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滞胀来了吗?
需要新的增长引擎
通胀猛于虎!只要一个足够强的预期,甚至可以带崩全球股市。
但如果滞胀来了呢?
1970 年代,美国陷入滞胀旋涡,道琼斯整体表现很差,是典型的牛皮市,股指长达 10 多年都没有创新高。
真正猛于虎的,是滞胀。
所以,每隔一两年,中国的经济界都会来一个大讨论:
中国的滞胀来了?
结论众说纷纭,但肯定的声音往往最响亮,或许真的是害怕。从体征上看,中国经济增速越来越低,9 到 8,8 到 7,7 到 6,6 再到……物价越来越贵,猪肉涨价,水果涨价,房子更是涨疯了,笔者无比怀念的深圳 10 块钱一份叉烧饭,怕是永远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了。
但如果真有滞胀,随之而来的民众不满、社会动荡、股市牛皮,又在哪里呢?
像与不像之间,真相应该没这么简单。
所以,终极问题来了,中国到底有没有滞胀?
1
挖坑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或许可以先看看当年美国在面对滞胀时究竟是怎么过来的。
二战后的 20 年间,美国直接参与了两场战争,一个是朝鲜战争,另一个是越南战争。打仗非常烧钱,就算是强如美国,也得借钱。
美国在朝鲜战争中一共花了 800 多亿美元,到战争的最后一年,也就是1953 年,美国财政部还得再借 120 亿美元才能度日,破了 1939 年制定的 2660 亿美元的债务上限,巨大债务使得美国不得不考虑停战,才能修养生息。
1960 年代,由于东西阵营在欧洲势均力敌,双方都难有突破,于是对抗转向第三世界。1965 年,约翰逊总统直接派兵参与越南战争,美国因此每天要烧掉 7700 万美元,财政赤字直线上升。
到 1968 年,美国的军费支出较 1965 年增长超过 50%,如果算上国民福利的增长,总支出增长近 1 倍,远超 GDP 增速,政府债务开始失控。越战消耗 2500 多亿美元(另外一说是 4000 多亿美元),是朝鲜战争的 3 倍。
由于担心美国泥足深陷,西方国家纷纷把手头的美元兑换成黄金,运回自己国家。1949 年,美国黄金储备 246 亿美元,到 1968 年,下降至 121 亿美元,但对外短期负债高达 331 亿美元,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的 35 美元兑 1 盎司黄金固定比率,到了崩溃边缘。
同时,通胀急升。1965 年,美国通胀率 1.59%,到 1970 年,急升至 5.84%。
1971 年 3 月,美国对外流动负债上升至 678 亿美元,不得已美联储开始印钱,负债就超过 900 亿美元。相反,美国黄金储备下降至 102 亿美元。
1971 年 8 月 15 日,尼克松总统无奈宣布,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失去了锚定物。
而在地球的另一边中东,暗流涌动,一个阴谋正在发酵。
2
掉坑
石油发现以来,中东成为全球最大产油区,并一直处于欧美控制之下,沙特就曾是英国殖民地。二战后,中东 80% 的油田仍被美孚、BP、雪佛龙、壳牌等 7 家欧美公司垄断,油价被长期压制在 2 美元以下。
冤大头当久了,中东自然怨声载道,秉着肥水不流外人田,成立自治组织-OPEC,目的是从欧美公司夺回油田,但双方力量悬殊,效果差强人意。
转折发生在 1973 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围殴以色列,眼看节节胜利,但以色列却在美国的强大支持下,最后反败为胜。
恼羞成怒的 11 个阿拉伯国家,也是中东大产油国,升级油田抢夺战,然后提价,3 美元到 5 美元,3 个月后到 11 美元,甚至对西方实施石油禁运,这就是第一次石油危机。
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也是动力和原材料的源泉,没有石油,整个经济社会马上陷入停滞。
1974 年,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 14%,GDP 负增长 1.75%,日本工业生产下降 20%,GDP 负增长 3.25%,所有工业国家经济开始停滞。
恶性循环演绎:油价太贵,居民养不起车,汽车就不好卖,工厂停工,工人失业,反过来就更买不起车。
油价太贵,带飞整体物价,输入性通胀形成。西方国家看美元不行,就提出用自己的货币直接和中东交易,变相加重美元的贬值。
1973 年,美国通胀率已经上升到 6.16%,1974 年,通胀率翻倍,上升到惊人的 11.03%。
此时的美国,还能有什么招?放水,物价继续高涨,经济继续停滞;收水,企业和居民资金链断裂,债务违约、倒闭、失业潮更甚,经济继续停滞。
自此,滞胀形成,把整个美国社会都带入了持续的动荡不安。
3
出坑
拉长时间看,战争、美元和石油共同导致了滞胀。
但在 1974 年,越战已经到了尾声,国际社会也习惯没有美元的日子,此时的美国,命门只有一个,石油。
实际上,是美元购买力相对石油变得弱势导致的,只要美元恢复对石油的购买力,一切都 OK。
明白这个逻辑后,尼克松和基辛格想出妙招:让美元成为石油交易的结算货币。
这样,石油涨价,全世界都需要美元,美元升值,对外购买力强势;石油跌价,全世界就不那么需要美元,美元可以相对贬值,又利于美国货出口价。
招有了,接下来就要打 OPEC 的 “一哥” 沙特的主意。
问题沙特为何一定上美国这艘船?何况两国刚因为中东战争出现裂痕。
换句话说,沙特的命门是啥?
