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特朗普暫停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歐洲被迫重新思考自身國防情況,全球軍工股正迎來一波前所未有的上漲浪潮。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德國萊茵金屬成為 MSCI 世界指數中表現最佳的股票,而韓國最大的國防集團韓華航天子公司韓華海洋的股價更是飆升超過 100%,領跑亞洲同行。 3 月 4 日,據央視新聞報道稱,美烏之爭給整個歐洲敲響了警鐘。面對特朗普政府的 “美國優先” 政策和 “交易式外交”,歐洲不得不加快安全戰略自主化進程。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已明確表示,美國將不再 “主要關注” 歐洲安全,維護歐洲安全和援助烏克蘭必須是北約歐洲成員國的責任。 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對傳統安全聯盟政策的轉變,正驅動全球各國增加國防開支,並將投資者目光轉向那些能夠更快、更經濟地提供武器裝備的亞洲承包商。 Impactfull Partners 投資諮詢公司董事總經理 Keith Bortoluzzi 表示: “特朗普的態度很明確,我們不會保護你們——你們得靠自己。這將導致歐洲不得不加速發展其國防工業。” 面對新形勢,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週二宣佈,歐盟將提議提供 1500 億歐元 (約合 1580 億美元) 貸款以提升國防支出。同時,德國候任總理 Friedrich Merz 計劃設立 5000 億歐元基金,作為政策改革的一部分,解決國防領域亟需的投資。德國萊茵金屬股價週一一度創下 1144.50 歐元的歷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俄烏衝突爆發期,該公司股價還不到 100 歐元。 而隨着交易員權衡歐洲承諾向烏克蘭提供武器裝備的影響,特朗普暫停對烏援助的決定引發亞洲防務股又一輪上漲。日本重型機械製造商 IHI 股價週二一度躍升至 1990 年以來的最高點,而韓國主戰坦克製造商現代 Rotem 的股價則飆升了 11%。 與此同時,這波猛烈的漲勢已導致估值明顯拉昇。韓華海洋目前的預期市盈率為 52 倍,韓華宇宙和萊茵金屬的倍數分別為 20 倍和 37 倍。不過,分析認為,考慮到預期中的安全支出增加,投資者仍有充分理由保持樂觀。 美銀研究報告顯示,特朗普提名的海軍部長 John Phelan 計劃利用盟國造船廠的產能和技術,無論是作為合同製造商還是作為美國設施的投資者。該銀行認為,韓華海洋在韓國造船廠中最有可能獲得美國海軍合同。 Fibonacci Asset Management Global Pte 首席執行官 Jung In Yun 則表示: “美國不再免費提供保護的認知將促使歐洲其他國家增加國防預算。一系列因素都為未來幾年韓國國防股獲得更高收入水平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