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粮厂研究员 Will:小米 SU7 发布前的信号与噪音

“粮厂点评” 频道致力于点评粮厂的季度财报、产品发布会、市场表现或其他重大事件,不追求信息即时性和效率性,主要为读者提供粮厂研究员的观点。

$XIAOMI-W.HK

最近在准备毕业论文,对于小米的即时信息分析得比较少。但是,小米从来不缺少话题,尤其是 SU7 发布会之前,市场上充满了信号和噪音。

这篇文章阶段性地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于这些消息的观点,包括小米 SU7、苹果停止造车、财报预测、高端化和小米的舆论管理。

I. 关于 SU7

市场对于小米 SU7 的关注程度远超其他新势力,其中大部分是无厘头的讨论,严肃的内容还是集中在定价、发布和交付上(非技术维度)。

1. 定价问题:我在节前写了一篇模拟内部的 SU7 定价讨论,结论是 “小米 SU7 应该在硬件定价上应该坚持高端战略,同时通过提供金融服务、赠送 3C 产品和提供用户权益等方式,让产品定价具有竞争力”。

理解 SU7 定价的核心,在于回顾小米造车的初衷。小米造车的短期目标是打造小米品牌的高端化,长期目标是打造 “人 - 车-家” 闭环的” 软硬结合,AI 赋能 “完整生态。

SU7 作为汽车业务的第一款车,毫无疑问承担的是短期目标。从车型上,雷军没有选择 easy mode 的 SUV,而是选择了象征高端、注重运动的轿跑;从品牌上,雷军没有启用全新品牌,减轻历史包袱,而是坚持使用小米品牌。这两点都是 SU7 高端使命的体现。

因此,我个人的猜测依然低配在 20-25 万区间,通过金融服务、赠送 3C 产品(例如手机或者平板)和提供用户权益的方式,让实际产品定价靠近 19.99 万,致敬小米手机 1 代

2. 发布和交付:我个人最关注的指标有三个:大定支付数量”、“首三个月交付数量和 “汽车业务毛利率”,相信这也是资本市场密切跟踪的

这三个指标在不同的节点,代表了小米 SU7 的不同成功维度。首先,发布会后(24 年 3-4 月)的大定数量,代表了 SU7 在用户需求端是否能够获得广泛认可;其次,发布会后三个月(24 年 4-6 月)的交付数量,代表了 SU7 在供给端能否满足消费者的热情;最后,24 年 8 月的二季报,小米将第一次将汽车业务纳入披露范围,汽车业务的毛利率将告诉资本市场 SU7 是怎么挣钱的,其中汽车业务毛利率至关重要。

大定数量和毛利率很好理解,我再着重说一下 “首三个月交付数量”。

根据雷锋网的消息,小米在 1 月 22 日即开始了 SU7 的 SOP(批量生产阶段);而实际发布会时间在 3 月(预期),交付在 4 月。不难推测,小米 SU7 也希望遵循 “发布即交付,交付即上量” 的原则。

小米汽车工厂一期的年产能在 15 万(即月均 1.2 万),而投资机构对于小米今年的交付预期在 6-8 万台(参考高盛在 12 月 28 日发布会后的报告),整体和 4 月交付的时间点也吻合。

结合以上两点,小米 SU7 在发布后尽快突破月交付 1 万台,是至关重要的节点。一方面,3 个月内达成月交付 1 万台能满足资本市场对于小米今年整体出货量的预期;另一方面,也是心理上的重要关口,毕竟很多新势力挣扎了很久,还在瞄准月交付 1 万台的目标。

3. 一些个人观察:我在小米股东群里做了盲订的统计(总人数 1000 人,活跃人数~400-500 人),总计收到 54 台高度认购意向的客户(愿意提供姓名、地址、电话、职业和立即支付定金),转化率超过 10%。当然,这里存在幸存者偏差(即小米股东自然是小米高端用户),但这个比例还是超出我的预期的。

除此之外,在我交流的过程中,还看到有一批米粉的态度是 “硬等 SU7“,具体表现有两种:第一是早就想换新能源,但 SU7 不发布就不换,有的甚至等了 1-2 年以上;第二是没有轿跑实际需求,但还是准备给家里添置第二台车,比如好几位准备偷偷给媳妇一个惊喜的(此处可以参考给幼儿园的儿子买 RTX4070 的)。坦白说,对于 20-30 万元的家庭固定资产配置上,不在少数的消费者还能有如此的忠诚度,是超出我的预期的

II. 关于苹果停止造车

苹果停止造车的事情也沸沸扬扬,包括雷军在内的很多业内大佬也作了回应,我的观点是这样的:

1. 苹果对于汽车行业没有给予足够的敬畏。很明显,苹果造车的目标是要颠覆汽车行业,例如上来就选择了 L5 的地狱模式。但是,汽车的行业根基和社会影响,远不是手机和电脑可以简单比拟的。近可以参考拜登关于美国汽车工业的声明,远可以看特斯拉在德国建厂的举步维艰。因此,进入汽车行业,要保持足够的敬畏;正如雷军当面和我说的,小米造车首先是保持敬畏,尊重汽车行业的规律,先造出一台符合行业标准的好车,再想着颠覆行业。

