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 VR 与 AR,是 2018 年的电动车?
新能源车的培育和发展期离不开国家的补贴,而当下的 XR 从 META 和字节看也是开始下重手补贴,无论这两个品类补贴、加码的时机都来自于对产业成熟度的考量,而有了补贴之后的正循环是加速器。
本文将记录一下我通过新能源车发展历程带来的 VR/AR(XR)发展的思考。
比较早的时候,我便曾阐释过比较多关于 XR 和智能汽车的思考,也比较看好这个方向。虽然它是今年回撤居前的方向,但我认为产业趋势和投资逻辑仍在。
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是我们最重要的可选消费品。二者今年受到了经济下行压力的巨大冲击。传统的油车和手机都已过高光时刻,增长停滞,甚至还有可能面临 “诺基亚时刻”。
新能源车是油车的未来,现在基本已经形成共识。其中的电动化机会已经挖掘较深,智能化机会可能是未来的弹性方向。说 XR 是消费电子的未来,大家肯定会表示怀疑的态度。因为大家能轻松的说出很多问题,现实也能印证,并没有多少销量和应用来支撑这么大的判断。
如果把时间拉回到 19 年中,大家也不能确定电车会有今天这样的发展,更别说认为电车会替代油车这样的想法了。2019 年 5 月 36 股价的特斯拉刚经历了腰斩,和破产危机的舆论之中,而到 21 年的 2 年时间上涨了 33 倍。特斯拉的成功,某种意义上是电车产业的成功,也是中国电车产业的成功。
接下来想通过复盘新能源车和 XR 的发展历程,来思考 XR 所处类似于新能源车发展的哪个阶段。当然这里有个潜在假设,大家也不妨先接受这一假设:XR 有机会成为类似电车今日地位,成为消费电子的未来、下一代移动终端。
我们来看看我国新能源车的发展历程:
从 2005 年到 201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 1%,用了 10 年时间;从 2016 年到 2019 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 1% 提升到 5%,用了 3 年多时间;而从 21 年初至 10 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 7% 左右飙升至 18%。
也可以看一下下图直观的近年新能源车销量图:
从历程看,可以简单概括为新能源车已经走过了培育期、快速发展期到爆发期的阶段:
培育期(2014 年以前)是最坚难的,这个阶段只是探索,甚至都处于是否能商业化的讨论之中。
快速发展期(2014——2020 年)是在漫长的培育中,随着各种技术迭代、突破,有了较为成熟的产品和产业链后,开始呈现出明显的向上发展趋势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力量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2010 年在几个城市试点补贴,随后逐步扩大推广范围和力度,2014 年是极为重要的一年,首次提出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并配套出台了许多政策,包括明确新能源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2014 年销售 8W 台,是 2013 年的 4 倍。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发展与成熟,有一批如特斯拉、比亚迪和新势力这样的优秀新能源车车企成长了起来(比较有趣的是,他们大多不是原本油车企业),当然在这往前已经有无数的初创公司倒下。
爆发期(2020 年——今)是在产业质变后带来量的爆发,这一阶段的开端可能是 MODEL3 的爆款出现,随后进入到百花齐放众多优秀品牌和爆款的产生,电池等产业链也在加速发展。
我们回顾了新能源的历程,接下来来看看 XR 的历程(VR/AR 之争搁置,VR 和 AR 会先后走向成熟,而 VR 仍处于早期,AR 就更早期了,下文探讨发展启示就不展开聊 AR 了):
VR 的概念可以追溯到 50 年前,1968 年,美国计算机图形学之父 Ivan Sutherlan 组织开发首个计算机图形驱动的头盔显示器及头部追踪系统。但其实 2010 年后才开始进入培育期(2010——2020)。
2012 年 GOOGLE 发布初代 GOOGLE GLASS,微软、SONY、HTC 和三星先后进军,到 15 年被称为 VR 元年(美丽的泡沫),当时作为安卓第一品牌的 HTC,宣布抛弃手机业务,ALL IN VR。总体比较遗憾的是,这一阶段并未掀起 VR 革命,只是让更多人知道什么是 VR。
这个培养期阶段 VR 经历了很多产品形态和商业化的探索。下面展开说说:
一、手机配件
