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烧掉 136 亿!通用无人车还是败给了技术
通用汽车财报显示,旗下自动驾驶公司 Cruise 在 2023 年烧掉了 19 亿美元的现金,导致通用削减其预算至 10 亿美元。Cruise 的税前亏损高达 27 亿美元,且未计入第四季度裁员产生的 5 亿美元重组成本。此前通用 CEO 预测 Cruise 到 2030 年每年可产生 500 亿美元收入,但目前盈利时间点遥不可及。通用将重新审视这个业务,今年将减少对 Cruise 的投资至 10 亿美元。通用财报显示其净收入达 1718 亿美元,利润为 101 亿美元。
通用卖车挣的钱,超过 1/5 都用来补自动驾驶的窟窿了。
2023 年,通用赚了 101 亿美元,但旗下自动驾驶公司 Cruise,一年就花掉 19 亿美元(约人民币 136 亿)。
更惨的是,Cruise 的税前亏损高达 27 亿美元,这还不包括第四季度因裁员而产生的 5 亿美元重组成本。
对自动驾驶寄予厚望的通用,再也熬不住了,刚刚在财报会议上宣布——减少 Cruise 的预算至 10 亿美元。
此前通用 CEO 玛丽·博拉(Mary Barra)曾表示,Cruise 有着 “巨大增长机会”,预测到 2030 年,每年可产生 500 亿美元的收入。
如今距离盈利的时间点显然遥不可及,成立 10 年的 Cruise,被通用收购也快 8 年了,这些年 Cruise 的赚钱速度远赶不上花钱速度,连大财主通用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业务。
01 巨额投入收效甚微
全美最大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日前发布 2023 年财报,净收入达1718 亿美元(人民币约 1.23 万亿),同比增长约 10%,创下历史新高。
入账多了,利润也不错,2023 年通用的净利润为 101 亿美元,同比增长 1.9%,调整后息税前利润达 124 亿美元,官方称连续三年超财务预期,调整后汽车业务现金流也高达 117 亿美元。
业务一片大好,唯有自动驾驶揪心。
通用表示,旗下自动驾驶汽车部门 Cruise,在 2023 年烧掉了 19 亿美元的现金,共计为通用汽车带来了近 27 亿美元的税前亏损。
这些亏损里并不包括第四季度因裁员而产生的 5 亿美元重组成本,如果再加上这 5 亿美元,Cruise 亏损更是高得离谱。
通用曾表示,每年在自动驾驶部门 Cruise 的投资达 20 亿美元,今年则打算直接砍掉一半。
目前 Cruise 并未公布 2023 年具体的营收和支出,不过在通用财报会的当天,Cruise 要求加州公共事务委员会(California Public Utilities Commission)接受其关于此前事故的和解提议,并提出了 7.5 万美元的赔偿金额。
玛丽·博拉称,Cruise 今年的支出将集中用于留住软件和工程方面的人才,言外之意,眼下留住人才,稳住军心才是最重要的。
由于之前搁置了将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扩展到 20 个城市的计划,通用汽车也不需要在车辆和运营人员上花费太多成本。
一直以来,Cruise 的自动驾驶业务烧钱程度比起造车是有过之无不及,通用这些年投在 Cruise 身上的钱,大概率已经超过百亿美元。
用钱能解决的都是小事,更麻烦的在于,Cruise 频繁卷入交通事故风波被调查,这也导致 Cruise 自动驾驶出租车重新再上路一直遥遥无期。
玛丽·博拉在通用的财报电话会上称,将 “重新聚焦并重新推出 Cruise”,公司将 “很快” 公布恢复运营的时间表。
所以通用虽然减少了对 Cruise 的支出,但并未彻底放弃。相反,玛丽·博拉一直以来坚定的看好并支持 Cruise,在刚结束的会议上还特别强调,Cruise 将为其自动驾驶软件设定比人类司机更高的安全标准。
在 Cruise 接受调查期间,博拉预计在恢复运营后,Cruise 的扩张步伐将更加慎重,并特别指出,通用仍然相信 Cruise 的技术和团队,将确保 Cruise 符合 “严格的安全要求”。“我理解人们对资金部署的担忧。无论是从社会角度还是安全角度,我认为这是一项对未来很重要的技术,这件事必须做对。”
通用汽车首席财务官 Jacobson 此前也表示,通用汽车致力于扭转陷入困境的 Cruise 自动驾驶业务。
02 技术缺陷是核心原因
与这份财报几乎同时发布的,还有一份 Cruise 的第三方事故调查报告。
在这份调查报告中,Cruise 承认了自己的两个不足,一个是软件算法确实有缺陷。(不过去年 11 月已经更新了)还有就是Cruise 高管监管不力,并且有意隐瞒事实,避重就轻,从而导致了民众的信任危机。
不过,通用对 Cruise 的高层进行了重组,已经有 9 位高管离职,其中就包括了当时担任 CEO 的 Kyle Vogt、首席运营官 Gil West 以及首席法务官 Jeff Bleich。
我们再简单回顾一下这起引发 Cruise 大厦将倾的事故。
去年的 10 月 2 日晚,一名女性行人被一辆人类驾驶的轿车撞倒,随后滚落在车道上。而此时,Cruise 的一辆 Robotaxi 并没有避让,反而迎面驶来再次撞到了这名行人,然后才进行紧急刹车,此时行人已被卷入车下。
