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 Select
2023.07.14 03:48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技术分析 | 美股驱动因子切换时,为何一定要调仓?

美股今年形成了极其罕见的估值驱动切换景气驱动,未来促使美股驱动因子继续切换的一定是剧烈的环境变化,唯一不确定的是其级别:要么类似于 2018 年底,标普 500 高位调整 20%;要么类似于 2020 年初,标普 500 高位调整 30%。

本文来源:沧海一土狗

既然美国通胀逐步回落,美股是否能够软着陆——即驱动因子从景气驱动顺滑地切换为估值驱动?

双轮驱动的美股

在《为什么美股能长期走牛而我们不行?》一文中,我们曾经讨论过美股的特殊性。

美股的贴现率中枢掌握在自己手里,无论美国经济如何,美股均能上涨:

1、当经济景气度向上,美股靠景气驱动;

2、当经济景气度向下,美联储会降息,美股靠估值驱动;

但是,其他的股票市场没有这个特权,其贴现率中枢并不自由,受十年美债制约。

在这里,我们一定要搞清楚一点,美股是特例。

双轮驱动的特性才导致美股在 2009 年之后走了长达 14 年的长牛:

再次强调,这是特例,很多市场的情况很糟糕——无论是景气度还是估值都不自由。

切换摩擦和美股下跌

虽然美股保持了长期上涨的趋势,但是,它也经常会出现大于 20% 的调整。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切换摩擦。

在《如何预判美联储何时降息?》一文中,我们讨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美联储天然有动机保持鹰派立场。

也就是说,美联储的行动逻辑(ps:背后是其三大政策目标:1、充分就业;2、物价稳定;3、促进经济增长,导致美股每次只能享用一个主要驱动因子。

当环境剧烈变化时,美股才更换驱动因子,切换过程所形成的摩擦导致了美股的下跌。

  • a、景气驱动切估值驱动

这是一种极其普遍的情形,也是绝大多数切换情形。

如上图所示,2018 年 10 月底之前,美股的上涨是景气驱动,美国正处于加息周期,后来景气度迅速恶化,美股大幅下挫,标普 500 指数调整幅度超过了 20%,美联储承诺 2019 年降息,美股开始反弹,正式切换为估值驱动。

这是一次较为典型的景气驱动切换估值驱动。

另外一次,则是疫情冲击,之前美股也是处于景气驱动中,美股一路上扬,后来疫情在欧美地区爆发,美股快速下挫,标普 500 指数跌幅超过 30%,美联储降息至 0%,美股快速反弹,切换为估值驱动。

  • b、估值驱动切景气驱动

这类切换没有 a 类那么频繁,偶尔也会发生。

美联储开始加息之后,标普 500 指数大幅调整,调整幅度达 25%,因此,大部分投资者预期美国经济在 2023 年会陷入衰退,然而,产业回流和技术革命等非周期性因素,让美国的景气度重新回升,于是,今年标普 500 指数又反弹了 16%+,形成了极其罕见的估值驱动切景气驱动。

不难发现,无论谁作为上涨的主驱动因子,切换的时候总有摩擦。

切换必然下跌

事实上,我们还可以用下图刻画美股的两类预期,一、景气预期;二、政策预期;

如上图所示,美联储相互冲突的目标导致政策预期和景气预期分割:

1、当经济现实越高,景气预期越高;

2、当经济现实越差,政策预期越高;

假设股市只反馈经济预期,于是,就有一个十分反直觉的结论:当经济处于极端状态时,股市才会上涨;处于过渡状态的股市会下跌。

但是,无论从景气驱动切换到估值驱动,还是从估值驱动切换到景气驱动,均要经过中间的过渡状态,因此,切换必然下跌。

这就好比,我们要从一个山头上另外一个山头,必然要经历一个先下山后上山的过程一样。

结束语

毋庸置疑,我们现在所处的山头是景气驱动,想要去的山头是估值驱动——美联储转鸽。

美股软着陆则意味着,美联储要在经济衰退之前提前转鸽,这显然是有很大的难度,联储也从来没有搞过如此大的提前量。

因此,最好的策略还是接受摩擦的存在,跟踪好环境的变化,驱动因子切换的时候一定要调仓。

未来促使美股驱动因子切换的一定是剧烈的环境变化,唯一不确定的是其级别:

1、要么类似于 2018 年底,标普 500 高位调整 20%;

2、要么类似于 2020 年初,标普 500 高位调整 30%;

大胆假设,小心跟踪;不要有侥幸心理,要么不切换,美股持续上涨;切换了一定会有一波剧烈的震动。

ps:数据来自 wind,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