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與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之間的衝突已經升級至前所未有的水平,兩人正走向一場幾乎無法避免的正面碰撞。 當地時間 16 日,鮑威爾在公開講話中發表了被市場稱為鷹派"三連"的言論:短期內更加註重通脹(及其預期);沒有美聯儲市場託底(Fed Put);美聯儲將繼續保持獨立性。 這似乎進一步激怒了特朗普,於是有了 17 日三次點名炮轟鮑威爾的一幕,不僅喊話要降息,甚至放狠話,説鮑威爾早就該被解僱了。 據華爾街日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鮑威爾任期結束"越早越好",並向記者宣稱:"如果我要他出去,他會非常快地被趕出去,相信我。" 這種威脅性言論標誌着兩人衝突已升級至前所未有的水平,而兩人衝突的核心在於一個根本矛盾: 特朗普意識到他的關税政策可能帶來短期經濟痛苦,因此正尋求美聯儲通過降息來減緩這一衝擊;而鮑威爾則擔心過早降息可能加劇已經超過 2% 目標的通脹問題,特別是在關税可能進一步推高物價的情況下。 前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 Patrick McHenry 表示:"這是任何美聯儲主席所面臨的最複雜局面。” 無法避免的深層矛盾:關税與通脹困境 特朗普第二任期的關税政策比第一任期更為激進和廣泛,這顯著改變了美聯儲面臨的政策環境。 這場貿易戰正在對美國經濟造成"供應衝擊",不僅限制經濟生產能力還推高價格。 在這種情況下,鮑威爾面臨的是一個無解的兩難困境:如果降息以刺激需求,可能進一步加劇通脹;如果維持高利率,則可能加速經濟衰退。 此外,鮑威爾還面臨一個更棘手的問題,關税戰正在削弱美元傳統的"自動穩定器"功能。 民生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在過去,全球風險事件通常會導致美元升值,從而限制通脹及其預期—2018 至 2019 年的貿易摩擦期間即是如此。 如今,美元的這一基礎屬性正在動搖—全球關税對美元體系的削弱和引發的外資流出使美元的風險屬性越來越強,喪失了穩定功能。而美元貶值則會成為輸入性通脹的放大器,這使鮑威爾的政策抉擇更加困難。 總結來看,美聯儲面臨的棘手的情況是:在明確通脹或失業哪個是更大問題之前,美聯儲採取的任何利率行動都可能在解決一個問題的同時加劇另一個問題。 權利與獨立性的終極較量 考慮到當前的局勢更加嚴峻,特朗普政府正試圖挑戰法律和制度先例,包括美聯儲的獨立性保障。 據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及,特朗普政府正在瞄準獨立性機構,提請最高法院解僱相關官員。分析認為,此舉可能為特朗普罷免鮑威爾開闢一條合法途徑,將挑戰美聯儲長期以來的獨立性規範。 曾在 2018 年至去年擔任鮑威爾高級顧問的 Jon Faust 表示,"特朗普似乎希望所有重要權力來源都屈服於他的意願:法院、精英大學、外國人—無論是朋友還是敵人。我認為美聯儲最終很難逃脱這一命運。"他認為美聯儲權威面臨危機的風險高得令人不安。 面對挑戰,鮑威爾選擇了強硬回應。他在 16 日的講話中甚至針對財政問題對白宮進行了含蓄批評,表示解決不可持續的政府債務問題需要聚焦強制性支出,而非寄希望於貨幣政策。 關於獨立性,鮑威爾也已經明確表明立場:"我們的獨立性是法律規定的問題。"據瞭解內情的人士透露,如果特朗普果真採取行動罷免鮑威爾,後者可能會個人出資發起法律挑戰,這場戰鬥最終可能需要最高法院裁決。 這一系列表態似乎表明,鮑威爾已下定決心在美聯儲主席生涯的最後時光裏效仿傳奇主席保羅·沃爾克,不惜一切代價捍衞央行獨立性並控制通脹。 美聯儲的立場也得到了國會部分成員的支持。共和黨眾議員 Frank Lucas 表示,美聯儲是由"一羣非常強烈、極其聰明、意志堅定的個人"組成的,他領導的貨幣政策特別小組可能最終會考慮加強美聯儲獨立性的措施。 "那種獨立性非常重要,關於誰應該控制美聯儲的辯論在國會創建這個機構時就已經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