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柴旭晨 編輯 | 王小娟 此前一直被智能化 “卡脖子” 的極氪,這次不客氣地丟出了自家智駕王牌。 3 月 18 日晚,極氪首次為智駕技術特別召開了一場發佈會。這一次,由新任吉利集團首席智駕科學家的極氪副總裁陳奇操盤,將 “千里浩瀚” 智駕體系中的兩大高階方案——H7、H9 推向舞台 C 位。 其中,H7 方案主打 “滿血版車位到車位” 和 “連續自動避讓 G-AES” 功能;而 H9 方案的能力上限則是 L3 級高階智駕。它們一個代表時下、一個對應未來的智駕金字塔尖。 在舞台上,陳奇對 “滿血版車位到車位” 功能的描述是:打通全部智駕節點,實現 “全國都能去,有位就能停,第一次就能用,不多走一步路”。 在會後的訪談中,極氪集團 CEO 安聰慧向華爾街見聞表示,滿血版車位到車位的發佈,標誌着極氪邁入智駕第一梯隊的門檻,“萬里長征走出第一步,極氪後續不僅要進入第一梯隊,還要成為頭部的智駕企業”。 因此在會上,陳奇丟出了搭載 5 顆激光雷達的 L3 級智駕技術架構 “核彈”,以及全球首個基於雙英偉達 Thor 芯片打造的 “極氪千里浩瀚自研智駕域控器”,算力高達恐怖的 1400Tops。 極氪的智駕野望由此展開——最頂級硬件、最領先算力和數據優勢,以及高速迭代進化的端到端 Plus。這是極氪千里浩瀚智駕四大底層能力,安聰慧直言,千里浩瀚要讓吉利成為智駕時代的領頭羊,而極氪就將是那關鍵的先鋒軍。 值得一提的是,極氪成立至今,受到的最大質疑都來自於智能化,對於陳奇團隊而言,追趕也是為爭一口氣。 安聰慧向華爾街見聞坦言,與現在的第一梯隊友商相比,極氪的智駕自研起步較晚,途中還有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到原來的 Mobileye 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操刀極氪智駕的陳奇曾被稱為 “華為智駕” 第一人,他在 2021 年下半年加入極氪,彼時小鵬已經推出了覆蓋全國範圍的高速 NOA。爭分奪秒的智駕卡位期中,留給他逆襲的時間並不多。因此,加速 “補課” 成了陳奇和極氪團隊的日常。 2023 年末,極氪 007 正式上市,極氪有了第一批搭載自研智駕方案的車型。不過當時功能僅限於高速 NOA,城市只有 LCC 和泊車功能。去年 8 月,極氪推送了全國城市通勤功能;10 月末,極氪開啓了採用端到端架構的無圖城市 NZP 的公測。 從第一款自研車型上市,再到今天量產無圖端到端大模型,極氪只用了 10 個月時間。 陳奇表示,智駕行業能有這麼快的速度,也是因為大家敢想敢拼,公司對智駕的資源相當傾斜,在浪潮之巔搏一把也是對人生最好的回報。這一次,他用一場發佈會證明了一件事:智駕並不是新勢力的護城河。 上文提到,極氪的 “千里浩瀚” 是整個吉利集團資源整合後,形成的統一智駕解決方案 “一盤棋”。安聰慧説,當智駕平台化後,公司旗下各個品牌、各個車型可以實現最少的投入,最快的時間應用起來,“這跟吉利架構造車道理一樣”。 如今,在比亞迪挑起的智駕平權時代,極氪正瘋狂超車,帶領整個吉利系進一步夯實在高端市場的地位。當極氪與領克品牌合併為極氪集團後,其任務就是要跨越豪華車企的門檻。 今年,極氪集團銷量目標是 71 萬輛(極氪 32 萬、領克 39 萬)。而在 30 萬元市場年銷量超過 70 萬輛,這正是 BBA 過去三年在中國劃下的基準線。 眼下,極氪要從智能化技術、銷量規模上,從過去的追趕者蜕變成引領者。一場和時間賽跑的戰爭正在拉開序幕。 以下是與極氪科技集團 CEO 安聰慧、副總裁林傑、副總裁林金文、副總裁陳奇、副總裁姜軍的對話實錄(經編輯): 問:千里浩瀚智駕和原來浩瀚智駕是什麼關係?未來領克是否也會用到? 