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的海爾上熱搜了。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周雲傑在兩會人大代表通道一夜爆紅。 站在春風滿面的雷軍身側,周雲傑的表情和目光冷靜而深邃,正如海爾集團當下的風格——在悄無聲息間震撼江湖。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周雲傑在兩會時因 “可愛表情” 意外爆火) 當你以為海爾還只是穿着褲衩子的可愛兩兄弟時,它其實早已成長為中國產業界的雙 4000 億 “猛獸”。 4000 億帝國 很多人不清楚的一點是,海爾集團在資本市場上同樣長袖善舞。 短短一週內,海爾集團豪擲 150 億,接連宣佈收購 A 股新時達和港股汽車之家的控制權。消息公佈之後,新時達一度出現 6 個一字板,震撼市場。 投資人們都在問—— 巨頭來了。為何而來? 縱觀這兩家公司的產業圖譜,可以説毫無關聯。但如果大家再仔細看看海爾過去 5 年的大手筆投資,也許會更困惑。 這家低調的巨頭,竟然在悄無聲息間做到了這樣緊密的佈局? 資料來源:華爾街見聞根據公開資料製圖 海爾集團的資本運作擁有着清晰的主線,圍繞集團三大戰略佈局—— 智慧家居、產業互聯網、大健康 所有一切的收購整合都為了協同效應,為了加強夯實這三大領域的優勢,建立帝國的無邊疆域。 這家帝國有多強勁?用雙 “4000 億” 可以概括海爾集團的實力水平。 第一個 4000 億,是集團營收突破 4000 億。 海爾集團發佈年報,2024 年收入 4016 億元,同比增長 8%,是青島市第一家突破 4000 億元收入的企業。利潤 302 億元,同比增長 13%。在 2024 年全球動盪的環境之下,彰顯厚實穩健的經營功力。 第二個 4000 億,是集團持有市值約 4000 億元。 從 2019 年海爾收購創業板公司星普醫科並改名盈康生命佈局大健康產業開始,海爾展開了一系列對上市公司的投資與控股運作。 加上近期收購的新時達和汽車之家,5 年時間裏海爾集團總計控股 8 家上市公司合計市值約 4000 億元。 資料來源:華爾街見聞根據公開資料製圖,數據截止 2025 年 3 月 10 日 海爾還在不斷整合旗下的優質資產。 比如籌劃兼併重組上海萊士和海爾生物,以此來提高經營效率;比如工業互聯網行業龍頭卡奧斯在 2024 年 9 月完成在青島市證監局的輔導備案,衝刺 IPO 的同時,拿下新時達的控股權,不排除借殼上市的可能性。兩條腿走路更顯海爾一貫的穩健作風。 站在當前時點來看,海爾創業 40 週年,實現從 348 萬收入至今突破 4000 億的 10 萬倍增長,低調而強大。海爾集團一直踐行 “主業 + 併購” 的雙輪增長策略,可謂卓有成效。 當然市場也會有小部分擔憂的雜音出現,比如海爾集團手筆這麼大,資金和現金流能支持嗎? 三大戰略逐步閉環 其實海爾的家底和周雲傑一樣——低調但厚實。 集團三大戰略逐步閉環成長,核心業務的造血能力則支撐集團進一步向外擴張。 1)智慧家居 作為集團最核心的業務及現金奶牛,海爾智家為首的智慧家居產業正在穩健擴張,並且以全球化佈局承載下一個十年的增長。 財報顯示,海爾智家 2024 年前三季度收入 2030 億元,淨利潤 151.5 億元,同比增長 2.17% 和 15.27%。在 2024 年宏觀承壓和房地產市場相對低迷的大環境下,海爾的財報着實堅挺。展望四季度及 2025 年,受益於宏觀轉向和財政貨幣雙刺激的利好因素,在 3000 億元消費補貼提振之下,我們認為海爾智家的業績還將會顯著受益於國內需求的回暖和政策的助力。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華爾街見聞製圖,數據截止 2024 年三季度 全球化的佈局,是海爾智家下一張差異化的強大王牌。 整個 2024 年,海爾新建供應鏈項目 21 個,投產 11 個。海爾在中國的上合冰箱互聯二工廠投產,空調、洗滌項目奠基; 在泰國奠基海爾空調工業園,項目定位建成後將是中國品牌在泰國及東南亞地區最大的空調生產基地; 在埃及,海爾埃及生態園一期開園、二期奠基,項目定位埃及首個家電產業集羣,為埃及、中東非以及歐洲等市場擴張提供新產能。 同時海爾 2024 年還完成了在南非的收購兼併擴張,拿下伊萊克斯南非熱水器業務,打入非洲市場渠道。 海爾在全球化佈局的力量和咖位很可能被市場低估了,很多人不知道的一點冷知識—— 在海外銷售的中國家電裏,每 10 台就有 6 台來自於海爾。 海爾在全球 4 大洲、20 個國家建立了 35 個工業園、163 個製造中心,其中海外建立了 15 個工業園和 60 個工廠。海外收入突破總營收的 53%,早已是一家名副其實的全球化巨頭。 這為海爾智家每年帶來近 200 億的經營性現金流,是整個集團版圖擴張最重要的發動機和助推器。 