答案是粮食、安全。
沙特所处的阿拉伯高原缺乏淡水,可开发程度低,粮食自给率只有 20%,必须依靠进口,而美国是最大粮食出口国;沙特周边,有宿敌以色列,阿拉伯国家内部也经常闹矛盾,一言不合就掐架,沙特自身的军事实力羸弱,天生有安全焦虑,需要靠外界支持。
另外,沙特的地形、资源,决定他不可能工业化,只能继续挖油,所以沙特可以很有钱,但不可能成为地区强权,老美不用担心控制不住。相反,刚成暴发户的沙特,最担心的就是安全,所以他必须靠美国保护。
果然,沙特同意使用美元做石油结算货币,其他国家只能跟随,石油美元体系正式建立。从此,再也没有全局性的生产资料卡脖子了,滞胀反转已现。
有了这个体系,沃尔克暴力去杠杆、里根供给侧改革,有恃无恐,美国最终成功走出滞胀,经济实力冠绝天下。再后来,美国利用强大的经济实力拖垮苏联,成为唯一的 Super Power。
当然,这个体系直接或间接导致海湾战争、“911 事件”、阿富汗战争、中东成了全球恐怖主义的策源地,那是后话了。
纵观美国滞胀史,原因很简单。
战争导致的严重债务是底层,美元锚定地位的丧失是诱因,一个全局性的生产资料被人控制是最直接的原因。
所以,如果美国再一次出现滞胀,也离不开这三大因素。
但是,美国不可能傻到再卷入一场大规模战争,没有战争,债务再大,都是可控的,况且还可以印钱,让全世界买单,实在不行,就让他崩,崩完再重来,像 2008 年。
美元石油体系现在还没有任何国家可以挑战得了,至于全局性的生产资料,石油被拿下,粮食自给有余,各种大宗原材料,通过芝加哥、纽约期货市场掌握定价权。
请问,美国再次滞胀的基础在哪里?
4
说回中国
回到开篇的问题,中国到底有没有滞胀?
虽然如今时代已经明显不同,新形势下很多过往的经验模式可能不再适用,并且中美的体制也在根本上不一样,但造成滞胀的最底层原理还是可以类比的。
首先,会打仗吗?
可能性极小,但战争的影响我们可以想一想。且不说战略战术,战争本身导致的庞大债务和通货膨胀,最终经济崩溃一定是重要原因。
所以,除非速战速决,否则即便有强大的经济支撑,一场泥足深陷的大战,足以把国家带入滞胀,甚至带到坑里,越战的美国,阿富汗战争的苏联,无一例外。所以一旦发生战争,绝对不是那一叶扁舟的事情,而是两个大国之间的较量,谁会成为越战时的美国,阿富汗战争时的苏联,不好说。
所以,只要不发生全面战争,一切都好说。
其次,人民币的购买力还在吗?
这其实就是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问题,只要中国能够保持人民币兑美元在合理的区间,一切都好说,这一点,中国做得到。
最后,有没有什么全局性的生产资料卡脖子?
其实也没有,石油买得到,中东不卖还可以找俄罗斯,大宗原材料也都买得到,粮食能自给自足,芯片算是半个,但也只是在小范围的。
这些答案在表明,中国其实并没有滞胀,但为什么我们的直观感受却不一样?
一个说法,是中国过去 10 年的经济增长引擎是房地产,现在中央强调 “房住不炒”,房地产失速,而又没有出现一个真正能接盘房地产的新引擎,所以经济停滞,加上中央要保房价稳定,意味房价还在高位,房价高,其他价格也很容易被拉上高位。
这个说法流传很广,因为它道出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实际上,解决中国经济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解决房地产问题。
那究竟如何解决房地产问题?
从大方向上讲,就是找到新的增长引擎,用增长去抵消停滞,用增长去提升居民收入,从而消化高房价。
新的引擎在哪里?
在我看来,有一个基础版,有一个升级版。基础版是居民的消费能力,升级版是国家对新兴产业的大量投入。
当时美国走出滞胀,转型消费型社会,同时开启了波澜壮阔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时代,资本市场市场也被彻底激活,底层逻辑也是一样。
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将切换成消费,而中国对诸如新能源、5G、生物医药以及诸多核心技术领域的大规模投入,确保中国能够持续获得更多新引擎。
从这个角度上看,未来投资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相信你已经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