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见闻
2022.11.13 03:57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亲历 Meta 万人大裁员:有人领四十多万赔偿金,有人称无法与小扎共情

有推测认为,如果 2022 年第四季度的财报不理想,股价继续下跌,Meta 或许会进行第二波、第三波裁员。

美国加州时间 11 月 9 日,早上 5 点 36 分,Ada 的邮箱多了封来自 Meta 的裁员信。她很惊讶,自己兢兢业业,被裁着实出乎她的意料。来不及惆怅,她还要给 13 个月的女儿换尿布。

11 月 9 日,扎克伯格正式宣布了 Meta 裁员的消息。Meta 计划裁员超 11000 人,约占 Meta 公司员工总数的 13%。这也是 Meta 首次主动公布大裁员。与不久前宣布裁员的 Twitter 相比,Meta 的裁员力度更甚。

扎克伯格公开承认自己预判失误:“不仅电子商务回到了此前趋势,而且伴随着宏观经济下滑,竞争加剧,广告流失,导致 Meta 收入远低于预期。”

为此,扎克伯格向被裁员工们道歉:“我错了,我要为此负责,这是公司 18 年来做过最艰难的一次决定,导致了这个悲伤时刻的出现。”

作为补偿,Meta 将支付 16 周的基本工资作为被裁员工遣散费,加上每服务一年额外支付两周的工资,并支付所有剩余的带薪休假,以及为员工及其家人支付 6 个月的医疗保险。

对于扎克伯格真诚的自省,有被裁员工向《中国企业家》表示,“很官方”,“实在无法与扎克伯格共情”。

大规模裁员消息一经传出,Meta 股价反而上涨,道琼斯市场数据显示,Meta 股价上涨了近 8%。 

从 Meta 披露的三季报数据看,Meta 总营收已连续 2 个季度同比下滑,净利润更是接近腰斩。第三季度中,Meta 主攻元宇宙的部门 Reality Labs 收入仅为 2.85 亿美元,相较去年同期的 5.58 亿美元,下滑 49%。与此同时,Meta 的股价今年以来已下跌 70% 以上。

Meta 近一年股价趋势图。来源:谷歌

扎克伯格在裁员信中表示,公司将通过削减可自由支配开支,以及将招聘冻结期延长至 2023 年第一季度,以此让 Meta“成为一家更精简、更有效率的公司”。

有推测认为,如果 Meta 2022 年第四季度的财报不理想,股价继续下跌,Meta 或许会进行第二波、第三波裁员。

Meta 的大裁员只是冰山一角。当全球经济衰退,通胀上升,大规模的裁员潮正席卷硅谷。据外媒报道,苹果、亚马逊、Twitter、Snap 等,相继传出冻结招聘、裁员重组的消息。

《中国企业家》连线了两位 Meta 被裁员工,以他们为代表的硅谷大厂员工,正经历着意料之外的职业挑战。我们尝试从他们的角度还原硅谷大厂的真实运转状态,以及大裁员背后的个体感受。 

以下为两位被裁员工的口述整理:

80 后宝妈:领了 40 多万元赔偿,之后分手费会更少

回想起几天前的那封裁员信,我还是很无法接受。

在国内的一所院校毕业之后,我选择到美国结婚生子。因为我很崇尚科技前沿的产品,加上 Meta 还不错的福利,于是选择在 2019 年年底加入 Meta。那时还没有疫情,Meta 还叫 Facebook。

截止到我离职的最后一天,我在 Meta 已经工作了 2 年 11 个月。

早上五点多,Ada 收到的 Meta 裁员信。来源:受访者

实际上,在今年 9 月份左右,由于 Meta 股价一直震荡,员工已经非常惶恐。由于股票是薪资的重要一部分,随着股价狂跌,Meta 员工的薪资大大缩水。有少部分员工选择了领取部分奖金之后,另谋高就。

毕竟,Meta 这里的薪资与高昂的生活成本不成正比,当地交税比例高达 35% 以上,税后到手薪资并不可观,远低于传闻中的 “天文” 数字。

Meta 是两周发放一次薪水,因此赔偿上说的是按照 16 个周的薪水来发放,能领 8 次薪水,赔偿总共加起来有 40 多万元人民币,外附 6 个月医疗保险。不过让我疑惑的是,标注的赔偿金额貌似和我算的对不上。针对这个问题,我给 Meta 那边发了询问邮件,但至今还未收到回复。

今年年初,我经历了一件很荒谬的事。我的平级同事莫名其妙被升职,他私下的一贯作风是,不懂个人规划、不遵守规章制度,尤其不尊重女性,这让我很难接受他成为我领导的事实。那时,我就认为 Meta 在晋升制度方面有极大问题。

我最初加入时,这个业务部门是 1 个经理加上 10 个普通员工,而就在今年,人数已上升至 30 个人,即 20 多个普通员工搭配 5 个初级经理、2 个高级经理和 1 个执行官。过去两年,Meta 没有原因地晋升了很多经理,每一层级的经理为了升职,就不断盲目扩张手下人数。

过去两年,我们好像对公司的前景、经济发展预期判断不准确。财报不及预期、股价下跌, Meta 员工从 4.7 万名左右上升到裁员前的超过 8.7 万名……这能暴露出公司很多问题。

我要承认,扎克伯格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作为 CEO,眼看公司每季度的财报一期不如一期,难免只关心节省开支,忽略最基本的管理。譬如涉及元宇宙的 Reality Labs 是个很新的部门,需要想法,需要钱,才能把产品做好。

