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新股前瞻 | 中报净利失速,同日集团上市之路 “出师不利”?
同日集团计划在美国纳斯达克 IPO 上市,但其业绩表现不佳可能成为阻碍。招股书显示,公司近年来业绩波动较大,2023 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下滑。尽管疫情中对自动化设备需求增长,但成本费用未同步下降。此外,公司在新加坡和中国拥有研发和生产基地。同日集团的上市前景存在一定风险。
近期,来自新加坡的 TUNGRAY TECHNOLOGIES INC(简称 “TUNGRAY”,又称同日集团) 更新了招股书。此前,公司向美国证监会 (SEC) 递交上市申请,股票代码 TRSG,拟在美国纳斯达克 IPO 上市。
招股书显示,公司此次 IPO 计划发行 250 万股,另有 15% 超额配股权,每股发行价 4-6 美元,最多募资 1500 万美元。
尽管 2023 年中概股赴美上市有所 “回暖”,但若想博得投资者青睐,业绩方面的不利表现或将成为同日集团 (TRSG.US) 的最大掣肘。
营收、利润双双 “缩水”
据智通财经 APP 了解,TUNGRAY 是一家 ETO(订单设计) 公司,为半导体、打印机、电子和家用电器行业的 OEM 设备制造商提供定制的工业制造解决方案,还提供直线电机、精密直线电机模组、高频感应焊接设备等产品。公司在新加坡拥有研发生产基地,同时在中国青岛、深圳拥有生产基地。
根据招股书披露,近年来公司业绩波动较大,且自 2021 年开始公司业绩出现了明显的连续下滑。2020 财年、2021 财年和 2022 财年,公司的收入分别为 950.72 万、1746.81 万和 1633.44 万美元,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 122.29 万、410.84 万和 288.21 万美元。
2023 年上半年,公司取得营收 535.64 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 36.86%;净利润为 19.42 万美元,下降幅度超过 87%。招股书中透露,公司 2021 年的亮眼业绩表现出来由于疫情中的管制措施,导致对打印机等自动化设备的需求大幅增长。
而在业绩大幅缩水的同时,公司成本费用却并未出现同等程度的下降,2023 年上半年销售与营销费用为 21.6 万美元,同比减少 16%;一般行政费用为 210.7 万美元,同比减少 13.4%;研发费用为 43.1 万美元,同比增长 17%。成本方面,公司采购最多的原材料为钢铁、铝,此外还包括运输和能源成本。
目前,公司业务主要分为三块:定制工业测试和工具解决方案、焊接设备制造,以及直接驱动和线性直流电机 (“DC 电机”)。公司通过设立在青岛的子公司设计和制造高频感应焊接设备,可用于各种铜管焊接装配线;设计和制造工业级直接驱动和直流电动机,提供定制的电机平台解决方案,这些电机可以用于太阳能电池板装配线。
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公司三块业务的收入占比分别为 76%、11% 和 13%,而 2022 年同期该比例为 74%、11% 和 15%。
在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的 6 个月里,公司来自新加坡和中国大陆的收入占比分别为 65% 和 35%,相比去年同期并无变化。
在客户维护方面,同日集团的表现 “有喜有忧”。2023 年上半年,公司拥有 106 个客户,相比去年同期的 98 个客户有所增长,每位客户平均收入为 50000 美元,较去年同期的 87000 美元下滑超 4 成,较 2021 年年底的 162 家客户和 108,000 美元也有显著下滑。公司方面表示,由于疫情后全球经济低迷以及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决定放弃一些交易金额小且投资回收期长的客户,而集团客户数量则从 2022 年上半年的 98 家增加到 2023 年同期的 106 家。
展望未来,公司方面预计,假设每股发行价为 5 美元,本次发行募资或在 910 万美元至 1080 万美元之间,其中 30% 的资金将用于研发,包括巩固和进一步提升公司在自动化工业制造解决方案方面的能力,以及开发新的直接驱动和线性直流电机产品线;30% 的资金将用于收购制造标准智能工厂工业设备的公司,但并未就收购有任何具体计划;25% 资金用于销售、营销和招聘人才,15% 用于一般营运资金需求和日常运营。
大客户依赖症难解?
