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其癌症治疗药物,包括多发性骨髓瘤药物 Darzalex 的强劲销售表现,强生公司营收和利润均超出华尔街预期。 美东时间周二美股盘前,强生公布了一份超出预期的财报: EPS:Q1 调整后每股收益同比增长 2.2% 至 2.77 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 2.60 美元; 营收:Q1 营收同比增长 2.4% 至 219 亿美元,高于预期的 215.8 亿美元; 股息:强生将季度股息提高 4.8%,从 1.24 美元每股上调至 1.30 美元每股; 研发支出:第一季研发支出 32.3 亿美元,预估 36.1 亿美元。 业绩指引: 公司目前预计全年销售额将在 916 亿至 924 亿美元之间,高于此前预测的 909 亿至 917 亿美元,以反映精神分裂症药物 Caplyta 并入产品组合后的贡献。 维持全年调整后每股收益的预测不变,仍为 10.50 美元至 10.70 美元,预测中已计入潜在的关税成本、收购 Intra-Cellular Therapies 的摊薄影响,以及汇率变化。 自今年 1 月发布令人失望的 2025 年销售前景以来,强生已完成了对专注于治疗躁郁症的公司 Intra-Cellular Therapies 约 150 亿美元的收购。 具体业务: 强生创新药品部门本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 2.3%,至 138.7 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 134.3 亿美元; 医疗科技部门销售额同比增长 2.5%,至 80.2 亿美元,略低于市场预期的 81.7 亿美元。 Wolk 指出,公司仍维持其 1 月份所给出的指引,即医疗科技业务将在下半年实现更好表现。 具体产品: 增长品种: Darzalex:Q1 营收 32.4 亿美元,同比增长 20%,远超市场预期的 30.5 亿美元; Xarelto:Q1 营收 6.90 亿美元,同比增长 33%; Simponi:Q1 营收 6.59 亿美元,同比增长 19%; Remicade:Q1 营收 4.67 亿美元,同比增长 7.6%; 下滑品种: 重磅产品 Stelara:Q1 营收 16.3 亿美元,同比下降 34%,虽然跌幅显著,但仍高于市场预期的 14.2 亿美元; Zytiga:Q1 营收 1.25 亿美元,同比下降 31%; Imbruvica:Q1 营收 7.09 亿美元,同比下降 9.6%。 财报公布后,强生盘前股价涨逾 1% 后短线转跌,截至周一收盘,公司股价累涨近 7.6%。此前受益于制药类产品被排除在首轮对等关税名单之外,基本未受市场大幅波动影响。相比之下,标普医疗保健指数今年以来仅涨约 1%。 高管称不怕药品加税 在特朗普宣布启动针对制药行业的进口药品调查、并计划加征关税的背景下,强生公司却上调全年营收预期,并维持全年调整后每股收益预期不变。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政府相关网络平台 11 日上周五晚悄然发布信息,对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豁免所谓 “对等关税”。特朗普本周一提出正在研究豁免进口汽车和零部件关税的可能性,但又暗示,将对芯片和药品征收新的关税。 另据媒体报道,当地时间 4 月 14 日,美国商务部在两份公告通知中表示,已开始调查 “半导体和半导体制造设备” 以及 “药品和药品成分,包括成品药” 进口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更令人意外的是,强生首席财务官 Joe Wolk 表示,这项调查对公司可能还是利好,因为调查结果可能会发现美国进口的多数是便宜的仿制药,而强生卖的是高端、创新药,比如抗癌药,因此公司所受影响有限。Wolk 说道: “在某种程度上,这甚至可能是个好消息。没人会想让癌症病人用不上救命药。” 数十亿药品专利将到期 首先,强生面临数十亿美元的药品专利到期问题。 强生的第二大畅销药、治疗牛皮癣的 Stelara 正失去专利保护,开始面临仿制药竞争。所以它得靠新药如血癌治疗药 Darzalex、自身免疫治疗药物 Tremfya 来填补业绩空缺。好的是 Darzalex 本季度营收 32 亿美元超预期,Tremfya 本季度营收 9.56 亿美元同样超预期。 然而,并非所有业务线都表现亮眼。强生的医疗器械板块本季度收入为 80 亿美元,略低于预期。 其次,强生还面临多起法律风险。当地时间 4 月 1 日,据媒体报道,强生试图用破产保护的方式,来一次性处理数万个婴儿爽身粉致癌的诉讼,但被法院否决了。这意味着强生未来还得继续面对约 6 万名女性提出的索赔。 更令市场关注的是,特朗普政府针对制药企业的强硬态度。特朗普总统多次指责药企把制造业搬出美国,却在国内卖天价药。尽管药品最初未被列入加税清单,但政府明确表态,未来几个月将加征制药行业关税。 Wolk 虽称,商务部的药品进口调查或将帮助强生证明其产品不构成国家安全威胁,从而避免受到最重打击,但市场分析人士并不完全认同: “强生产品结构中医疗器械占比相对较高,而这些器械同样面临关税压力,因此公司风险敞口仍不可忽视。” 为此,强生上月承诺,未来四年将在美国本土投资超过 550 亿美元,覆盖制造、研发和技术等领域。但公司并未披露这笔巨资将如何具体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