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新舵手冀光恒大动作,平安银行进入深度修炼期

导语:$平安银行.SZ 这次罕见 “卷分红”,是为了让股价稳住,给自己的转型留出时间——留出时间去消化不良、做好对公,然后等待零售的再启航。

01 卷分红

3 月 25 日晚招行发布年报,3 月 26 日招行开盘涨幅为板块第一。而在一周之前平安银行发布年报第二天,也出现了类似的开盘领涨的现象。这两家以零售著称的银行领涨,原因都是同一个——提高分红比例。

招行 2022 年普通股现金分红比例为 33%,与国有行位列第一梯队,而今年则进一步提高至 35%。而不久前,平安银行将现金分红比例从 12% 提升至 30%。银行股 “卷” 分红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一向以股价弹性较高著称的平安银行,为何开始提高分红比例?事实上,从 2023 年上半年 “中字头” 银行涨停开始,“高股息” 策略火了整整一年。而与之相反的是,平安银行的股价从 2023 年初的 15 块多一路跌至 2023 年底的 9 块多,几乎与某些高分红的银行股走势背道而驰。

可见市场颓势下,各类资金不再为 “高股性” 买单,而只为 “高股息” 买单。正如平安银行业绩会上所说,有些基金经理抱怨因为平安银行分红太低,持有平安银行股票让自己在公司内部 “被人骂”。

听到投资者热切的心声,平安银行也是及时做出改变,在净利润仅增长 2% 左右的情况下仍然选择迎合投资者——现金分红比例从 12% 提升至 30%。“卷分红” 对于股价止跌还是颇为见效。2 月 21 日平安银行罕见涨停,其后平安银行股价小幅波动,但几乎已经止住下跌了。

事实上,平安银行连续几年都是第一家发布年报、第一家开业绩说明会的银行,而 2023 年报发布时间定在了今年 3 月 14 日,比往年晚了整整 1 个月,这被市场解读为银行业的寒冬已至。

02 业绩高增为何不再

这家被认为最有可能与招行比肩的零售银行,近年确实业绩遭遇滑铁卢——2023 年连续三个季度营收负增长,且每个季度的降幅在扩大。

2023 年连续三个季度营收负增长,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1276.34 亿元,同比下降 7.69%。

营收压力之下,归母净利润也难独善其身,2023 年前三季度增速降到了 8%,这和 2022 年 20% 以上的增速形成鲜明对比,何况这还是在减少拨备的情况下实现的。

银行的拨备是用作抵御坏账风险的,计提多少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一般也被看作是利润的调节项。所以减少拨备有时被看做虚增利润。据业内人士透露,平安银行在 2023 年历次交流会上明确严控风险的重要性,而把业绩增速放在较低的优先级上,可见业绩指引相对悲观。这也反映了市场对其业绩预期已经较低,股价在 2023 年持续走低是业绩预期的反映。

业绩放缓的背后,其实是过去高增长隐藏的风险开始暴露。平安银行为了打造零售银行的优势,曾一度大力营销信用卡、汽车消费贷,导致新增客户良莠不齐。近几年各行业加速调整,不少零售客户遇到了收入上的压力,导致过去几年大干快上的消费贷和信用卡出现坏账压力。银行本身是做风险生意的,如果风险无法控制好,那么再多放多少贷款都是徒劳。

所以平安银行开始严控零售贷款的增长,特别是去年下半年,据业内人士透露,在花呗等互联网平台若有借款,现在也可能无法在平安银行申请部分贷款,审批条件严格了不少。结果是 2023 年前三季度消费贷和信用卡增速转负,曾经的零售银行优等生,如今进入深度调整修炼期。

03 内部大换血

去年 6 月 9 日,平安银行原董事长胡跃飞因年龄原因,申请辞去公司执行董事以及行长等职务。而曾经分管零售业务的、原平安银行行长特别助理蔡新发也已离职。平安银行高管迎来大换血。

接替胡跃飞的,是金融界的老将——冀光恒。2023 年 8 月 24 日平安银行召开 2023 年中期业绩发布会,平安银行党委书记冀光恒率管理层出席,再度回归银行体系的他表示:深感亲切也倍感压力。

