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银行股发生了什么?
1 月份,银行股表现强劲,中证银行指数大涨 6.33%,中信银行更是领跑银行股涨幅达到 18%。市场人士认为,去年末市场悲观情绪过度,影响了银行股表现,但随着新年的到来以及提振经济的举措出台,银行股走强符合预期。股份制银行的涨势与市场低风险偏好有关,投资者更倾向于低估值、高股息的银行。
数据显示,1 月份,中证银行指数大涨 6.33%,远远跑赢了大盘。其中,中信银行大涨 18%,引领银行股走出一波行情。
市场人士认为,去年末,市场中存在着过度悲观预期,影响了银行股表现。随着步入新年,各项提振经济的举措纷纷亮相,银行股走强也是预期之中。
中信银行大涨 18%,领跑银行股
年初以来,市场青睐高股息资产,上市银行股价开年后震荡走高。1 月 24 日,随着降准与结构性降息等组合政策提振,上市银行股价进一步走强。其中,中信银行、沪农商行等银行始终处于领跑状态。
本周初,受到融券新政的利好提振,A 股开盘后一度走高,但此后逐级震荡走弱。而上市银行股价普遍坚挺,成为支撑大盘的重要力量。
1 月 29 日,多只银行创出本轮价格新高。当日,中信银行领涨整个银行板块,一度大涨 8.13%,至 6.52 元/股。国有大行中,农业银行股价继续上行,并创出了历史新高 3.93 元/股。城商行和农商行表现较为分化。
一位券商首席研究员向记者表示,新年以来,银行股涨势大大超出此前市场预期。
数据显示,中证银行指数今年以来一度大涨超过 7%,成为市场中最为亮眼的一个板块。截至 31 日收盘,1 月份上市银行整体涨幅为 6.33%。其中,中信银行涨幅最高为 18%,处于领跑位置。北京银行、南京银行、沪农商行和招商银行也在今年 1 月取得了 10% 以上的涨幅。
“今年股份制银行表现不容小觑。招商银行开年后股价稳步抬升,中信银行股价近期表现也十分亮眼,这极大带动了市场人气。” 一位银行股投资者向记者表示。
股息率 + 配置超额收益
银行股的大涨与市场的低风险偏好密不可分。
东兴证券分析师林瑾璐表示,新年银行的大涨反映市场预期依然较弱,风险偏好处在低位,避险情绪占上风,更加青睐低估值、高股息的银行。
步入新年后,A 股场内资金对于相对确定性的股息率更加看重,而上市银行成为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东方财富 Choice 数据显示,目前上市银行最新股息率高于 5% 的高达 20 家。
广发证券银行首席分析师倪军表示,去年末 A 股市场反映的是过度悲观的预期,在政策和经济预期转向乐观前,市场可能仍会寻找低机构持仓品种进行博弈。但对于左侧投资者而言会积极布局年初的行情,高股息国股行可能会受益于保险资金年初增量资金再配置获得超额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四季度,公募基金银行股持仓降至历史低位。东兴证券研究显示,截至去年末,公募基金持仓银行市值环比均有所下降。国有行、农商行机构持仓占比环比上升,而股份行、城商行机构持仓占比环比下降。
具体而言,2023 年四季度末公募基金重仓持有银行板块占比环比下降至 1.93%,是近十年来的低位。国有大行和农商行持仓环比略有改善,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明显遭遇减持。在去年四季度末,包括招商银行在内的优质银行均遭遇抛售。
“除了股息率因素外,从过年经验看,1 月份也往往是银行股跑赢大盘的时点。” 一位银行研究人士向记者表示。
数据显示,中证银行指数从 2021 年至今,每年 1 月份都有不错的表现。其中,2021 年 1 月涨 6%,2022 年 1 月涨 2.67%,2023 年 1 月涨 3%。
新年 “开门红” 可期?
1 月份银行股的行情,还与其 “开门红” 密不可分。
受 “早放贷,早受益” 的思路影响,新年开年是银行信贷重头戏,也是取得新年好业绩的基础。
江苏银行透露,自 2023 年三季度以来,已经积极组织开展 “金塔行动”,抓早抓实项目储备,总体情况良好。根据初步统计,2024 年 “开门红” 项目储备规模同比多增近 20%,主要分布在绿色低碳、先进制造、科技创新和基建等领域,预计 2024 年信贷投放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近期集中调研了 10 家上市银行,发现信贷储备较为充分,‘开门红’ 进展良好。” 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戴志峰表示。
戴志峰表示,从整体看,银行信贷储备较为充分,“开门红” 进展良好,1 月信贷投放情况总体与去年持平或小幅增长。由于信贷储备较为充足,银行信贷投放更容易在量价之间取得平衡,新发放贷款价格企稳。
从 “开门红” 的投放抓手来看,基建类仍是重点发力方向。在节奏方面,银行将在靠前发力的基础上,全年节奏向过往平均水平回归。在结构方面,对公端以基建和制造业、新兴产业为主,零售端看消费贷和个人经营贷。
“未来需要关注与各省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地方性银行。” 倪军表示,上市银行基本面仍在承压趋势中,年初以来银行板块行情更多是市场预期因素所推动:一方面源自年初保险 “开门红” 叠加存量资产到期再配置驱动高股息银行上涨;另一方面源自预期因素导致市场自发进入低估值银行板块防御并博弈政策预期可能反转,两者叠加带来本轮银行板块系统性行情。
往后看,基本面承压是行业趋势,市场已有预期,不影响板块绝对收益,但基本面趋势的分化在银行内部选股上值得关注。往后看,与今年经济大省政府需求高度相关的地方性银行基本面可能会超预期。
“不过,如今市场风格较为极端化,未来需要关注可持续性与潜在的变化。” 一位券商首席研究员向记者表示。
本文作者:孙忠,来源:上海证券报,原文标题:《1 月,银行股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