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周智宇 編輯 | 張曉玲 智能化下半場激戰正酣,上汽通用五菱拋出一系列硬核技術,打響了一場突圍戰。 4 月 7 日晚間的技術進化日上,五菱用神煉電池、靈眸智駕、靈語座艙、靈犀動力四大技術矩陣,繪製了 “國民神車” 的新藍圖。 上汽通用五菱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韓德鴻表示,技術創新是產品與規模突破的底色。在電智化、全球化的新時代,五菱特色的技術創新原則是以民為本,不做高不可攀的奢侈品,而是做普惠大眾的必需品。 五菱的 “技術平權” 敍事,從電池安全開始。神煉電池 3.0 以 “五零安全”(0 自燃、0 擴散、0 進水、0 侵入、0 泄漏)為核心,通過極限設計、極限製造與極限驗證三大維度,強調電池安全。五菱也發佈了神煉電池 4.0 和全球首款 6C 高錳電池神煉電池 M,後者能夠 7 分鐘補能 50%,純電續航超 1000km。 上汽通用五菱技術中心智能平台首席技術官邵傑在 4 月 7 日晚間的交流會上對華爾街見聞表示,動力電池的 “不起火不爆炸” 是整個行業的基本共識,國家標準計劃《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也會從明年起全部實施。屆時動力電池的安全標準會從原有的 5 分鐘逃生時間”,提升到電池熱失控後 24 小時不起火。 不過邵傑也表示,“安全” 有一定邊界,是合理車速的安全邊界下的安全。對於車企來説,能做的是整個系統性來提升安全表現,包括從以前的被動安全上升到主動安全的維度,電池端的智能安全。 上汽通用五菱技術中心總經理劉昌業強調,電池安全無等級之分,安全是神煉電池的最大基因。 在智能駕駛方面,五菱選擇將靈眸智駕拆解為基礎版、標準版、進階版、旗艦版四大層級,以安全冗餘而非硬件配置劃分技術等級。進階版搭載高通 8650 芯片,支持全速域 AEB 和代客泊車;旗艦版配備 500TOPS 算力和生成式世界模型,重點放在 “學習駕駛風格” 和語言融合控制上。此外,五菱也推出行業首個商用車安全智駕普及方案。 上汽通用五菱技術中心智能架構高級技術官林智桂在交流會上透露,商用車智駕在第一階段還是以普及智能安全為主,因為五菱的商用車目前還是作為生產資料,承載着一個家庭的希望,需要以守護駕駛員的安全為主。這也使得現階段有限搭載的還是安全類的功能。 可以看出對於智駕,五菱展現出一種謹慎、剋制的態度。劉昌業強調,今天的輔助駕駛不是替用户駕駛,而是讓用户開得更輕鬆,規避更多潛在風險。 在被問及今年以來的 “智駕熱” 是否會因為近期小米 SU7 事故降温時,上汽通用五菱技術中心智能架構高級技術官林智桂認為,這其實給行業、用户提了個醒,讓大家更理性地思考智駕,更加理性地使用智駕,讓大家更清晰地認知到這個系統還不是無所不能,仍有短板、解決不了的問題。 林智桂表示,從傳感器、系統的角度來説,當前智駕總有自己的能力邊界,車企要做的則是把這些邊界逐步去收窄。在達到工作邊界的時候,有更多的手段來提醒駕駛員能夠及時回到駕駛狀態。提醒駕駛員整個駕駛過程中不要脱離駕駛,不要長時間分心,這樣才能保證整個安全。 在座艙交互的戰場上,靈語 AI 中樞大模型以 0.38 秒的語音響應延遲與 95% 以上的方言識別率(涵蓋粵語、川渝話等八大方言),打破了語言與地域的隔閡。深度融合 DeepSeek 後的 “1+N” 智能體架構,讓車機不再是冰冷的指令執行者,而是能調度 14 個智能體、理解多音區需求的溝通夥伴。這種無差別交互的設計,恰恰是五菱對 “普惠” 的另一種詮釋。 靈犀動力則藏着五菱更大的技術野心。靈犀動力 3.0 以十合一高集成電驅、碳化硅功率模塊與全域環瀑式油冷技術,將饋電油耗壓至 2L/100km,電機極限轉速突破 30000rpm,以 “降本增效” 邏輯破解性能與成本的矛盾。靈犀動力 4.0 版本基於 800V 高壓架構的十二合一電驅,更劍指 “15 萬級 30000rpm 性能平權”。 這一切技術的落地載體,是預售價 13.28 萬-15.58 萬元的寶駿享境。作為首搭靈眸智駕進階版與靈語座艙的旗艦家轎,其純電與插混雙動力佈局,既是五菱技術集成的縮影,也是品牌衝擊中端市場的信號。 五菱的 “科技平權” 敍事,本質上是一場關於安全與普惠的雙向革命。當行業熱衷於用激光雷達、超充站和算力芯片定義高端時,五菱選擇將技術創新的重心投向 “人民最樸素的焦慮”,着力於電池是否會自燃、智駕是否足夠可靠、方言能否被聽懂、油耗能否再低一點等問題。 這種以用户場景為導向的研發邏輯,讓五菱的每一次技術突破都帶有強烈的實用主義色彩。 五菱的野心不止於此。從商用車智駕方案的推出,到靈犀動力向增程系統的拓展,其技術佈局始終圍繞全場景覆蓋展開。無論是創富羣體的物流效率,還是家庭用户的出行品質,五菱試圖用同一套技術體系滿足多元需求,從而構建一個從乘用到商用、從城市到鄉村的 “全民電智生態”。 這也是五菱解決眼下轉型陣痛的解題思路。過去十年時間裏,五菱曾從 2015 年起連續四年銷量突破 200 萬輛,隨後則進入波動期,在 2023 年時年銷量滑落至 140.3 萬輛,去年回升至 154 萬輛。今年前 3 個月,五菱全球累計銷量 37.73 萬輛,同比增長 12.3%。 去年,五菱高端品牌寶駿在換標之後,宣佈要在下半年迴歸主流陣營,但激烈市場競爭下,壓力不小。 對五菱來説,向上,五菱的品牌影響力和高端品牌還有差距,它需要用更加硬核的技術來破局;向下,A0 級市場是五菱的核心基本盤,如今面臨着吉利星願、比亞迪海豚等競爭對手的圍攻,它要用技術守住地盤。 接下來,則是看五菱的技術牌能否在當前市場裏得到用户認可,它的技術創新敍事也圍繞着如何讓最廣大用户享受技術進步的紅利展開。當技術迴歸人民,“國民神車” 的故事遠未終結,它正以另一種姿態,駛向更遼闊的疆域。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