資料來源:Wind,華爾街見聞製圖 2)產業互聯網 在產業互聯網領域,海爾目前的佈局圍繞卡奧斯和卡泰馳兩個核心平台,已經基本捏牢了未來的新技術門票。 海爾為何要併購新時達?不理解的人可能認為海爾在蹭 “機器人” 的產業風口,真正理解海爾內涵的人才能明白,這是海爾工業互聯網戰略的關鍵落子,補充卡奧斯平台硬件端短板的重要功課。 卡奧斯成立於 2017 年 4 月,註冊資本 152663.16 萬元,海爾直接持有卡奧斯股份總額的 49.11%,系公司控股股東。卡奧斯 COSMOPlat 是海爾基於近 40 年製造經驗,於 2017 年 4 月首創的以大規模定製為核心、引入用户全流程參與體驗的工業互聯網平台,賦能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怎麼形容卡奧斯呢?大家可以把它想象成工業互聯網裏的 “Windows 系統”。它連續 6 年在國家級工業互聯網雙跨平台排名第一,鏈接企業數量超 90 萬家,幫助海爾打造全世界最先進的工廠模式——“燈塔工廠”。作為全球智能製造的巔峯實踐,目前,全球共 172 座 “燈塔工廠”,中國大陸以 74 座領跑全球,其中海爾獨佔 10 座,排名全球第一。這正是海爾製造實力和卡奧斯平台賦能的碩果。首創的天智工業大模型,業已沉澱出 4700 餘個機理模型和 200 餘個專家模型,入選山東省人工智能大模型典型應用案例名單。 新時達掌握着伺服系統、控制器等關鍵核心技術,擁有比亞迪、一汽、上汽等重要客户資源,更是國內 SCARA 機器人出貨量排名第二的企業,未來無論是進軍人形機器人產業還是以工業機器人能力賦能卡奧斯平台,海爾均擁有了靈活有度的戰略空間。 而用 18 億美元(約 130 億人民幣)對汽車之家完成收購,則意在夯實 “卡泰馳” 的產業互聯網能力。 2021 年,海爾成立卡泰馳平台,佈局二手車市場、汽車改裝定製和智慧充電領域。2024 年二手車淨銷售前十強中,卡泰馳已經拿下 4 個席位,未來疊加汽車之家的流量灌溉,這塊前景無限的市場海爾大概率也將佔據領先優勢。 汽車之家仍然是汽車資訊領域的一哥,擁有 7748 萬日活用户和 20 多年累積的車型和用户數據庫,在產業方面擁有獨一無二的數據壁壘。2024 年擁有超 70 億元的收入規模,16 億元的利潤水平,可見其行業地位。 以一個較低的估值拿下自己產業拼圖的重要一塊,卡泰馳邁向行業龍頭的步伐更堅定。 3)大健康 如果説智慧家居是核心,產業互聯網是風口,那麼大健康產業則是海爾集團的未來。 整個大健康領域以海爾生物、盈康生命和上海萊士為核心,輔以海爾擅長的冷鏈能力,精準佈局,逐步推進。儘管吸收合併上海萊士的交易提案最終因併購對象股權分散、利益協調存在困難而終止,但沒有人不信,海爾集團未來一旦抓住機會,還將進一步擴大在大健康領域的業務佈局和板塊實力。 以智慧家居為核心現金奶牛,拓展產業互聯網的新技術能力,疊加大健康未來幾十年的朝陽前景,海爾看十年、謀五年、走三年的戰略推進能力,確實在當下這個時點形成了閉環,形成了一定的加速態勢。 流量風口正當其時 面對新時代的市場競爭,如何做好用户觸達、市場營銷,對於消費品牌來説無疑是一個重大考驗。 江湖笑稱 “雷軍一個人頂一個市場部”,這樣的市場能量對於任何一家面向消費者的企業都具有學習的意義。 海爾顯然也在求變。據公司官抖簡介,周雲傑的個人賬號即將上線。酒香也怕巷子深,這個年代光有好產品和好研發還不夠,恰如其分的營銷和宣傳對企業和用户雙方都很重要。很顯然,周雲傑已經為這一次做好了準備。 資料來源:海爾集團公司官抖 作為一個 40 多年的品牌,海爾屹立不倒節節新高的重要能力,就是企業迭代蝶變的速度始終在線。作為一個 4000 億老總,周雲傑對 “走紅和熱搜” 的反應非常受市場歡迎:他能欣然接受網友的調侃,也能從評論裏發現想象力,更能理解這些流量和熱搜是網友對海爾品牌喜愛和關注的具象化。作為一個在海爾幹了 30 多年工程師的山東漢子,他對互聯網的接納能力和理解力老實説超越了預期,或許海爾早已在等待這樣的一次大契機。 在互聯網時代,關注是最強生產力。它既能直接提升市場需求,反過來還能促進供給能力和產品調性,“以用户為中心” 打造產品的方法論,已經在過去 10 年被驗證成功。 通過創新工具的強化使用,海爾和用户之間的距離不斷拉近,即有助於公司持續響應用户需求和解決用户痛點,還可以增強品牌競爭力和號召力。數字化革命是海爾集團過去幾年一直在推動的深化改革,無論是生產端的工業互聯網還是消費端的互聯網流量,這一次海爾正當時。 未來幾周,首席執行官周雲傑的 “正式出道”,很可能是海爾集團的 “SU7 時刻”,於無聲處聽驚雷。 且看這位務實低調樸實無華的山東鐵漢,如何在帶領海爾這頭巨獸衝擊萬億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