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 “卷” 不过同行了?
造车新势力进入新产品周期,理想还能 “理想"吗?
文 | 田箫
编辑 | 赵晨希
在汽车淡季、疫情反复的 Q2 市场中,理想汽车交出了一张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惨淡成绩单。
比此前预测稍好的是,2022 年 Q2 理想汽车实现营收 87.33 亿元,同比增长 73.3%,环比下降 8.7%。毛利润方面表现也很突出,毛利润为 18.78 亿元,同比增长 97.1%,但主要是由于去年基数较小和疫情影响带来了大幅增长,环比则仍然下降 13.2%。与此同时,理想汽车本季度净亏损 6.41 亿元,亏损同比扩大 172.2%,这一数字比起 2021 年全年亏损的都要多。
这已经是理想汽车连续两个季度收入下跌,也是理想有史以来账面亏损最多的一个季度。与此同时,理想也放低了日后目标,第三季度,理想汽车预计将交付新车 2.7 万辆至 2.9 万辆,若将 7 月已经交付的 10422 辆刨除,理想汽车 8 月、9 月的预计平均交付量将跌至万辆以下。
目标是智能电动车领域的 “苹果”,曾被认为有望成为最先摆脱亏损的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现在不得不面对起骨感的现实。
理想 “卷” 不过同行了?
令市场感到疑惑的是, 理想 ONE 在 7 月已经交付了 1 万多辆,而新车型 L9 又即将上市,理想汽车为什么公布了如此保守的三季度预计交付量。这个问题的答案正暴露了理想汽车的尴尬处境。
在财报会的分析师问答环节,理想方面透露称,在 L9 投放到门店后,很多打算购买理想 ONE 的客户在试驾后出乎意料地改变了主意,打算转而入手 L9。也就是说,自己手下的两款产品形成了左右互搏的形势,反而拉低了原有拳头产品的竞争力。
乍一看,这个尴尬的情形很容易化解。
一旦 L9 上市,消费者转移至新车型,理想汽车的销量自然不用发愁。然而,消费者在各个车型上的 “挑挑拣拣” 还透露出一个事实,市场上的选择变多了,消费者的要求变高了,理想汽车用单一车型拼出来的竞争力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削弱。
首先,是第二梯队的造车新势力来势汹汹。今年 7 月,主攻 10-20 万价格区间的哪吒和零跑在交付量上已经完成了对蔚小理的反超。由中低端起家,凭借高性价比车型赢得销量的第二梯队们,在获得成功后,已经开始对更上层的空间跃跃欲试。5 月,零跑汽车启动了中大型纯电轿车 C01 的预售,价格区间为 18-27 万元,预计今年第三季度上市;7 月 31 日晚,哪吒新系列哪吒 S 正式上市发售,售价在 19.98 万元-33.88 万元,预计在四季度开启交付。
其次,是财大气粗的传统车企开始追击。根据全国乘用车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 7 月,五菱、吉利、奇瑞、广汽、大众、长安、长城,一共 7 家的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销量超过 1 万辆。仅五菱一家的新能源车月均销量就超过 3 万辆,把新势力车企远远甩开。在与理想汽车贴身肉搏的 SUV 领域,比亚迪宋的销量已经超越理想 ONE 近两倍,广汽埃安 Y 也后来居上。
最后,蔚来今年 6 月推出了中大型 SUV 车型 ES7,小鹏旗舰 SUV 车型 G9 将于 9 月上市,同样主打增程式 SUV 的问界 M7 已在 7 月上市。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的各路玩家已经在各个领域内狭路相逢,以往理想 ONE 所在较为空白的市场中,如今已挤满了对手。
中信证券在报告中指出,造车新势力于 2022 年集体进入新产品周期,产品成熟度相较于初代产品有明显提升。翻译成更通俗的话就是,新能源汽车在产品上内卷起来了。价位从高到低,品牌从老到新,纯电、混动各领风骚,当市场中车型不断推陈出新,理想汽车不得不紧张起来了。
从财报数据也可以看出,2022 年 Q2 理想在越来越拥挤的赛道加大投入。
数据显示,理想汽车的营销和管理费用达到 13 亿元,同比增长 58.6%,环比增长 10.2%。2022 年 Q2,理想汽车的运营费用合计 28.6 亿元,同比增长 91.9%,环比增长 10.9%。虽然在营销费用上仍少于蔚来及小鹏,但日益增加的费用也暴露出一个事实,理想汽车的 “吆喝声” 必须更大,才能招徕到更多消费者了。