陳奇:吉利智駕就是一盤棋,千里浩瀚是吉利集團統一的智駕解決方案,融合了 “千里科技” 和 “浩瀚智駕” 最頂尖的能力,前者在算力儲備、大模型能力方面非常優秀,後者算法方面做的比較好通過合併把雙方的優勢都可以很好的整合在一起。 千里浩瀚已經在整合吉利集團各品牌的智駕,初步實現算力和數據的共享,算法的融合也在快速推進之中。千里浩瀚分成 H1、H3、H5、H7、H9 五個層級,全集團各品牌、各車型,根據不同的定位使用對應的方案。 安聰慧:千里浩瀚,將讓吉利控股集團應對智駕時代的到來,成為一個引領者。 林傑:領克 900 會作為全球首發 Thor 芯片車型搭載千里浩瀚的 H7 方案。 問:極氪在智駕是怎麼做到趕超的? 安聰慧:與現在的第一梯隊友商相比,我們進入時間確實晚了些,但在努力下,今天發佈的滿血版車位到車位,可以説是進入第一梯隊的門檻,未來還會快速迭代。我本人現在也在使用智駕,每週先鋒版本都在迭代,每個月全量版本也在迭代。 萬里長征走出第一步,下一步不僅要進入第一梯隊,還要能成為頭部的智駕企業。 陳奇:技術角度上還有真正自研的能力 -- 每行代碼都能改;第二,工具體系能夠保證我們在快速迭代的過程中儘量減少回退;第三,我們團隊戰鬥力強,一直在創造新的技術和方案,也比較開放吸取行業裏面的經驗、教訓。 安聰慧:智駕系統是一個讓大家靠系統性、綜合能力,涉及到整體的硬件、算法、算力、數據、團隊。這是我理解智駕的 5 大要素,這就是在智駕方面堅定不移長期投入。 問:極氪為什麼會一直強調機械車位的泊車場景?目前在吉利智駕一盤棋的體系下,整個智駕研發團隊的架構是怎樣的? 安聰慧:在泊車系統裏,機械車位是最難的,我們在去年率先實現了,對於其他的場景體驗效果一定是最好的。 千里浩瀚是吉利集團統一的智駕解決方案,好處是完全實現了平台化,各個品牌、各個車型可以實現最少的投入,最快的時間應用起來,這跟吉利架構造車道理一樣,我們 SEA 浩瀚架構多個品牌可以應用,成本也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 問:千里浩瀚 H9 是搭載了 5 顆激光雷達,有的友商採用的是純視覺的方式,未來隨着一段式端到端的發展,是不是應該減少硬件成本呢? 陳奇:5 個激光主要可以提供安全冗餘,在一些暗光或者其它極端場景下,激光雷達很早就可以看到,可能幾百米,幾十米的距離就是一條命的關係。 安聰慧:L3 級智能駕駛技術不光簡單的考慮智駕系統,對於整車的機械架構、電子架構、座艙、動力、底盤、車身等等的挑戰是系統性的,要充分的考慮到安全、備份、冗餘、可靠、耐久。成本確實會增加,所以把 L3 級智能駕駛技術首發在極氪 9X 旗艦車型。 問:將來推行 L3 以及以上的高級智駕我們會有什麼樣的優勢?有沒有大概的時間表? 安聰慧:現在極氪千里浩瀚智駕已經具備了準 L3 的體驗。千里浩瀚 H9 智駕方案,採用領先的 L3 級智能駕駛技術架構,4 月份上海車展會亮相。 問:吉利有沒有考慮過在智駕芯片上有自研計劃? 陳奇:從集團來講,智駕芯片其實已經應在做一些協同,但是現階段我覺得每個企業最先追求的是用户滿意度,然後再滿足自研芯片的量產。如果在企業量級沒有那麼大的時候,自研芯片成本是更高的。 問:極氪是在什麼樣的契機下決定自研芯片域控制器? 安聰慧:這是企業的戰略問題,對於以電動化、智能化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要形成電動化、智能化整個產業鏈垂直整合能力,才可以參與未來的競爭。當然,難度也很大、挑戰很大,投入很高。 對於座艙、智駕域控制器,我們在三年前極氪品牌成立前就在做這個規劃了。目前這個能力已經形成,現在極氪千里浩瀚智駕車型上的自研域控制器,一半以上都是自己產的。 問:極氪的新產品算力冗餘非常高,在智艙領域會不會大一統? 安聰慧:我們在智駕方面進行了整合,座艙實際上也在做融合工作。我們會將整個硬件、中間件、上層應用功能等進行融合,快速使整個吉利控股旗下的座艙系統和智駕一樣,實現品牌化,同時讓不同的品牌形成差異化。 