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以介绍上市登陆港交所,美股价值会受到影响吗?
目前来看,蔚来汽车赴港上市对美股市场影响微乎其微。
本文来源:博望财经
近日,据港交所披露,蔚来汽车(NIO.N)宣布已通过香港交易所聆讯,并发布了相关上市文件,A 类普通股计划于 2022 年 3 月 10 日开始挂牌交易,股票代码为 “9866”,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瑞信和中金公司。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蔚来汽车将以介绍形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不涉及新股发行及资金募集。
若蔚来汽车正式挂牌港交所,“蔚小理” 将再度聚首港交所,均顺利实现美国、香港两地上市。
但究竟什么是介绍上市?这和小鹏汽车、理想汽车此前在香港二次上市有什么不同?蔚来汽车上市后对其美股又有何影响?
“介绍上市” 或为无奈之举
笔者在此先做一下科普,所谓介绍上市,是指公司在上市前不需要实质上拿出股票向社会公众销售,而直接申请上市,只是申请获得将其证券在市场上挂牌买卖的资格,而本身并不涉及即时资金的筹集,所以无需在证券的销售方面作出任何安排。所以从本质上来看,介绍上市和发行新股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不会发行新股,也不涉及融资,自然也不会筹资新的资金,股东份额也不会被稀释。
蔚来汽车给出的解释是,“本次蔚来通过介绍上市登陆港股,目的是为投资者提供备选的交易地点,缓释地缘政治风险,扩大投资者群体,在上市目的仍然可以达到的同时,不稀释现有股东的利益。两地上市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交易地点选择和更灵活的交易时间,每日交易时长从 6.5 个小时扩展到了 12 个小时。同时,两地上市将有助于引入更多的投资者,且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有利。”
为了强化上述观点,蔚来汽车还特意强调了 600 亿元的现金储备。截至 2021 年 9 月 30 日,蔚来汽车现金储备共计约 470 亿元人民币(73 亿美元);11 月,完成约 127 亿元人民币(20 亿美元)美股 ATM 增发。
但这真像蔚来汽车所给出的解释吗?笔者认为未必吧。
要知道,对公司而言,上市的主要目的在于集资,反观介绍上市,不能为其带来新资金,也会导致媒体对该类上市的报道不是很积极,那么公司受到市场的关注度就低,宣传效果也会相对较弱。
值得一提的是,蔚来汽车是国内首家上市的新能源车企,也是最早在美股上市的公司,但令人疑惑的是,如此 “起早贪黑” 的蔚来汽车为何仅仅在回归港股的进程中慢于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当然,这也并非蔚来汽车首次回归港股,而此前 IPO 搁浅的原因或为创始人、董事长、CEO 李斌所涉及用户信托持股问题。
据新浪财经报道,蔚来汽车此前曾于 2021 年 3 月就提交了港股二次上市的申请,但收到香港交易所关于其股权结构的问询,其中就包括 2019 年建立的用户信托基金。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联交所还是新交所,蔚来的二次上市均采用了 ‘介绍形式’,这表明蔚来的用户信托是有问题的。” 另表示,“先以 ‘介绍上市’ 的形式,就是把原来的部分股份二次上市,不进行融资,暂不涉及存在问题的那部分股份,且承诺一定期限内解决。”
据一份相关备案文件显示,李斌此前曾于 2019 年将 5000 万股(包括 189253 股 A 类股票和 49810747 股 C 类股票)股票转移给一家蔚来用户信托基金,用于成立蔚来用户信托,使部分用户 “有机会讨论和建议如何使用这些股票带来的经济效益” 的同时,李斌仍保留投票权。该信托基金受益的使用有 4 个方向,分别为公益、环保、运维以及 “社区认为有必要开展” 的项目。
根据蔚来用户信托基金 2020 年财报显示,2020 年总预算 600 万元,总支出的 466 万元,主要用于全国车主防疫包发放 208 万元、公益捐赠和社区配捐(含税)各 100 万元,结余 134 万元。
业内人士分析,“用户信托持股,是否卖出,何时卖出,卖出多少,它对于李斌的投票权的影响又是什么,这些问题港交所认为都必须理清楚”。也正是因为蔚来汽车没有实质性解决上述信托持股问题,加之含糊其辞的解释,所以只能采取介绍上市这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赴港上市对美股市场影响微乎其微
不少读者可能已经敏锐地观察到,2021 年 11 月以来,蔚来汽车美股市场持续利空,股价由 2021 年 11 月 8 日的最高价 44.27 美元/股波动式下滑至 2022 年 3 月 2 日的收盘价 21.77 美元/股,股价腰斩,市值 “蒸发” 376 亿美元。
就从目前来看,蔚来汽车赴港上市对美股市场影响微乎其微,2 月 28 日公告当日股价实现上涨,较前一个交易日上涨 9.07%,但此后两个交易日仍维持下跌趋势。
正如德意志银行分析师 Edison Yu 在研究报告所指出的那样,“蔚来管理层是希望避免在股价近期下跌的背景下募资。实际上蔚来的基本面比上市问题更值得关注。”
