淪為今年亞洲最差市場後,日本股市可能還沒跌到位。 本週,日本股市遭遇 “黑色星期一”,日經 225 指數大跌 4.05%,創下 2024 年 9 月 30 日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使日股淪為今年亞洲最差市場。 花旗分析師 Ryota Sakagami、Keishi Ueda 當天發佈報告稱,日本股市的回調不僅受到美國關税的直接影響,更因為市場開始充分考慮到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 野村證券分析師 Tomochika Kitaoka 認為,關税風險尚未完全反映在日本市場估值上,“對等關税” 政策落地後日股仍有下跌空間,東證指數的盈利能力將被拉低。 截至今日午間收盤,東證指數下跌 0.64%,報 2644.63 點。 花旗:東證指數或跌至 2550 點 花旗預計,若美國經濟衰退被市場定價,東證指數可能跌至 2550 點,相當於市盈率 (PER) 12.5 倍。 報告進一步指出,這一目標點位基於三個關鍵因素:一是美國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仍是近期風險;二是美股雖已大幅調整,但尚未完全反映經濟衰退;三是日本企業在財年業績發佈時可能提供保守指引,這將進一步壓制股市。 在當前環境下,花旗建議投資者關注價值股、低風險股和反轉股——這些股票在市場調整時可能表現出較強的抗跌性。 花旗指出,如果美國經濟擔憂持續存在,日本和美國的長期利率可能會下降,並且可能更多體現在實際利率下降而非通脹預期下行上。 根據歷史數據分析,當日本和美國實際利率同時下降時,國內需求和防禦性板塊通常表現較好,如服務業和食品業;而外部需求板塊和週期性板塊,以及金融板塊如證券、保險和銀行則傾向於表現不佳。 此外,價值股、低風險股和反轉股的表現通常較強。 野村:仍有 40% 的關税風險尚未被定價 野村證券持相同的觀點,認為當前日本市場的估值反映了部分經濟放緩和盈利下降的預期,但還不夠充分。 野村在週一發佈的研報中指出,市場對關税風險的反應通常滯後於事件發生後的兩到三週,目前日本市場可能已經消化了超過 60% 的關税風險,但尚未完全反映所有潛在風險。 報告援引歷史數據稱,在特朗普第一屆政府期間,關税相關的政策落地後,東證指數在兩三週內平均下跌了 2.5%,隨後幾周內有所回升。 野村預計,對等關税政策將導致美國銷售額下降 12.5% 或 25%,基於 20% 的貢獻毛利率,東證指數的經常性利潤將分別下降約 3.8% 或 7.7%,運輸設備、橡膠製品、醫藥和零售貿易等行業將面臨較大的下行風險。 報告進一步指出,如果是在經濟衰退的情況下,基於 13 倍的市盈率的估算,東證指數的底部可能在 2500 點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