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 APP 獲悉,一系列令人失望的經濟報告疊加對美國貿易政策的擔憂抑制了整個美股市場的風險承受力。如今,投機性產品正讓投資者們遭受沉重打擊。從對高估值科技公司的槓桿押注,到複雜的期權交易,再到形形色色的加密貨幣投機,這場致使美國主要股指連續四天下跌的拋售潮,在深受散户投資者青睞的邊緣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 中體現得最為明顯。一個極端的例子是,兩隻與邁克爾·塞勒 (Michael Saylor) 的比特幣囤積公司 Strategy(MSTR.US) 相關的槓桿 ETF,其總市值一度超過 50 億美元,如今在短短三天內已下跌約 40%。那些承諾能獲得英偉達公司 (NVDA.US)、特斯拉公司 (TSLA.US)、亞馬遜公司 (AMZN.US) 日收益兩倍的槓桿基金也紛紛暴跌。對創新股和半導體股的三倍槓桿押注已下跌 20%。米拉馬爾資本 (Miramar Capital) 的高級投資組合經理馬克斯·沃瑟曼 (Max Wasserman) 表示:“當市場趨勢對你有利時,順勢而為確實效果顯著,但一旦形勢逆轉,就得小心了。這就像是徒手去接一把下落的飛刀。”雖然很難確定這次拋售的直接誘因,但上週五,在二手房銷售、消費者信心和商業活動等數據均不及預期後,拋售壓力明顯上升。本週二,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 (Conference Board) 表示,由於對整體經濟前景的擔憂,本月美國消費者信心降幅達到 2021 年 8 月以來的最大幅度,這進一步證明特朗普政府政策的不確定性正給美國家庭帶來壓力。像與英偉達掛鈎的這類交易所交易產品,它們利用金融衍生品來放大收益或實現反向收益,在以往的市場暴跌中也曾受波及。儘管如此,受高額回報的誘惑,散户投資者們依舊紛紛湧入。這類產品在股票投資領域雖佔比不大,但增長迅速,其中大部分是看漲押注。Bloomberg Intelligence 分析顯示,本月早些時候,約 950 億美元的資產投資於使用衍生品對單隻股票或指數進行多頭押注的產品,而押注下跌的策略僅吸引了 90 億美元。儘管這些基金近期的表現並不出人意料,無論市場如何變化,它們的設計初衷就是提供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途徑,但極高的受歡迎程度有可能放大對市場情緒的影響。Academy Securities 的彼得·奇爾 (Peter Tchir) 表示,隨着加密貨幣及相關證券的發展,這種風險愈發顯著。他指出:“都是貪婪在作祟。漲幅最大的股票吸引了那些渴望利用槓桿獲利的激進投資者。如今表現不佳的將集中在一些此前的大贏家身上,這些股票正是激進的快錢湧入單隻股票槓桿 ETF 時的熱門選擇。”遭受損失的不只是槓桿交易,對科技公司和其他潛在創新企業的普通押注也未能倖免。本週二,衡量 “七大巨頭”(Magnificent Seven) 大型股表現的指標一度下跌 3.4%。凱西·伍德 (Cathie Wood) 管理的規模達 62 億美元的 ARK 創新 ETF(ARKK.US) 是散户投資者的寵兒,本週二其淨值一度下跌 6.7%。包括該基金最大持倉股特斯拉 (TSLA.US)、Roku 公司 (ROKU.US) 和 Palantir Technologies(PLTR.US) 在內的一系列投機性科技公司股價下跌,拖累了這隻基金。她的這隻旗艦 ETF 或將連續第 14 個月出現資金外流,使得她旗下主動型 ETF 管理資產規模降至約 120 億美元,與四年前的 600 億美元相比已大幅縮水。米勒·塔巴克公司 (Miller Tabak + Co.) 的首席市場策略師馬特·馬利 (Matt Maley) 表示:“毫無疑問,市場的樂觀情緒正在消退。上週,Palantir、特斯拉和 Meta 等公司股價下跌,拉開了序幕。如今,比特幣的大幅下跌更是凸顯了這一趨勢。”然而,市場關於 “東昇西降” 的呼聲持續引熱議。全面引爆中國股票市場的 AI 投資熱潮,帶動今年以來獲全球資金青睞的中國科技股維持強勁漲勢,這股關於人工智能的超級熱浪足以比肩 2023 年美股科技股 “瘋牛” 行情。2 月 26 日恒生指數高開 0.89%,恒生科技指數漲 1.14%。科網股表現強勢,小米集團、京東集團漲近 2%,美團漲 1.58%,阿里巴巴漲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