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生物业绩保持高速增长,油水 “最肥” 的商业化生产项目仍待进一步发力

Wallstreetcn
2021.08.24 13:28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药明生物 2021 年上半年业绩再创新高。然而,在看多者之外,也有人担心,公司未来是否能有足够的业绩增长空间,以支撑估值成长。

23 日晚间,生物药 CDMO 平台药明生物公布了 2021 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收入 44.07 亿元,同比增长 126.7%;归母净利润为 18.4 亿元,同比增长 150.25%;经调整后的归母净利润为 17.7 亿元,同比增长 163.0%。

据见智研究所稍早前分析,此前市场预期药明生物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幅在135%左右,而公司此次业绩披露同比增幅在150% 以上,超出市场预期。

从药明生物公布的信息来看,业绩超预期增长的原因主要在于,公司通过执行跟随分子Follow-the-Molecule)和赢得分子Win-the-Molecule)双战略,使得存量市场及增量市场的份额在今年上半年双双获得了大幅提升。

受此利好,药明生物 24 日高开近 8%,当日报收 121.7 港元/股,涨 7.7%。

并且,药明生物这一份亮眼的中期业绩报告还带动了 CRO 板块的集体走强。

不过,虽然今年CXO板块持续受到追捧,公司基本面也一直向好,但从今年上半年的整体情况来看,药明生物的股价走得还是相对平淡。背后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大股东WuXi Biologics的持续套现,仅今年就已通过三次减持,累计套现317亿元。

增量市场

据了解,药明生物 “Win-the-Molecule” 战略,即凭借药明自身更具优势的技术、服务和产能,吸引客户在开发周期内将项目分子从外部转入公司,为增量市场增色。

统计显示,截至 2021 年 6 月底,药明生物综合项目由 2020 年 6 月底的 286 个增长 42.7% 至 408 个(新增 122 个)。其中,今年上半年新增 79 个,包括超过 70 个的非新冠项目,以及 18 个通过收购苏桥生物带来的项目。

另外,在今年上半年,药明生物还赢得了 12 个从外部转入的综合项目,包括 5 个临床 II 期和 4 个临床 III 期项目。

在 24 日的一场线上媒体交流会上,据药明生物首席执行官陈智胜博士进一步表示,这些从外部转入的项目中大约有 8 成来自海外,其余由国内贡献。

据了解,因为新冠疫情,海外 CDMO 的供给能力普遍受到影响。那么,药明生物这些外部项目的取得是否与此相关?如果只是疫情带来的阶段性利好,公司 “赢得分子” 战略持续发展的动力又在哪里?

对此,陈智胜博士强调称,“赢得分子” 的精髓就是要比别人做得更好,质量、技术和人才都更胜一筹。

“生物药研发生产具有很高的专业壁垒,并且生物药服务粘性特别大,客户选定了一家 CDMO 企业以后基本上就不会轻易更换。但是有些 CDMO 企业做不出来或者做得不成功,这样客户就只能找一家更好、能力更强的服务商。而我们从外部转入的项目就是基于客户已经跟另外一家供应商合作了,但项目做得并不成功,客户又转而和我们合作。” 陈智胜博士表示。

存量市场

药明生物的 “Follow-the-Molecule” 战略,即通过为客户提供覆盖生物药发现、开发和生产全周期的一站式服务,从而在项目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使得公司收益同步得到几何级数增长。这也是公司存量市场成长的逻辑。

存量市场方面,由于大分子 CDMO 增长的关键因素是临床后期及商业化阶段项目的服务收入。相比临床前及临床早期(I 期 +II 期)服务每年 130 万至 200 万美元的收入,商业化阶段项目的服务收入通常是每年 5000 万至 1 亿美金,两者相差超过数十倍。

因此,随着药明生物有越来越多的项目开始进入商业化生产阶段,预计公司收益也将持续增长。

2021年可以说是药明生物商业化生产业务的元年。上半年,公司临床后期和商业化生产收益同比增长366%,其中商业化生产收益增至人民币8.9亿元。

报告期内,GSK/Tesaro 的 PD-1 抗体亦在 2021 年上半年获 FDA 和 EMA 批准,这是药明生物首个成功从临床试验申请 IND 申报一直推动至生物制品上市申请(BLA)的项目。

分阶段来看,截至 2021 年 6 月底,药明生物 408 个项目中临床前项目数有 212 个(+42.7%);临床早期(I 期 +II 期)项目有 160 个(+28.0%);临床后期(III 期)项目有 32 个(+68.4%); 另有商业化项目 4 个,包括上半年新增的 2 个。

双抗、ADC项目表现亮眼

分产品看,408 个项目包含了单克隆抗体(mAb)、双特异抗体、多特异性抗体、抗体偶联药物(ADC)、疫苗以及其他新型分子。其中,全球新(First-in-Class)项目数达到 152 个。

据陈智胜博士介绍,以上这些项目中,表现最为出色的依然还是双抗和 ADC 项目,两者增长势头尤其显著。其中,双抗项目在国内外发展都比较快,但是 ADC 是国外项目占比更多一些。

这是可以预期的。以 ADC 药物研发为例,由于大多 ADC 候选药物处于早期研发阶段,而出于降低风险及减少固定设施投资等考虑,很多 ADC 药物的开发者会倾向于选择定制外包服务。据市场研究机构 Up Market Research(UMR)统计,70%~80% 的 ADC 药物研发都会选择定制外包服务。

因此,在最近几年里,国内国外同时兴起的 ADC 药物研发热潮也带动了像药明生物这样的研发生产外包服务商的发展。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国内新药研发一派繁荣的景象之下,“热门靶点扎堆、重复研发严重” 的问题正愈演愈烈,这其中也包括 ADC 药物的研发。

针对这个问题,国家药监局有意进行规范,并在不久前发布了相关指引,即《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的征求意见稿。

对此,市场分析认为,药监局新政实施以后,抗肿瘤药临床试验的难度将被提高,而那些临床获益并不高的项目在未来很难再有发展空间。

进而,还有人认为,产业降温后,临床试验项目势必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利空 CXO 产业链,特别是临床试验 CRO 及 CDMO。

不过,陈智胜博士认为,得益于药明生物产业龙头的地位,公司更容易受到创新项目的青睐,因此预计受药监新政冲击有限。

另据陈智胜博士透露,在目前药明生物所服务的生物药项目中,占比最大的是肿瘤项目,其次是自身免疫项目,其他还有一些包括肝炎、流感、新冠在内的传染病项目,以及部分罕见病项目。而老年痴呆症治疗项目在近期也开始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