2. 苹果对于汽车的战略思考和小米显著不同。前面说了,小米的长期目标是打造 “人 - 车-家” 的闭环生态。未来的 AI 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和过去的互联网类似,是对于入口的抢占。因此,小米要抢占所有符合” 软硬结合,AI 赋能 “的核心消费电子产品,而汽车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另外,我们看到小米 2024 年仍然在坚持笔记本和平板这样的产品,也是基于 AI 入口的思考。

3. 苹果停止造车是商业选择,没有必要过度解读。苹果作为一家股东高度分散、董事会机制占主导的公司,注定和小米在战略选择和风险承担上有显著不同。我一直说,造车是一项前期资本投入巨大,但回报高度不确定的业务。从这个角度,造车和造芯片没有本质不同,董事会有一万个理由不同意你继续。因此,苹果停止造车,和 Oppo 关停哲库一样,不过是一种商业选择

III. 关于 2023 年财报

感觉我不说,大家都快忘了小米在 3 月底还要发布 23 年 4 季报和 2023 年报。虽然网络上的热情基本都投射在 SU7 的发布会上,没有很关注财报的发布,但机构投资者还是在稳定跟踪的。

1. 市场机构对于小米 Q4 预期还是偏乐观的。首先,整体营收 720-730 亿区间,相比 23 年 Q4 有两位数的同比增长。其次,23 年整体经调整利润预期在 250 亿元(考虑 75 亿造车支出反算);考虑到 22 年 Q4 经调整利润的低基数(15 亿),23 年 Q4 会有很不错的同比增长。第三,手机 Q4 出货量 4100 万台(Canalys 数据),ASP 预期在 1050-1100 元,智能手机业务收入回到 430-450 亿区间,8 个季度新高。

2. 另外一个市场消息是,小米集团 24 年 Q1 的智能手机业务毛利率依然坚挺,大约在 14-15% 区间。23 年 Q3,小米手机业务毛利率达到惊人的 16.6%,和过去挣扎在 10% 线上有显著提升,但市场的顾虑在于 BOM 成本升高,毛利率水平无法维持。如果 24 年 Q1 和 Q2,小米在智能手机业务上也能兑现 15% 的水平,那么对于股价会是很好的支撑。

IV. 关于高端化

小米在 2 月 22 日发布了小米 14Ultra,这是 14 系列的最高阶产品,也是小米高端战略的重要一环。

我虽然没有买,但个人很喜欢这个产品,有两点原因:(1)没有过度设计。我觉得这是近来小米所有产品的特点,不追求新奇造型(特别是在近期友商 deco 造型越来越怪异的衬托下),而把最简洁的设计语言发挥到极致;(2)没有过度解释。这次的发布会,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体验展开,没有对技术和价格过多的解释;然后是这次首发销量,也没有特意宣传战报,但其实相比前几代,14Ultra 卖的很好,激活数据已经悄悄接近 10 万,实际出货量应该要再上浮

V. 关于舆论和流量

最后说说小米的舆论和流量。很多朋友每天看着网上无数关于小米的信息,正面的、负面的、调侃的,非常无奈。

在我看来,小米作为一家网红体质的公司,雷军作为网红体质的老板,在享受流量带来的好处的同时,自然也要承担可能的负作用。很多做自媒体的朋友就告诉我,小米和雷军等同于流量,只要能抓住眼球,标题和内容是否有底线并没有那么重要。

但是,另一方面我想说的是。在对待流量和舆论上,小米和有些竞争对手在管理策略上有根本性的不同。有些竞争对手的舆论本质在于 “造神”,而小米的舆论本质是真诚热爱、和用户做朋友。

竞争对手的造神有三个关键特征:(1)第一是建立至高权威,不接受任何批评和质疑。一旦有人试图批评,那不仅需要从技术角度批评,还需要站在道德高点指责;(2)第二是营造正邪对立。有上帝就有撒旦,因此所有的对手都自带邪恶属性,打压对手就是给自己加分;(3)第三是拉开距离感。让用户产生遥不可及的敬畏,能用上神的产品是重要的身份象征。

再反观小米,一方面广泛接受批判和建议,例如 SU7 技术发布会后,小米很快更新了 SU7 尾巴上的字体大小;另一方面和米粉做朋友,我知道很多米粉都有雷军的微信,并且经常沟通交流。但是,这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就是有一小部分人在心理上找到了对小米的优越感,觉得谁都可以教雷军做事。

这两种舆论管理策略和价值观,如果展开讨论可以说很多,但我这里并无意去评价两者的好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我只是单纯地建议,好的消费理念是能够从常识出发,实事求是地看待问题。我一直说,往往朴素的常识往往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例如:便宜会战胜昂贵,真诚会战胜虚伪,勤奋会战胜投机,时间会战胜谎言。

以上,作为最近观察小米的一些随想。

粮厂研究员 Will

2024 年 3 月 1 日 于香港

The copyright of this article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organization.

The views expressed herein are solely those of the author and do not reflect the stance of the platform. The content is intended for investment reference purposes only and shall not be considered as investment advice. Please contact u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suggestions regarding the content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platform.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