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 Select
2023.01.09 12:30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港股估值修复明显,下一步投资焦点是什么?

港股估值获得了显著修复,恒指 PB 重回 1.0 上方,PE 也回到了 10 以上的水平,虽然较其他股指仍然偏低估,但较 10 月底的估值已有相当程度的修复。

本文来源:平安证券、浙商国际、国泰君安等

港股 2023 年迎来 “开门红”,科技股及平台经济股受政策利好重拾上涨动力,同时国内地产托底力度继续加码,带动港股权重板块上扬。

在多重利好支撑下,港股市场在 11 月至今迎来持续强劲上涨,期间涨幅冠绝全球。

港股估值得到修复

平安证券表示,估值修复后,港股焦点将重回景气领域。

正是在前两个多月大幅上涨的驱动下,港股估值获得了显著修复,恒指 PB 重回 1.0 上方,PE 也回到了 10 以上的水平,虽然较其他股指仍然偏低估,但较 10 月底的估值已有相当程度的修复。

当前恒指 PE 处于自 2010 年来历史分位数 50.74%,PB 处于自 2010 年来历史分位数 17.07%。

后续展望看,短期内港股可能转为震荡格局,市场关注焦点可能回到景气度偏高的领域。行业配置上,我们推荐短期加大关注以恒生科技互联网、新兴消费为代表的景气领域。

不过,浙商国际表示,仍看好港股市场此轮反转的持续性,但短期调整恐难以避免。

关于配置方向,浙商国际建议继续关注直接受益于疫情管控放松的消费、出行、医疗板块和受益于行业监管边际放松和宏观经济预期转好的互联网板块。

地产尚未全面复苏

国泰君安表示,从近期数据表现来看,地产政策发力点尚未触及需求端的核心,预计后续仍有政策空间,短期内市场或继续交易扩内需政策预期。

对于扩内需政策的预期交易或将延续。短期来看,由于经济数据在 1、2 月份可能缺乏验证,市场对于政策预期的交易可能仍会延续。此外,港股大多数企业都与国内经济和内需相关,而与出口关联度较低。

政策端在扩内需层面的边际变化,例如地产需求端、居民大宗消费等,仍将是港股市场短期的主导因素之一。

在此过程中,政策出台的节奏和力度或不及预期,可能导致相关行业出现阶段性调整。策略上,现阶段建议分散筹码、逢低加仓,或可取得较高的胜率和期望收益。

国泰君安指出,行业配置方面,继续采取内外部的 “逆境反转” 策略:1)地产链。建议关注地产、金融、材料等。2)国内消费复苏。建议关注零售、酒店餐饮、医药和汽车等。3)海外流动性反转策略。建议关注敏感性行业,如创新药、半导体、黄金等。4)产业景气反转策略,“输时间不输空间”,胜率等信号,建议关注汽车、半导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