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梦难圆、“酱浓兼” 都要,郎酒扩张遇困境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兼香市场容量小,认知度不足,因此郎酒的转型之路充满不确定性,其能否在兼香赛道上实现销量飞跃,将取决于后续的品牌建设、市场拓展和执行力。

原创 @新熵作者丨颜曌  编辑丨蕨影

从面向普罗大众宴席市场的红花郎,到冲击中高端市场、频繁 “碰瓷” 茅台的青花郎,郎酒集团多年的深耕打造了两个百亿潜力的子品牌。然而,郎酒的野心不止于此。在屡次冲击高端受挫后,郎酒能通过发力兼香赛道,突出重围吗?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称,“红花郎春晚季启动暨 2024 版红花郎·红 15 品评” 仪式在郎酒庄园拉开帷幕。而在此之前,郎酒集团官方就发布消息表示,自 2024 年 10 月 8 日起,2020 版红花郎·红十五停止生产。

随着升级版的红花郎率先占位蛇年春节档,久违的红花郎也将再次回归大众视线。时钟拨回至 15 年前,红花郎通过第一次牵手央视春晚,并连续三年冠名央视春晚 “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 节目,让其妇孺皆知。

不过,或许是因为红花郎定位 “次高端” 市场,属于 “走量产品”、规模至上,虽然其知名度很高,但是论品牌影响力远不及茅台、五粮液等高端品牌,甚至相比郎酒旗下的青花郎也略缺存在感。也就是说,虽然红花郎随处可见,但是消费者对其却似乎 “视而不见”。

而其背后的郎酒集团近年的发展,也可以用 “不得志” 三个字来形容。不仅在销量与市场份额方面与 Top5 相差甚远,而且在资本市场,郎酒与剑南春也是川酒品牌中的难兄难弟,是川酒 “六朵金花” 中唯二未上市的企业。那么,“名声在外” 的郎酒,未来将如何走出困境?

高端受阻,IPO 无果

作为郎酒的 “入门级” 产品,在此前郎酒发布的《百年郎酒》战略中,就对红花郎作出了明确的定位——立足次高端,做郎酒的基础产品、做稳做实,成为中国宴席市场第一品牌,并力争 “2025 年红花郎单品过 100 亿元”。不过,品牌定位过于 “普通” 的红花郎,即使顺利实现百亿目标,恐怕也无法承载郎酒冲击高端的野心。

因此,近年以来,郎酒时常借助青花郎 “碰瓷” 茅台,试图在高端市场抢占份额。据了解,作为定位中高端市场的酱香酒品牌,青花郎早在 2017 年,就被郎酒包装为 “中国两大酱香白酒之一”,相关广告也频繁出现在电视上、机场、车站等地方。

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曾公开表示,其要求在中国的高铁和机场 5 分钟以内,就要出现一次郎酒的广告。郎酒押注高端酱香酒的决心,可见一斑。不过,该广告语却引发了极大的争议。因为这句宣传语,不仅有碰瓷茅台之嫌,也有贬损其他酱香酒品牌的意味,可能涉嫌不正当竞争。

与此同时,尽管郎酒铆足了劲去推广青花郎,试图通过这句广告语,让其品牌力能够接近茅台。例如,为了向高端市场 “看齐”,早在 2019 年,郎酒股份宣布了,青花郎酒未来的目标零售价格定为每瓶 1500 元,并计划在三年内分六次逐步实现价格提升。

目前,青花郎的官方售价也高达 1499 元/瓶,甚至与飞天茅台比肩。不过,消费市场却并不买账。在销量压力之下,其实际零售价却难以维持这一高价,不少网店的价格甚至低至 700 元/瓶左右。残酷的市场数据也表明,次高端,终究不是高端。