可是,Meta 很多领导来自亚马逊,他们倡导 “做最便宜的产品”,而有些工程师来自苹果,他们倡导产品设计、功能、测试计量都要最完美。当这两个理念碰撞在一起,就会引发冲突,让一些部门的工作开展受到很大挑战。

至于这次裁员信中扎克伯格的道歉,我认为很官方。因为裁员背后是一万多个被裁员工要面临找不到工作的风险,以及由此导致的家庭财务陷入泥潭。扎克伯格来承担吗?不。

譬如我,作为不太年轻的宝妈,却一心向往科技企业。我的住处不在硅谷,而是在离硅谷车程 9 个小时的美国西部一个州——这个州的科技企业少得可怜。当时我向 Meta 申请远程办公了一段时间,才有精力照顾孩子。

我记得在 2020 年,扎克伯格讲过,他希望未来十年达成一个目标,就是有 50% 的人可以实现远程办公,这也是符合元宇宙未来的规划。但矛盾的地方在于,今年,很多申请远程办公的人却被驳回了申请。

Meta 这次裁掉一万多名员工,我认为是从维护公司形象、股价、投资者利益等角度出发做的决定。通常第一波裁员以挽回股价、节省开支为目的,第一批被裁员工拿到的赔偿还算体面。之后如果有第二波第三波裁员,我估计 “分手费” 会更少。

另外,这次被裁掉的同事有些是 H1B1 的签证。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找不到新工作办理新签证,他们就会被遣返。而有的女性员工还在休产假,却也不得不接受被裁的现实。

Meta 裁员后,股价涨了,我哭笑不得。被裁后这几天,我在疯狂面试。因为我知道,拖得越久,越找不到工作,可能在半年之内都是如此。 

刚拿到 PhD 学位的 95 后:入职半年,算是幸存了又没幸存

我是一名刚在美国读完 PhD(泛指学术研究型博士学位)的 95 后。去年 11 月,我抱着激动的心情签下了 Meta 的 offer,今年 5 月正式入职。因为我对元宇宙太感兴趣了,当时还和朋友们戏称,我进去后努力干活,要把公司搞垮。

收到裁员信是凌晨 5 点多,我还在被窝里,后面就再也没睡着,狂刷手机来抑制内心绝望。不过好在我们部门不同于其他部门,我们属于 “岗位被裁”,意思是内部可能会给转岗机会,但具体能否转岗,我还在等通知。

因此,相较于其他被裁员工,我还算幸运。最关键的是我所在部门氛围超好,一是我可以接触 PhD 期间没深入接触的 AI 领域,二是部门里的一个姐姐对科研、工作以及生活抱有很大激情,正好可以弥补我工作上佛系的一面。在这个充满学习氛围、互帮互助、不卷可躺的组织中,我找到了快乐。

可 Meta 怎能接受无忧无虑的组织存在?于是这次,我们组织不幸都被裁了,那时,我感觉失去了一个家。

站在公司视角来看我所在的业务部门,其实工作绩效可以用 “虚无缥缈” 来形容,战略规划是站在未来三五年后能否给公司带来收益衡量。但是现在,Meta 明显缺钱了,需要回归现实,产不出收益的员工只好说再见。

这次,我拿到了税前 20 多万元人民币的赔偿。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Meta 几乎没有公布裁员的消息,更多员工是自己预判到公司业绩有风险,选择离职。 

虽然 Meta 给的 “分手礼包” 还不错,和隔壁 Twitter 裁员形成鲜明对比,但我实在无法与扎克伯格共情。不过这个裁员道歉的套路,已被硅谷众多公司拿来模仿学习,不知道下一次将会在哪个 CEO 身上上演。

虽然我在 Meta 仅待了半年多,但我观察到公司在人员晋升上没有一套标准流程,也很难理解为何一个部门要设置十几个经理,以及建设很多重复的业务团队,干的是相似工作,这有什么意义呢?

身为元宇宙爱好者,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Meta 的 VR 头盔 Quest Pro 敢卖 1500 美元这么贵。元宇宙确实是扎克伯格全力押注的方向,可能还因为被 TikTok 卷的不行,需要拼一条其他的赛道。

有意思的是,我们私下都在用 Meta 伙食判断经济的变化,我在职的半年时间内,伙食水平肉眼可见地在下降。

作为一名 95 后,我其实对 Meta 一些社交产品并不感兴趣,我不常用 Instagram Reels 这些产品,也是由于好友圈都在国内的原因。相反,我对底层技术更感兴趣。

听我身边朋友说,现在 Meta 内部氛围很压抑。后续我能否在 Meta 内部转岗,不得而知。但是,当下经济形势不好,我想所有人都要做好准备,继续刷题,保持自己的面试能力。好在我还年轻,生活压力没有那么大。对于需要养家糊口的人来说,裁员无疑是一场暴风雪。

至于是否回国,我心里惶恐——看到各大平台上说清北都要被裁,也没底气回去找工作,PhD 似乎没用。

为工作焦虑倒不是最头疼的,关键是我已经三年没有回国,有些想家。

对于公司来说,裁员只是一个数字,让我感受到个人奋斗不值一提。如果员工是在第二波、第三波被裁,找到新工作机会就更少。

被裁之后,我也很辛酸,本来准备改简历再面试,但是我朋友给我的反馈是简历太烂,只好回去再改——这让我有点想摆烂,于我而言,感觉比起投简历、继续面试这么耗费心力的事情,继续回到 Meta 工作也未尝不可。

本文作者:王欣,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原文标题:《亲历 Meta 万人大裁员:有人领四十多万赔偿金,有人称无法与小扎共情》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