据智通财经 APP 了解,在过去的一年中,受持续加息、地缘政治冲突和宏观经济放缓等多重影响,全球经济呈现复苏稳定性较弱、恢复动力不足的态势,制造业亦持续低迷。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2023 年 12 月份全球制造业 PMI 为 48%,与上月持平,连续 15 个月运行在 50% 以下;2023 年全年,全球制造业 PMI 均值为 48.5%,较 2022 年下降 3.3 个百分点。其中,2023 年亚洲制造业 PMI 均值为 50.7%,与 2022 年持平,显示出较强的增长韧性。
具体到同日集团而言,公司业绩对大客户的依赖程度较强,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公司的前两大客户惠普和歌尔科技分别占收入的 63.6% 和 6.6%,应收账款中来自这些客户的到期金额分别占应收账款总额的 13.9% 和 17.3%。
与 2022 年同期相比,两大客户的收入占比都有小幅增加,体现公司对大客户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而值得注意的是,同日集团也在招股书中坦承,按照行业惯例,并未与主要客户签订书面协议,而是根据不定期收到的采购订单向大客户提供服务和产品,这将为公司未来业绩增添不确定性。
此外,从前两大客户的财报数据来看,惠普和歌尔科技的业绩均不约而同表现疲软,或将导致资本支出进一步削减,使得同日集团承受更多盈利压力。惠普 2023 年营业收入为 537.18 亿美元,同比下降 14.61%,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为 32.63 亿美元,同比增长 4.18%;歌尔股份则受累于消费电子需求不振的影响,在 2023 年前三季度净利显著下滑 76.77%。
据世界主要机构普遍预测,由于地缘政治冲突对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影响仍存,2024 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仍要略低于 2023 年。在宏观经济复苏动能不足的情况下,下游各家消费电子企业 “勒紧裤腰带”,无疑将把盈利压力传导到产业链各环节。
加息接近尾声 推动中概股加速 “回暖”
与经济数据的 “降温” 相比,2023 年中概股赴美上市的热度却有所回升,中概股的 IPO 数量和规模都相较去年有着显著增长。
据智通财经 APP 了解,从上市数量上来看,2023 年美股市场共迎来 36 家中概股,另有 11 家中概企业选择通过 SPAC 方式在美股上市;从募资规模上看,2023 年赴美 IPO 上市的 36 家中概股企业的首发募资总额超 9 亿美元。
这一年,监管层对内地企业赴境外上市的支持态度更加明确。2023 年 11 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特别提出要 “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赴境外上市,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监管审批速度也有所加快,据中国证监会官网披露,截至 2023 年 12 月 28 日,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备案企业还有 27 家企业已经提交备案申请。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显现出复苏趋势,但上市后表现亮眼的中概股数量寥寥。2023 年在中概股中首日涨幅表现最好的为优品车 (UCAR.US),首日涨幅达到 6.20 倍,但该股年内累计跌幅超过 95%。
据财华社统计,年内累计涨幅排名前列的中概股有中进医疗 (ZJYL.US),累计涨幅达到 11.73 倍;从事电子元件销售的拍明芯城 (IZM.US),累计涨幅达到 1.34 倍。
在利率高企的背景下,相比高风险的股票资产,无风险且具有较高利率的美国国债对投资者更具吸引力。回顾 2023 年,欧美利率持续处于高位,融资成本的增加拖累美股一级市场整体表现不佳,新股和再融资规模锐减。Wind 数据显示,美股 2023 年以来 (截至 2023 年 12 月 18 日止) 的 IPO 筹资规模为 267 亿美元,显著低于 2020 年 (1533 亿美元) 和 2021 年 (3158 亿美元) 的水平。
进入 2024 年,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赴美上市的中概股有望随着资金回流录得更良好的表现。不过具体到同日集团而言,业绩就是一家新上市股票的 “门面”,因此在业绩止跌回升之前,公司上市后股价的预期恐难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