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只股价翻倍,中概股的春天来了?
过去被 “爱搭不理” 的中概股,如今却成了 “抢手货”。
11 月以来,美股在美联储加息预期、衰退风险、中期选举等因素的影响下跌宕起伏,一度被打上 “不可投资” 标签的中概股却一直保持逆势上涨的态势。
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 11 月累计上涨逾 42%,创下了该指数自 2003 年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单月涨幅,远超过 2007 年 9 月 20.1% 的次好表现。此外,截至 12 月 2 日当周该指数累涨逾 22%,创 3 月中旬以来最大单周涨幅。
热门中概股中,哔哩哔哩自 11 月以来累涨逾 120%,雾芯科技、腾讯音乐涨逾 100%,万国数据、叮咚买菜、富途控股、满帮涨逾 90%,Boss 直聘、小鹏汽车涨逾 70%,拼多多、京东等涨逾 50%,百度、阿里巴巴涨逾 40%。
此外,自年内低点以来,多只个股已实现翻倍,新东方股价涨逾 33 倍,拼多多、富途控股上涨了 2 倍。
中概股一枝独秀,是全球金融环境预期好转、美国衰退风险加剧、国内疫情防控措施持续优化、行业审计出现转机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美元见顶、美债收益率回落、衰退风险加剧,资本正在逃离美国
3 月份以来,美联储强力加息下美元飙升、美债收益率飙升是压制新兴市场资产的主要因素。但现在情况正在发生变化,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12 月 1 日重申,最早在 12 月开始放缓加息步伐。
由于加息预期放缓,美元已经抹去了今年以来一半以上的涨幅。彭博美元现货指数今年以来的涨幅已经从早前的 16% 放缓至当前的 7% 左右。
而强势美元的终结,往往伴随着美国经济由强转弱,高盛、大小摩、德银等华尔街大行均预计衰退将在明年降临,届时美股或大跌超过 20% 以上。
美国国债市场也正在为明年美国经济衰退 “秣马厉兵”,目前,10 年期和 30 年期美债收益率已经低于 3.75%-4% 的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下限。
上周公布的美国 11 月 ISM 和 Markit 制造业指数均陷入萎缩,创下 2020 年 5 月份以来的新低,前者为两年半以来首次跌破荣枯线,后者为连续两个月处于荣枯线下方,美国经济在第四季度收缩风险加剧。
与此同时,让华尔街大跌眼镜的非农就业报告公布后,市场对美联储鹰派行动的押注增加,更加怀疑联储无法成功软着陆。
美元见顶、美国经济前景恶化,导致全球资本快速流出美国。数据供应商 EPFR Global 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周美国股票基金共流出 162 亿美元,创下 4 月份以来的最高纪录。
按照以往的经验,流出美国市场的资金将有一大部分流入新兴市场,中国是外资的一大目标。
防控政策持续优化,国内经济前景更加乐观
国内方面,市场情绪发生 180 度大转弯的一大原因是疫情防控政策的持续优化。
自二十条措施出台以来,11 月底以来,广州、北京、天津、深圳等全国各大城市对疫情防控措施进行了优化调整,涉及核酸检测、交通、购物、餐饮、买药等多方面。
12 月 5 日,上海加入防控 “优化” 行列,宣布乘坐轨道交通、地面公交、轮渡等市内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表示后续将持续优化调整相关防控措施。
防疫优化措施的落地有望逐步改善国内经济和消费环境,着实提振市场信心。东吴证券表示,看好国内经济与消费逐渐复苏,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公司有望先后迎来估值修复和业绩修复,全面看好中国资产价值回归。
另外,不少中概公司披着 “科技” 的外衣,实质上属于 “可选消费” 市场,如京东、蔚来、理想、小鹏。消费前景的改善让这类中概股公司的股价迎来大幅修复。
东吴证券表示,头部互联网公司作为中国核心资产正在迎来新的春天。
持续、坚定看好互联网板块中长期投资机会。短期,我们预计 Q4 将是业绩底,23Q1-Q2 环比持续回暖,之后真正进入复苏;中长期,数字经济发展红利、国内政策边际向好、公司运营效率持续优化等因素对基本面与估值的支撑作用逐渐凸显。
货币政策调松的消息也让市场沸腾。12 月 5 日,年内第二次降准正式落地。11 月 25 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决定于 2022 年 12 月 5 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0.25 个百分点 (不含已执行 5% 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中美签署审计协议,中概股退市风险迎来转机
除此以外,中概股在审计方面迎来利好消息。
8 月 26 日晚间,中国证监会、财政部正式宣布与 PCAOB 签署审计监管合作协议,并明确将于近期启动相关合作。美国证监会当天发布的声明显示,PCAOB 工作人员将于 9 月中旬在香港开展工作。
中国证监会指出,下一步中美双方将根据合作协议对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开展日常检查与调查活动,并对合作效果作出客观评估。如果后续合作可以满足各自的监管需求,则有望解决中概股审计监管问题,从而避免自美被动退市。
在中美达成协议后,据环球时报此前报道,高盛认为,中概股被迫自美退市的机率由 3 月的 95% 降至 50%,若退市风险完全消除,或会带动中概股的市盈率提高 11%。《华尔街日报》认为,在中美两国监管机构长达 10 年的对峙之后达成的这项协议,为避免约 200 家中国公司在 2024 年初从美国证交所被迫退市开辟了一条道路。
互联网整治行动接近尾声
与此同时,国内对互联网行业的整治行动接近尾声,规范、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对于多数属于互联网企业的中概公司而言,这也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
2021 年 7 月,工信部启动了为期半年的互联网行业的专项整治行动,主要对扰乱市场秩序、侵害用户权益、威胁数据安全、违反资源和知识管理规定等 4 个方面 8 类问题进行集中整治。
今年 7 月 28 日,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对平台经济实施常态化监管,集中推出一批 “绿灯” 投资案例。
另外,在 10 月 28 日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上,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作了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对于备受市场关注的平台经济,报告明确,将支持和引导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集中推出一批 “绿灯” 投资案例。
华尔街大行回心转意看涨中国市场,中概股重获投资者青睐
在美国衰退风险加剧、中国防控政策持续优化、国内经济前景好转的情况下,高盛、德银、大小摩等华尔街大行纷纷看涨中国股市,外资也纷纷涌入一系列中国为布局重点的 ETF 基金。
高盛上个月表示,中国股市将在 2023 年跑赢全球;美国银行则指出,它已从 “战术上”对中国持积极态度;摩根大通称从现在到 2023 年底,MSCI 中国指数可能上涨 17%,这得益于每股收益增长 14%、10.5 倍目标市盈率的推动。大摩则上调了中国股市评级,鉴于新兴市场股票的盈利增长和市盈率扩大,该机构还喊出了 “新牛市周期正在开始” 的口号。
过去几周中,一些以中国市场为重的 ETF 的看涨期权活动正在激增。
规模 73 亿美元的 iShares MSCI 中国 ETF 在 11 月上涨了约 32%,资金流入量约为 5.67 亿美元。该基金追踪衡量主要中国公司表现的 MSCI 中国指数。规模 58 亿美元的 KraneShares CSI 中国互联网基金在过去一个月也上涨了 48%,认购量升至 6 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中概股也重新获得全球投资者的青睐。金融分析公司 S3 Partner 的数据显示,做空或押注在美国上市中国股票的投资者,在 11 月被迫回补超过 8.7 亿美元的头寸。相比之下,10 月份的净卖空额为 12.6 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