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 APP 獲悉,摩根大通發佈了一份關於北美硬件與網絡設備行業的研究報告。主要探討了在當前國際貿易環境下,特別是關税政策、美國聯邦政府支出放緩以及供應鏈調整等因素對硬件和網絡設備行業的影響。關税影響小摩分析了關税對硬件和網絡設備行業的影響,並提出了一個相對風險排名。該行認為,軟件含量較高的硬件公司受關税影響較小,因為它們可以通過軟件服務來抵消硬件成本的增加。相比之下,那些依賴低利潤率的標準化 IT 硬件產品的公司則面臨更大的關税風險。消費電子首當其衝:PC 與打印機市場因需求價格彈性高,成為受創最重的領域。惠普 (HPQ.US) 等企業面臨雙重困境——其中國供應鏈佔比仍達 35%,而北美市場激烈的價格競爭 (行業平均淨利率僅 3.8%) 嚴重製約成本轉嫁能力。服務器行業腹背受敵:戴爾 (DELL.US) 與慧與 (HPE.US) 的墨西哥組裝廠 (佔全球產能 60%) 疊加中國零部件關税,形成 15% 的綜合成本增幅。企業計劃通過 8-10% 的提價對沖壓力,但客户可能轉向越南、印度等新興製造基地。網絡設備彰顯韌性:思科 (CSCO.US) 與 Arista(ANET.US) 憑藉軟件定義架構 (軟件價值佔比達系統總價的 30-40%),僅需 5% 的價格調整即可消化成本壓力。其東南亞產能佈局 (馬來西亞佔 Arista 總產能 30%) 進一步緩衝了關税衝擊。聯邦支出降低影響報告還分析了美國聯邦政府支出放緩對硬件和網絡設備行業的影響。大多數公司對美國聯邦市場的收入依賴度較低 (平均約為 5%),某些公司 (如 Axon 和 Motorola) 由於其產品對執法等關鍵任務的重要性,可能受到的影響較小。相比之下,支持個人電腦銷售的 OEM 和渠道合作伙伴可能面臨更大的風險。其中高度依賴聯邦政府市場的公司 (如 CDW、戴爾、慧與、Ingram Micro 和 Keysight) 可能面臨較大的風險。供應鏈調整英偉達 CoWoS 先進封裝訂單修正主要影響光通信模塊供應商。但對其他公司的影響有限。儘管這些削減對供應鏈的增長預期影響不大,但對相關公司的估值倍數可能產生一定的壓力。Fabrinet(英偉達供應鏈佔比 18%) 面臨估值倍數下調壓力,其 25 倍遠期 PE 可能迴歸至行業平均的 20 倍水平。次級影響波及 Amphenol(連接器業務佔比 12%) 和 Coherent(光學元件業務佔比 8%),但基礎物料供應商 TE Connectivity 等企業受影響有限。行業分析師指出,CoWoS 技術迭代週期縮短至 12-18 個月,當前調整屬於正常技術過渡。Lumentum 等企業通過擴大硅光技術研發投入 (2025 年研發預算增加 15%),正在構建下一代光互連解決方案,預計 2026 年可恢復增長動能。總結小摩預計,硬件設備中軟件附加價值最高的企業因成本上升引發的關税壓力最小。在整體覆蓋範圍內,該行認為產品毛利率是衡量軟件附加價值的關鍵指標,因此網絡設備和存儲公司通常受關税衝擊較小,而標準化程度高、毛利率較低的 IT 硬件產品面臨更大壓力。此外,電子製造服務 (EMS) 企業以及分銷商/增值經銷商 (VARs) 向客户轉嫁成本上升的難度相對較低。儘管多數公司已制定靈活的供應鏈應急計劃以應對 2025 年前的潛在關税,但個人電腦和服務器產品仍對中國供應鏈依賴度較高,而網絡設備整體受關税影響國家的程度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