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0 月电池行业:增长势头不减!
芝能科技出品
2024 年 10 月,中国电池行业持续展现出不错的增长态势,产量和销量均实现了显著的同比增长。
细分数据中也呈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变化,包括动力电池出口量的同比下降、三元电池装车量的疲软表现,以及磷酸铁锂电池的强劲增长趋势。本文将从产销数据、出口表现以及装车结构三方面深度剖析动力电池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潜力。
01
中国大电池行业产销分析
● 总体产销表现
◎ 2024 年 10 月,中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的合计产量达到 113.1GWh,环比增长 1.6%,同比增长 45.5%。
◎ 1-10 月的累计产量为 847.5GWh,同比增长 38.3%。
● 销量方面:10 月总销量为 110.3GWh,环比增长 6.2%,同比增长 47.4%。从整体数据看,动力电池行业维持了高增长趋势,主要受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旺盛的拉动。
◎ 动力电池占总销量的比例仍高达 71.7%,10 月销量 79.1GWh,同比增长 30.6%,环比增长 3.3%。
◎ 其他电池销量为 31.2GWh,占总销量 28.3%,同比增长 118.6%,环比增长 14.1%,呈现出更快的增长速度。
◎ 1-10 月动力电池的累计销量为 604.5GWh,同比增长 26.7%,占总销量的 75.9%。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 191.5GWh,同比增长 143.2%,市场潜力不错。
● 动力电池与其他电池增长的原因
◎ 动力电池:其稳定增长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需求增长,环比增速仅为 3.3%,较其他电池明显放缓,随着渗透率提升到了 50%,而且插混和增程的占比提高,市场增量空间有限。
我们单独拆分动力电池的需求,由于年底的装机需求到了明年 1 月会骤降,所以这里的数据可能已经先慢下来了。
◎ 其他电池:增速远超动力电池,尤其在储能领域的应用需求激增,是其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储能市场正在成为电池行业新的增长引擎。
● 出口表现
◎ 10 月,中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出口量为 19.9GWh,占总销量的 18%。环比下降 1.6%,但同比增长 38.6%。其中,动力电池出口量 10.8GWh,同比下降 3.8%,环比下降 7.8%;其他电池出口量 9.0GWh,同比大增 194%,环比增长 7.0%。
◎ 1-10 月累计出口量达 146.0GWh,同比增长 26.5%。从出口结构看,动力电池占比 70.8%,累计出口量 103.3GWh,同比增长仅 2.7%;而其他电池占比 29.2%,累计出口量 42.6GWh,同比增长高达 189.5%。动力电池出口的疲软表明国际市场竞争加剧,而其他电池的高增长则可能受储能需求及海外订单增长驱动。
● 出口挑战与机遇:
◎ 动力电池出口同比下降反映出国际市场对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需求的分化,以及海外本土化竞争加剧。
◎ 储能电池的强劲出口表现表明,在储能领域,中国电池企业的技术和成本优势逐渐被国际市场认可。
02
装车量表现与结构分析
● 10 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为 59.2GWh,环比增长 8.6%,同比增长 51.0%。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 47.0GWh,同比增长 75.1%,环比增长 13.7%,占比 79.4%;三元电池装车量 12.2GWh,同比下降 1.1%,环比下降 7.2%,占比 20.6%。
● 1-10 月累计装车量为 405.8GWh,同比增长 37.6%。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 294.5GWh,同比增长 46.7%,占比 72.6%;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 111.1GWh,同比增长 18.3%,占比 27.3%。
● 结构变化的驱动因素:
◎ 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优势与安全性能提升使其在乘用车与商用车市场持续扩张,特别是中低端车型需求旺盛。预计短期内其装车占比将维持高位,尤其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其成本竞争力更加明显。
◎ 三元电池:虽然在高端车型中占据主导,但随着磷酸铁锂技术改进,其市场份额正被逐步侵蚀。
小结
中国电池行业在 2024 年 10 月继续保持高增长,磷酸铁锂电池凭借成本与性能优势,稳步扩大市场份额,而三元电池则在高端车型领域面临竞争压力,储能电池快速崛起成为行业新亮点。出口市场中,动力电池出口疲软与其他电池出口的强劲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The copyright of this article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organization.
The views expressed herein are solely those of the author and do not reflect the stance of the platform. The content is intended for investment reference purposes only and shall not be considered as investment advice. Please contact u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suggestions regarding the content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plat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