融、商业服务、交运仓储、房地产等不属于成长股重点领域的行业,保留第三产业中的批发零售、信息技术、医药、消费者服务等行业,以此衡量中美虚拟经济中较有增长潜力的部分。中国的虚拟经济总值占 GDP 比约 3/10,总值约 5 万亿;美国的虚拟经济占比约 1/2,总值约 12 万亿美元。

  • 满足大众需求

美国消费市场比较饱和,而中国的消费市场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也导致了美股和港股市场成长股特征的不同。美股的成长股主要在细分领域和小众市场中寻找商机,原因是大众化的市场已经比较拥挤。相比之下,中国的消费市场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港股不乏一些聚焦于大众化需求的成长股。

在医药板块,港股成长股比较集中在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而美国医药板块则分散在各种罕见病。这是因为中国主流的重大疾病市场仍然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在消费板块,港股有奶茶店、酒吧、餐饮连锁等受众面较广的业务,而美股成长股领域大多则聚焦较冷门或小众的业务,如商业性载人航天服务公司,托管宠物/遛狗服务的公司等。

由于服务于大众市场,港股成长股的体量相对它们的美股对标也比较大。

量化比较

港股成长股特征介于 A 股和美股之间,既有许多营收增速介于 30%-40% 之间的个股,也有不少公司因为基数效应而拥有较高的潜在增速。

港股成长股的盈利能力总体也介于 A 股和美股之间,比较接近美股。港股成长股中,64% 的公司在上一财年录得亏损。同时,港股也能找到一些盈利能力较强,上一财年 ROE 高于 20% 的成长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