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份美股科技股相繼暴跌,英偉達卻積極入場回購自家股票,展開了一場"自救式"價值投資。 1 月 27 日 DeepSeek 衝擊美股市場,由於投資者擔心 DeepSeek 的新技術可能減少對 AI 芯片等基礎設施的投資需求,英偉達股價暴跌 17%,創下美國企業史上最大單日市值蒸發記錄。 面對市場波動,英偉達 CEO 黃仁勳公開駁斥了 DeepSeek 技術進步會減少人工智能支出的觀點。相反,他認為這類技術創新可能會進一步刺激 AI 基礎設施投資,展現出對公司核心業務前景的堅定信仰。 黃仁勳指出,儘管 DeepSeek 在 AI 模型的預訓練方面取得了進展,但後期訓練仍然至關重要,並且需要大量資源。他強調: “推理是其中一個相當耗費算力的部分。” 這種觀點與英偉達持續增加的股票回購行為相一致。 英偉達在 1 月 27 日至 2 月 21 日期間進行了大規模股票回購,共回購 2900 萬股股票,總價值約 37 億美元,平均回購價格為 127.59 美元。 這四周內的回購數量超過了第四財季中任何一個月的回購量,大手筆回購自家股票不僅顯示出公司對自身股價被低估的強烈信念,也為市場提供了一個重新評估 AI 基礎設施投資前景的視角。 該公司在一份監管文件裏提到,1 月 27 日到 2 月 21 日這段時間,依據提前制定好的交易計劃回購了股票。Nvidia 回購股票的方式多樣,包括在公開市場交易、私下協商交易、通過結構化股票回購協議,或者按照規則 10b5-1 交易計劃來進行操作。這些交易計劃會提前設定好價格、數量以及時間等條件,當這些條件得到滿足時,就會自動執行交易。 美東時間 2 月 26 日週三美股盤後,英偉達發佈了強勁的第四季度財報,但其股價在 2 月 28 日仍下跌 8.5%,收於 120.15 美元,顯示投資者對 AI 行業前景仍存在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