此外,理想汽车还面临一系列产品质量、故障等问题。
7 月 17 日,一辆理想 L9 的试驾车在试驾过程中发生故障,据悉,该车辆左前轮陷入车身当中,无法正常行驶,疑似车辆空气悬挂故障;7 月 26 日,理想汽车 L9 试驾车再次传出"断轴"意外;7 月 29 日,一辆理想 ONE 在行驶途中出现故障,底盘后方零件碎裂,导致车辆无法正常行驶;8 月 1 日,一辆理想 ONE 在四川省成渝高速起火,车身在短时间内被烧成了空架,车内四人烧伤;8 月 8 日,一辆理想 ONE 在某高速路段以 77 公里/小时车速行驶在左侧车道,随后,车道前方出现了一辆打着双闪的工程车辆,而理想 ONE 却径直撞上该车辆。在短短的一个月内,理想汽车接连发生多起起火、断轴事故,这样其产品的安全性能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
早在 2020 年 11 月,因多次发生前悬架下摆臂球头从球销脱出情况,理想汽车召回了 10469 台于 2020 年 6 月 1 日前生产的理想 ONE,进行免费更换球销脱出力更高的前悬架下摆臂。
2020 年,理想 ONE 取得中国新能源 SUV 市场销量冠军,同时成为了 30 万元以上国产车型销量冠军,是新能源汽车领域毫无疑问的爆款。然而,市场中也一直存在着批评声,称理想汽车是用互联网思维做汽车,先做到 60 分,再逐步迭代至 90 分,但安全问题如何能容忍 “不完美”?在 L9 试驾事故发生后,已有不少用户在二手交易平台闲鱼上转让订单,价格则在 500 元至 3000 元不等。
L9 的理想是什么?
在不容乐观的情况下,理想汽车最大的 “救命稻草”,似乎是即将推出的新车型 L9。然而,L9 究竟能够为理想汽车带来什么,似乎还并不确定。
值得注意的是,L9 仍然采用的是增程式技术。此前,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EO 余承东在微博上称 “增程模式是目前最适合的新能源模式”,并 “感谢李想开拓探索增程模式所付出的努力与贡献”。随后,长城汽车首席增长官 CGO 兼魏牌 CEO 李瑞峰隔空回怼,“增程式就是落后的,隔行如隔山”。
关于增程式技术的争议在车圈内已经引起过不少大佬们的嘴仗,总体而言,混电还是纯电,只是不同企业在发展方向上的一种选择,并非为对立关系。然而,政策上的改变正在接踵而至。
2021 年 2 月,上海发布了《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规定自 2023 年 1 月 1 日起,消费者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上海市不再发放新能源专用牌照额度。这也意味着继北京之后,上海成为又一个取消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牌照优惠的城市。
平安证券认为,增程式并非未来发展的主流技术,随着电池成本的下降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增程式汽车相对于纯电动车的续航和成本优势或将不复存在,行业增长空间有限。行业预计,未来或将有更多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政策取消混动汽车优惠补贴。
有了政策这个重要推动力,增程式技术未来的发展空间似乎并不长远。此前,理想汽表示将于 2023 年陆续推出两款纯电动 SUV,但在已然拥挤不堪的赛道中姗姗来迟,理想的竞争力似乎还得打个问号。
另一方面,理想汽车此前相比其他新势力盈利能力较强,主要得益于理想 ONE 单一车型战略下的极强成本控制。同时,纯电续航不到 200 公里左右的产品,电池上的成本也比续航 500 公里左右纯电车型要小得多。理想 L9 纯电续航 215 公里,发动机从理想 ONE 的三缸变为四缸,又刚好赶上原材料价格大涨的时刻,在成本上的压力更为严峻。
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曾表示,理想的目标就是在 2025 年实现年销 160 万辆,但业内人士普遍并不看好这一数字。如今,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之中,理想汽车是否能够实现更大的理想,似乎只能等待市场的下一步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