青花郎不仅没有因为提价让其变得更加高端,反而陷入了价格倒挂成为常态的尴尬之中。此外,因为价格体系的问题,郎酒股份还曾陷入向经销商 “压货冲业绩” 的风波。

▲ 图/京东商城青花郎官方旗舰店截图 

除了冲击高端受阻外,郎酒在冲击二级资本市场方面,也是一波三折。据了解,早在 2007 年,郎酒就曾谋划上市,但由于规模和业绩的限制,这一计划被迫搁置;此后,尽管郎酒多次尝试冲击资本市场,但始终未能如愿;2022 年,郎酒更是主动撤回了 IPO 申请,整个过程耐人寻味。

据分析,郎酒上市屡次受挫,一方面是因为郎酒在改制过程中,其合法性和规范性一直备受质疑。另一方面,则是其业绩长期承压,在红花郎品牌之外,其冲击高端市场,收效甚微。

例如,在 2020 年 5 月郎酒再次递交了招股书后,证监会于次年 5 月,抛出了 53 个尖锐的问题,涉及改制合法性、国有资产流失、经营管理规范性以及商标归属争议等多个敏感话题。

此外,因为郎酒等品牌的产品存货高企以及举债扩充基酒产能、加大营销投入等,近年以来郎酒的资产负债率一直居高不下,也在阻碍其撬开资本市场的大门。

数据显示,2018-2020 年,其合并口径的资产负债率都超过了 60%。据同花顺 iFind 数据的统计,部分年份,郎酒的负债率甚至超出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之多。

由此可见,在郎酒冲击高端市场受挫的同时,其冲击 IPO 也存在着重重障碍。而其未来恐怕也难以让其发展战略,插上资本的翅膀。

转战 “兼香”,并非坦途

穷则思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郎酒作为区域酒企,品牌高度与价值、资金实力等都是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原因。因此,在通过青花郎对标茅台、布局酱香酒受挫后,郎酒也开始转而弱化浓香,押注兼香赛道。

而其底气在于,一个被广泛引用的数据是,兼香型白酒在 2020 年时,以 3% 的产能居然占据了 7% 的市场销售份额。这也说明,兼香型白酒有着不错的市场潜力。对此,郎酒的具体产品策略是:“酱香高端,兼香领先,两香双优”。

2024 年 5 月份,郎酒将年初由小郎酒事业部升级的顺品郎事业部,以及由郎牌特曲事业部升级的龙马郎事业部合并,并设立郎酒兼香事业部,由该事业部将统筹运营郎酒的兼香产品。

这也意味着,郎酒不再局限于 “二茅台” 的定位,而是转头瞄准了尚无太多竞争对手的兼香赛道。随着产品战略的实施,汪俊林也对郎酒内部进行了调整。

不过,郎酒布局兼香未必是一片坦途。一方面,兼香市场容量相对较小,尚未有真正意义上的强势品牌崛起。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到 2026 年,中国白酒市场规模将达到 7695 亿元,而兼香型白酒市场仅为 343 亿元,占比不足 4.5%。正如白酒业内人士如此调侃:“酿不好浓香,又酿不好酱香,酿出来味道四不像的,都做了兼香”。

这也意味着,兼香酒的市场,认知度不足,而郎酒也需要在品牌建设、市场拓展和消费者培育等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通过兼香酒打开局面。

另一方面,郎酒在兼香领域的产能问题也不容忽视。郎酒以往的主要精力在做酱酒,而其浓香型系列基酒主要依赖外购,也是生产兼香型白酒的主要原料之一,因此兼香的产能也面临挑战。

而其此前的招股书曾经提出,而其此前的招股书曾经提出,其浓香型酒窖为新窖,窖池数量较少、窖龄时间较短,导致出酒率不高、产量较低。这也意味着,郎酒押注兼香,首先会面临浓香型基酒产能不足的挑战。

由此也导致了,其兼香白酒的销量,也一直卡在百亿规模内。尽管早在 2017 年,汪俊林就雄心勃勃地表示,2020 年要让以小郎酒为代表的兼香酒,销量超过 100 亿元。