新舵手冀光恒打开了平安银行的一次自我革新。在他接手平安银行的 8 个月里,平安银行内部发生巨变——组织架构调整。

平安银行的组织架构调整总结一句话是 “零售 15 变 8,对公 13 变 7”。这家以市场化著称的股份行,也开始走向 “严监管”。

首先是曾经引以为豪的零售金融板块,也在发生巨变:撤掉原东区、北区、南区三个区域的零售业务管理部;撤掉综合金融服务中心,整合至综合金融拓展部;将零售风险管理部平移到风险部门。平安银行曾经引以为豪的零售金融板块,也在发生巨变:撤掉原东区、北区、南区三个区域的零售业务管理部;撤掉综合金融服务中心,整合至综合金融拓展部;将零售风险管理部平移到风险部门。

再是公司金融模块,平安银行裁撤了 2013 年至今存在的行业事业部,将原来的地产、绿色金融、基础设施、汽车生态、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医疗健康文化旅游六大行业事业部,合并成为战略客户部。

04 合并事业部

行业事业部原来为何建立?回到 2013 年,彼时平安银行宣告全面实施事业部经营体制。这一模式并非该行首创,平安银行借鉴该经验,是因为当时无论是房地产还是基础设施等行业,信贷需求都非常旺盛,成立不同的事业部有助于对接各行业的贷款需求,本质是 “需求驱动”。优势就是在于将相关行业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营销权、管理权、存款都从各个分行剥离,划至总行专门的事业部下,有利于总行集中管理。

该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城农商行也开始建立专营事业部,不过大多是针对一些国家支持鼓励的重点领域,比如小微事业部、科创金融事业部等。事业部的运营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一般的中小银行较难开展。

2022 年末平安银行的部门设置

但是,近年地产持续调整,其他行业贷款也面临需求低迷,以前的各行业事业部难以维持稳定的创收,但是事业部运营本身还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从而显得有些冗余。

所以,合并事业部其实是行业需求低迷下的被动措施,可以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解放事业部内的人力物力,去开拓新的增长点,“集中力量办大事”。

新的增长点在哪里?最显而易见的是,头部大客户的稀缺性变高了。因为中下游小企业需求疲弱,经营状况稳定性较差,这就使得银行开始寻找稳定的大客户——所谓的 “战略客户”。

战略客户主要是资产规模较大的国央企、明星民企,各行各业的都有。弱化行业分类、强化客户分层,成为近期各大银行的 “统一打法”。这些战略客户企业,不仅经营更为稳定,而且需求更加多样,银行除了开展存贷款业务以外,还可开展交易、结算、承销等中间业务,收入来源多样。

其他增长点,也将来自于对客户的深层经营。平安银行表示,将会在细分行业里面选择好的客户,——战略客户、大中型客户、基础客户,甚至小微客户,建立分层分类的客户服务体系,去服务好客户。

05 做强分行

但客户分层怎么做?需要交给最了解客户的人去做,也就是各地分支行。

业绩会上,行长冀光恒给出的答案是 “做强分行”。本质目的是更多发挥客户经理能动性,让各地分行自主寻找新的增长点。需求低迷的当下,什么行业有需求?什么行业能增长?答案不再显而易见,需要各地分行发挥自主能动性。正如平安银行业绩会上所说:总行主要是赋能,然后主要管两个东西——一个是大的信贷政策,第二是 FTP 的及时调整。

信贷政策上,据业内人士称,平安银行零售贷款审批收紧,正在加强与国有行的合作,比如对战略客户进行银团贷款、综合金融的配套服务,把原来的错位竞争变成合作共赢。FTP 是银行内部的定价体系,相当于内部激励的一套游戏 “积分” 规则,总行可以把一些信贷导向、偏好融入到这套规则里,让全行的客户经理按照这套规则做业务。

回过头来,十年前银行业浩浩汤汤的零售转型,到如今也遇到了一些瓶颈,证明了没有哪类业务是常青之树,不管对公还是零售,都是因时而变的。

而平安银行这次罕见 “卷分红”,其实也是为了让股价稳住了,给自己的转型留出时间——留出时间去消化不良、做好对公,然后等待零售的再启航。(来源:阿尔法工场银行家 作者:银妹妹)

The copyright of this article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organization.

The views expressed herein are solely those of the author and do not reflect the stance of the platform. The content is intended for investment reference purposes only and shall not be considered as investment advice. Please contact u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suggestions regarding the content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platform.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