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 FSD(Full Self-Driving,全自動駕駛)功能終於在中國市場邁出了關鍵一步。 2 月 25 日,特斯拉宣佈,面向定購 FSD 智能輔助駕駛功能的用户,推出城市道路 Autopilot 自動輔助駕駛功能,特斯拉為中國客户分批次更新軟件。此舉標誌着備受中國車主期待的 FSD 功能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然而,此次推送的 FSD 功能並非馬斯克口中能夠實現完全自動駕駛,比人類司機安全 10 倍的 FSD 自動駕駛功能,而是基於 EAP(Enhanced AutoPilot,增強版自動輔助駕駛)的優化版本。根據特斯拉中國官網最新定義,此次推送的 “FSD 自動輔助駕駛套件” 已悄然替換了此前 “完全自動駕駛” 的表述。 FSD 尚未進化出完全形態便倉促落地,可能表明,面對特斯拉銷量增長瓶頸和國內車企的激烈競爭,馬斯克是真急了。首批用户實測反饋暴露出 FSD 中國版本地化不足、交規適應性差等硬傷,包括壓着實線變道、闖紅燈,距真正的完全自動駕駛還有很大距離。 反映在資本市場上,投資者顯然也不買賬,隔夜特斯拉股價大跌超過 8%,市值跌破 1 萬億美元。 第一波反饋:駕駛能力沒問題,本地化基本為零 本次特斯拉 FSD 在中國的版本包括交通信號識別、導航輔助、智能變道等功能,同時攝像頭還可識別駕駛員注意力情況,以上的功能介紹均為 FSD 的進階功能。 FSD 中國版一落地,便被一眾特斯拉車主投入實戰體驗。見聞君在網上逛了一圈,發現有幾條評價比較忠懇。 以下這位微信用户表示,FSD 駕駛能力沒問題,繼承了美國版端到端的絲滑程度,但水土不服的毛病很多,比如闖紅燈、壓着實線變道......“本地化基本為零”。 《鳳凰車研所》帶着 FSD 挑戰了北京的高難度路口後,給出了較為積極的評價: 中國版 FSD 與美國版存在顯著差異,但其完成度令人矚目,難以想象僅通過在線視頻學習就能達到如此水平。 FSD 的駕駛表現自信且果斷,無論是變道還是轉彎都顯得乾脆利落,同時充分尊重路權,嚴格遵守交通規則,對行人和自行車等弱勢交通參與者表現出禮讓。 FSD 不強制要求駕駛員將手放在方向盤上,但要求駕駛員的視線始終保持前方。在接管策略上,FSD 若開錯路線,不會提示駕駛員接管,而是嘗試自行重新規劃路線。 《鳳凰車研所》也提到了本地化問題,FSD“很懂開車,但還不太懂中國”。它能穩健過彎和穿越複雜路口,但在自行車道和公交車道等特定情況下顯得有些茫然。FSD 還存在三點調頭、自主換擋等未解決的問題。 不過也可以理解,這個來自美國的智駕系統剛落地中國,初來乍到犯錯也正常。 畢竟,按照中國相關法規,特斯拉無法將收集的中國行車數據傳至海外訓練模型,美國方面則限制 FSD 在中國進行訓練。作為背景補充,特斯拉 FSD 自 2021 年轉向 “端到端” 架構後,系統輸入傳感器數據後直接輸出控制指令,高度依賴海量駕駛數據訓練。 為了解決數據採集難題,馬斯克透露稱,特斯拉只能通過互聯網上的中國道路視頻,在模擬環境中對 FSD 進行訓練。 按照汽車博主 @不是鄭小康的説法,這相當於美國司機通過觀看視頻學習在中國開車。 完全形態 FSD 落地瓶頸:數據、算力與合規的三重枷鎖 有網友在看到各大汽車博主的測評後感嘆:FSD 還是有點東西的。以現在的迭代速度,國內 FSD 有望在半年內追上美國版水平。 然而,沒有中國本土數據的支持,特斯拉 FSD 在中國激烈的智能駕駛競爭中能走多遠仍是未知數。 儘管特斯拉通過網絡視頻採集數據,但這種數據質量與實地採集的數據相比存在較大差距。中國的交通法規和道路環境與美國存在顯著差異,如公交專用道、導流島、待行區等特殊區域,以及快遞員、外賣騎手等交通參與者,這些都對 FSD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馬斯克也曾提到,FSD 在中國面臨的最大難題之一是公交專用道的識別和處理。這些複雜的交通場景需要大量的數據作為訓練支撐,而特斯拉目前在中國只能通過工程車在限定區域進行部分數據採集。 除了以上問題,還有算力瓶頸。特斯拉在海外建立了 Cortex 超級計算集羣用於訓練 FSD,擁有約 10 萬塊英偉達 H100 和 H200 芯片,但這些算力無法用於國內數據訓練。 據媒體報道,由於政策影響,特斯拉正在考慮在中國租賃或建設算力中心,以滿足中國龐大的數據訓練需求。然而,這一計劃的具體實施和效果尚不明確。 讓 “閹割版” FSD 入華,馬斯克是真急了 特斯拉在中國市場推出的 “閹割版” FSD 系統,背後反映了特斯拉在面對銷量增長瓶頸和國內車企激烈競爭時的迫切需求。 特斯拉的銷量已經陷入增長瓶頸。2024 年,特斯拉共交付 178.9 萬輛新車,同比下降 1.1%,這是特斯拉新車銷售十年來首次下跌。而在關鍵的中國市場,Model 3/Y 兩款走量車型已經出現銷售疲軟的態勢。 面對國內車企的激烈競爭,特斯拉亟需 FSD 功能來提升產品競爭力。然而,現下暴露出來的問題是否意味着,FSD 中國版的核心能力與其高達 6.4 萬元的售價嚴重錯配。作為對比,國內很多車企買車就送智駕。 特斯拉此次在中國市場推出 “閹割版” FSD,無疑是一次冒險。儘管 FSD 入華具有很高的話題性,但匆忙推出一個尚未成熟的版本可能會影響特斯拉的聲譽。面對國內車企的激烈競爭和複雜的市場環境,特斯拉需要解決數據瓶頸,才能真正在中國自動駕駛市場中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