有当时有红极一时的 VR 盒子,谷歌眼镜盒子只要 20 美元,销售数量过亿:
后来 2016 年的升级版是售价 80 美元的头显:
当时手机 + 头显配件是比较成熟的品类,做的比较好的三星 2015 年底推出 Gear VR,并搭配旗舰手机销售,甚至后来采取买手机送 VR 头显的策略,销量曾做到一年三百多万台,拿到 TOP1 的荣誉,2017 年初累计出货超过 500W。甚至到 2019 年华为推出的 VR GLASS 也是通过数据线连接手机的。
VR 作为手机配件,是一个看起来成功实际失败的尝试。成功是因为造价便宜、便携和受众广,销量大。失败的原因也很简单,体验太糟糕,可用性太差。
二、PC VR
PC VR 算是比较成功的一种尝试,通过数据线连接电脑,使用电脑强大的算力来运行大型游戏,通过支架放置定位基站来定位手柄,这种头显配置和售价也较高,价格从大几千到过万,而且不能便携使用(离不开 PC、定位基站)。
只是小范围应用于 2B 场景如 VR 主题体验店和游乐设施,2C 的也就是重度游戏发烧友。VR 品牌中活下来的主要也是这个品类的玩家。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典型的有依托 3A 大作《半条命 艾利克斯》的 VALVE INDEX。
依托硬件优势和软件生态的 HTC:
依托 SONY PS 游戏资源的 PSVR(不连 PC 连 PS):
三、一体机
一体机是指不需要连接 PC/手机,自带算力、电池,不需要定位基站的 VR 一体机,这种机子可以随身携带、使用,还要讲究重量、性能体验,可见是最难的形态,但也是目前看起来最为成功、成熟的形态。而这,离不开一个重榜玩家——OCULUS,这个 FACEBOOK2014 年 20 亿美元收购,碎钞无数让人窒息的当今花旦 VR 第一品牌。
经历过 PCVR 成功后,于 2018 年 9 月发布了一款一体机 QUEST 售价 399 美元,最热应用节奏光剑也配套上线,市场整体反响不错。时隔两年,2020 年 10 月发布性能更强却更便宜只要 299 美元的 QUEST2,一经推出便成为爆款。
有多火?20 年 Q4 超 200W,21 年 880W,至今累计超 1500W,成为史上最成功的 VR 产品。
这里也顺带提一下,歌尔股份主管 VR 业务的副总裁 2015 年创办的品牌 PICO,一度快撑不下去,还好有歌尔集团输血,去年被字节跳动 90 亿收购,目前主力产品 NEO3 有中国版 QUEST2 美誉。
在可追溯的大部分时间可能都算 XR 的孕育期,而我倾向于认为 QUEST2 的发布可以确认进入到了快速发展期,从销量上看也很明显开始加速。
随着 META、字节这两个玩家今年高端机的发布,VR 一体机将开始全面赶超和取代 PCVR 成为 VR 的比较成熟形态,成为一个性能强大、佩戴便携、使用舒适的产品,并有望成为被大众所接受的一个品类。
目前全球游戏机销量 1 亿多,手机销量十几亿,而 VR 只有千万级别,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个渗透率,依然处于这个快速发展期。
什么时候能进入爆发期?一方面需要看接下来高端机子是否受欢迎,是否能有更多的应用受欢迎,随着高端技术的量产,售价是否进一步下降。而进入爆发期,我认为我们需要期待另一个重磅玩家——苹果。苹果一惯在产品非常成熟时才会发布,基本苹果出品必属精品,必属爆款。目前看,最晚 23 年应该不会再跳票了吧?
那约摸估计明后年,有机会进入爆发期,到那个时候 XR 年销量有可能在四五千万的量级,从游戏机看应该超过 20% 渗透率,而从手机看也达到了 3% 的渗透率。
这个时候,拿新能源车的发展历史来给 XR 参考,不免表达了我对 XR 未来的期待,当然也可能会让读者感觉到不切实际。不管 XR 最终能发展到哪个量级,发展曲线都是可以参考的,而且确实都会在曲折和质疑中发展的,也明白技术的迭代和量产也可能并不如我想象的那么顺利。
但,确实也觉得这两个产业有一定的有趣的参考之处。例如:
1、目前头部玩家都是跨界玩家,传统玩家也开始坐不住要下场子了。
2、新能源车的培育和发展期离不开国家的补贴,而当下的 XR 从 META 和字节看也是开始下重手补贴,无论这两个品类补贴、加码的时机都来自于对产业成熟度的考量,而有了补贴之后的正循环是加速器。
3、相比油车,电车续航、电池安全问题等仍然是许多人看到的问题,但在问题中前行。虽然 VR 还很笨重,玩大型游戏还是会有晕眩感,但比以前已经好了很多,而且未来还在进化当中,大家的看法也在一点点发生变化。相信用过 QUEST2 和 PICO NEO3 的人当中,不少对这玩意儿既看到问题,也能看到超预期的地方,能感受到别的终端无法比拟的沉浸式体验。
XR 产业还很早期,但大家需要保持关注,比较确定的处于大级别创新周期早期的行业不可多得。
本文作者:粲然一笑 2021,来源:锦缎,原文标题:《VR 与 AR 的大级别创新周期正在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