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新造车 2022 年 1 月销量排行中,小鹏汽车以销售量 12922 辆、理想汽车以销售量 12268 辆纷纷冲入前十名,而蔚来汽车则仅实现销量 9652 辆,跌出前十。
3 月 1 日,蔚来汽车发布消息表示,2 月交付量 6131 辆,同比增长 9.9%,虽实现同比实现增长,但较 1 月增速 33.6% 大幅下滑,“掉队” 状态仍在持续。也正是因为业绩的低迷,无法获得投资者的青睐,反映在资本市场上,股价长期处于下降趋势。
尽管如此,多名跟踪蔚来汽车的华尔街分析师却全部给予该股买入评级,平均目标价为 56.17 美元,较现价高出约 168%。
巴克莱分析师 Jiong Shao 于 2 月 8 日在一份研报中指出,“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其汽车行业的利润也已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一以上。对于电动汽车行业,中国 “拥有最有支持力、最深思熟虑的政策议程之一”。在此背景下,Jiong Shao 对蔚来给予 “增持” 评级,目标价为 38 美元。
中金于 2 月 16 日在发表的研究报告中指出,“电池涨价、补贴退坡背景下,目前看品牌提价向消费者传导成本压力是趋势,新势力及自主强势品牌在手订单较为充裕,但市场对需求高增开始有所担忧,3 月的新增订单和销量较为关键。” 在此背景下,蔚来汽车作为内地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保持领先优势。
频频搞跨界
业内公认,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处于 “蓝海”,而手机行业早已进入 “红海”。
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作为造车新势力 “第一梯队” 的蔚来汽车,要跑去做手机了。
随着 36 氪爆出 “原美图手机总裁尹水军已经加盟蔚来,牵头负责手机业务” 的信息,直接坐实蔚来汽车布局手机的事实。毋庸置疑的是,蔚来汽车所布局的手机,必然是当下主流的智能手机。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 年 12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51.8 万辆和 53.1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120.0% 和 113.9%,环比分别增长 6.7% 和 11.1%;2021 年全年产销分别完成 354.5 万辆和 352.1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159.5% 和 157.5%,并预计 2022 年有望维持高增长。毫无疑问的是,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仍将保持快速发展,尚处于一片 “蓝海”。
而反观手机市场,据 IDC 数据显示,2016 至 2021 年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呈现逐年下滑的态势,由 4.67 亿台下滑至 3.0 亿台,其中 2021 年下半年仅贡献全年 48.5% 的销量,市场表现不及预期。此外,随着疫苗普及、疫情常态化、终端消费市场持续复苏、驱动芯片供应趋稳、5G 加速渗透、品牌产品价值及竞争力的提升等多因素驱动,据研究机构 CINNO Research 预测,2022 年中国市场智能机销量有望达 3.4 亿部左右,同比增长 8%。通过数据可以看到,在上游核心零部件供应持续紧缺、国内多地疫情反复、消费市场购买力下滑等多种因素影响下,手机市场增速仅为个位数,且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无疑处于一片 “红海”。
事实上,蔚来汽车并非第一个宣布入局手机的汽车品牌。2021 年 9 月,由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创办的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宣布进军手机领域。
李书福也曾公开发表自己对手机的看法:“手机是快速迭代的随身移动终端,是电子产品市场验证及软件创新的应用载体,既能让用户尽快分享创新成果,又能把安全、可靠的一部分成果转移到汽车中应用,实现车机和手机软件技术的紧密互动。未来跨界打造用户生态链,依法构建企业护城河已成大趋势,手机可以链接车联网、卫星互联网,打造丰富的消费场景,做强生态圈,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智能化、万物互联的多屏互动生活体验。”
除此之外,在元宇宙持续火爆的 2022 年,“沾边就涨” 的魅力下让蔚来汽车发起冲锋,但并没有被 “包容”。
据天眼查显示,蔚来汽车曾于 2021 年 11 月申请注册的多个 “蔚来元宇宙” 商标状态变更为驳回通知发文,国际分类包括运输工具、金融物管、科学仪器等。
此前就有知名品牌格力、联想入局手机,但结果并不乐观,如今蔚来汽车进军手机行业真的有未来吗?尚需市场给出答案,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