然而,车辆静止后又启动了靠边停车的指令,硬是将这名行人拖行了 6 米多的距离,导致其全身各处严重受伤。
等旧金山的消防部门赶到现场的时候,Robotaxi 已经停下,但事故受害者还被压在车下,最终使用工具,才把受害者从车轮下救出来,最初撞到行人的轿车司机已驾车逃逸。
根据第三方事故调查报告的表述,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操作,核心原因还是技术缺陷。
调查报告中,还原了事发时车辆的反应决策,事故发生前,行人被相邻车道上的另一辆车撞倒,并被甩到了 Cruise 的 Robotaxi 所行驶的车道上。
而 Robotaxi 没有预测到事故的发生,但它的确检测到了有人被撞,并在撞到这名行人之前的四分之三秒稍微放慢了速度。
但行人被甩到 Cruise 汽车的车道时,已经处于倒地状态,除了腿部之外,其身体的大部分都超出了激光雷达感知范围,也就是说全身只有腿部出现在了 Cruise 激光雷达检测范围中。
但从撞击到最后停车,在左侧广角摄像头中可以看到行人的脚和小腿,感知系统虽然有检测到,但是激光雷达并未进行识别和跟踪。
所以这也导致,Cruise 汽车的认知逻辑将其错误的归类为侧面碰撞而非正面碰撞,做出了靠边停车的决策,然后继续行驶找机会靠边停车,从而导致该行人被拖行在车下行驶了将近 6 米。
报告中还指出,车辆本应该在行驶中车道立即停车,因为右侧是自行车道,但是在 Cruise 的识别之下,将右侧的自行车道识别成了机动车道,而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道又有白色栏杆阻隔,导致 Robotaxi 做出了驶出白色栏杆区域再靠边停车的决策,加重了对行人的伤害。
从这份事故报告中,基本可以得出结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Cruise 识别算法的确有缺陷,Robotaxi 没能正确识别行人且作出了错误的决策,加剧了车辆对行人的伤害。
面对报告中指出的问题,第二天,Cruise 就在一篇博文中表示,他们已经更新了 Robotaxi 的软件,从根本上解决了无法正确识别行人的问题。
但其实危及这家 Robotaxi 公司的生存的,不仅是技术上存在缺陷,对于Cruise 在道德上的危机成了无法容忍的问题。
面对调查时,对待监管机构的有意隐瞒关键信息,避重就轻,也让Cruise 的高层几乎都被裁撤了一遍。
而且通用受到这次 Cruise 事故的影响,也开始重新规划其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项目。直接叫停了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Ultra Cruise 的研发,其团队成员并入 Super Cruise 项目,将这两个项目合二为一。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项目曾被通用视为特斯拉 FSD Beta 的潜在竞争对手。但可惜一步错,步步都得错。
03 无人车生意离成熟还有多远
人们对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模式的怀疑,在 Cruise 经历一系列事故后达到了顶峰。
现在的无人车项目对车企来说就像烫手山芋,不仅落地难还要一直不断地投钱,又不能彻底放弃。
不止通用开始削减预算,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安波福(Aptiv)也打算及时止损。
安波福最近决定,将减持在自动驾驶技术合资企业 Motional 的股份,且不再进一步投资 Motional。而减持之前,安波福已经因投资 Motional 损失了数百万美元。
安波福首席执行官 Kevin Clark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虽然我们的合资公司 Motional 在技术路线上不断取得进展,但我们已决定不再向其投入资金。”
目前安波福并正在寻求替代方案,以减少所有权权益。Kevin Clark 称,从移动供需市场的采用角度来看,单是在硬件方面提供技术支持,成本太高了。
换句话说,建立机器人出租车的服务成本高昂,而重新夺回这些宝贵资金的时间,对安波福来说太长了。
除此之外,Cruise 事故缠身前,背靠福特和大众两家国际头部车企的自动驾驶公司Argo AI 已经倒闭,而 Waymo 也是为了生存,尽可能削减成本。
就连曾经收购了 Uber 无人车的 Aurora,也制定了一系列的降本方案,其中就包括了暂停招聘和多次裁员,Aurora 甚至还考虑将公司私有化、分拆或出售资产以及进行小规模融资。
自动驾驶经过这多年的烧钱大战,投资人的 “等不及” 与不少从业者的 “保守”,逐渐让其从 “小甜甜” 成为 “牛夫人”。
但 Robotaxi 永远不缺玩家,一旦落地成功,将会带来巨大利润。
只不过怎么跨过临门一脚,谁都不敢打保票。
本文作者:王磊、楚门,来源:超电实验室,原文标题:《一年烧掉 136 亿!通用无人车还是败给了技术》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