姜軍:吉利旗下各個品牌很早就開始進行智艙的系統融合了,未來基本上統一一套架構,在大家看不到的方面統一品牌,在 HMI、交互方面根據不同的品牌定位,會有一些差異化。 問:極氪千里浩瀚智駕在市場普及與安全的關係上如何平衡? 安聰慧:安全本身就是大吉利體系下的基因,安全是底線。極氪為什麼標配激光雷達,因為極氪有一定品牌溢價,可以接受激光雷達增加的成本。 L3 智駕為什麼用在 9X 上面?確實這個價格能夠承受的了 L3 的成本我們才敢用。總之,一切都建立在安全基礎上,安全平權了才可以做到智駕平權。 問:MLM 和 VLA 有什麼區別,有沒有優劣勢之分? 陳奇:MLM 和 VLA 其實還不是完全意義上的概念。VLA 相當於把控制、執行那段都進來了。VLM 前面一個攝像頭看到認識它、去理解它場景,這個初步上車得到一些應用。我們現在 MLM,結合 VLM 還有其他一些傳感器的一些東西,來做多模態的一些輸入。比如説,有一些文字、看得懂,還有聽得懂, VLA 技術都是為應用服務的。從最早的主動安全系統,到後來的 ACC、LCC,其中的質變就是連續性,這個變化過程中一直是在為體驗連續性服務。現在的 AEB 再到高速 NOA,高速體驗連續性變強了,到最後城區的 NOA,又是體驗連續性的增強。 實際上,車位到車位基本上已經解決了體驗連續性的所有問題。技術的發展也是在為這些體驗連續性服務。後續可能是往低速無人化之類的方向發展,VLA、MLM 都是為了這些體驗服務的。VLA、一段式端到端都是在為這個服務,技術沒有好壞之分。 數據首要的問題就是合規,這個是無法逾越的。吉利的優勢就是合規性還有圖商,目前只有吉利和華為有。網絡也是很重要的,這是將來實現真正體驗好的一個突破點。 安聰慧:我們有出行平台曹操,這是別人不具備的優勢。 問:如何看待今年很多家車企踴躍進入中大型豪華 SUV 這個賽道? 林金文:整個極氪集團有自己的戰略,極氪向上、領克向寬,極氪走大尺寸 SUV 是必然的。這難免碰到很多友商們,有的友商已經在賽道當中佈局多年,有的是在前期市場上有相當一定的規模。但是在中國的新能源領域,基本上沒有哪個賽道可以讓少數人獨享的。大家都清楚未來幾年基本上是淘汰賽,都一定是在具有一定規模的市場當中佈局。 今年中大型、大型全尺寸 SUV 之戰,必然從今年上海車展開始,一路發佈到今年年底。每一個品牌只要競爭,都會進入 5 米、5 米 2 左右這個尺寸的 SUV 領域。 極氪進入 SUV 領域擁有非常大的優勢,我們有最強的浩瀚架構、有最強的混動,因為整個大的集團佈局混動多年。在這個基礎之上,極氪開發超級電混技術。我們判斷,我們是有機會拿下這個賽道的。 安聰慧:提前透露一下 9X 採用的是超級電混系統。未來用户的需求會是什麼很重要。 現在用户使用的產品,無論是 EV 還是 REV 純增程,還是 PHEV 插電,大家使用這幾種產品的痛點是什麼?每個技術路線的痛點是什麼?優點是什麼?我想這個要研究清楚。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要考慮未來消費者需要什麼樣的產品,極氪超級電混就是由這個而來的,肯定要把純電,純增程還有插電的優勢結合在一起。 極氪品牌會堅定不移的走超快充這條路線。從 300 到 400 伏再到現在 800 伏。支撐超級電混系統,我們今年會推出新的電池會在今年年底之前發佈。 今天極氪千里浩瀚智駕車位到車位的發佈,實際上只是一個起步,未來還會接受很多的挑戰和用户的期待,我們會不斷的快速的進化和發展。 問:杭州正在打造東方硅谷,極氪在其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呢? 安聰慧:宇樹科技和極氪其實在去年 5 月已經聯動了。上去,年具身機器人已經在極氪杭州灣工廠做一些測試和應用了,我們的製造系統已經和它們在緊密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