然而,据郎酒的招股书显示,郎牌特曲和小郎酒一起被归类为中端白酒,而这两款产品 2020 年的总销量仅为 25.65 亿元,与当初制定的百亿目标相差甚远。

由此可见,当摆在郎酒面前的产品品类市场认知不足、产能不足问题依然存在,郎酒即使拔高兼香系列产品的战略高度,也难以规避这些现实问题。

竞争加剧,恐难解围

行业数据表明,白酒行业目前走到了拐点,而且是高端白酒品牌的天下,各大品牌都在力争上游。因此,同样在抢占高端市场的郎酒,同样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公开数据显示,2024 年上半年,白酒行业销售收入增长 11%,与 2022-2023 年同比增长 14.13% 相比,下降了 3.13%,增长已经出现下降趋势。

而且,截至 2023 年,白酒产量已 “七连降”,销量逐年下降,但行业收入水平只增不减。这一方面说明,各大品牌都在冲击高端化,白酒价格在逐年攀升,另一方面也间接说明,白酒行业产能过剩十分严重。

白酒行业的市场容量已经逼近天花板,根本原因显而易见。随着 90、00 后开始步入职场、40、50 后的年龄增长,近年以来江小白等低度白酒大受欢迎,都足以说明,传统中高度白酒消费人群,正在萎缩。

与此同时,白酒行业的营收和净利润日渐集中,头部效应日趋明显。以 2024 年上半年为例,A 股上市白酒企业中,以茅台、五粮液为代表的六家酒企,进入了 “半年营收百亿阵营”,这六家企业的营收合计,占 20 家上市公司总营收的 88%,同期净利润的占比更是高达 93%。

单看定位中高端的青花郎,虽为郎酒角逐白酒高端市场的最大筹码。但是,青花郎想要杀入头部阵营,恐怕也并非易事。

一方面,如前文所述,尽管青花郎一直与茅台对标,瞄准高端酱香市场,但是却败下阵来,向上无法与茅台抗衡,向下甚至被位居同一阵营的玩家超越,因此难以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

另一方面,虽然郎酒为了提升青花郎等酱香酒品牌的档次,耗资巨大,于 2020 年打造了占地 10 平方公里、耗资 200 亿元的郎酒庄园。但是通过其转而布局兼香的实际情况来看,“庄园酱酒” 的营销理念,并未完全转化其冲击高端品牌的影响力。

而郎酒为此付出的巨大代价,也自然成为不可挽回的沉没成本。据其招股书,2017—2019 年郎酒销售费用率为 35.58%、39.2%、23.2%。2020 年虽然大幅下降至 20 亿元左右,占比仍有 21.59%。远高于茅台 2.6% 的销售费用占比。而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的销售费用,同样远低于郎酒。

由此可见,郎酒布局高端受挫,其转型押注兼香,也颇有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无奈感。

近年以来,白酒市场下行。白酒企业多数存货与负债高企,郎酒同样负重前行。郎酒的负债率,甚至一度是同期行业水平的 2 倍。

且,在行业已经呈现出产能过剩的明显趋势、去库存已是酒企首要任务时,郎酒却 “反其道而行之”。为了在兼香赛道占位,郎酒不断扩大市场接受度并不高的兼香产能,其潜在的风险,也不言而喻。

白酒赛道向来你追我赶,千帆竞发。“什么都想要” 的郎酒,恐怕只会力量分散、顾此失彼。

参考资料:

1、《郎酒 “掉队”,经销商们能等来春天吗?》螳螂观察

2、《郎酒这次能赌对吗?》青橙财经 

3、《从更长周期,看白酒 “降速” 演变》云酒传媒

4、《红花郎十五迭代升级,能否助力郎酒走出 “双重困境”?》大公快消

5、《IPO 多次折戟,高端化受阻,汪俊林的百年郎酒蓝图是水中月?》博望财经

6、《摒弃 “二茅台” 标签,郎酒想当 “兼香一哥”》伯虎财经

The copyright of this article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organization.

The views expressed herein are solely those of the author and do not reflect the stance of the platform. The content is intended for investment reference purposes only and shall not be considered as investment advice. Please contact u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suggestions regarding the content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plat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