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lstreetcn
2022.11.15 11:43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马斯克 “代言” 的脑机接口赛道,正在变拥挤

最近十年,随着 AI 的发展,电极材料、信息采集能力等技术的突破和提高,脑机接口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活。近五年内,马斯克时不时对其脑机接口公司 Neuralink 的 “代言”,也引来诸多大佬的站台与讨论。作为当前最前沿的黑科技,脑机接口完全走进现实还需要多久?

作者 | 于惠如 编辑 | 罗丽娟

屏幕上的计时器在不断闪烁,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的室内攀岩馆,实则 “暗潮涌动”。这里正进行着一场攀岩比拼,一方是拥有健全手臂的脱口秀演员庞博,另一方则是佩戴了智能仿生手设备的残障人士古月。他们需要征服眼前的攀岩墙,率先爬到终点且摸到铃铛者获胜。

在决胜的关键时刻,古月右脚一蹬,身体用力往上,用智能仿生手伸展指尖率先碰到铃铛,用时 3 分 47 秒,赢得比赛。

这是去年 12 月 17 日播出的综艺节目《未来新世界》中的片段。

节目中,古月佩戴的智能仿生手由 BrainCo(强脑科技)团队基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研发。可以对高达 40 多万个数据点进行采集和解析,它能让每根手指都灵活活动,而且完全依靠用户自己的意图。

2019 年,这款由 BrainCo 研发的智能仿生手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年度百大最佳发明,入选理由是用脑机接口技术让残疾人有机会重返日常生活。

脑机接口这项 “黑科技”,是在脑和外部设备之间建立起来的直接通讯通道,实现脑与设备的信息互换。换言之,脑机接口系统从大脑皮层采集信号,并转换为可以被计算机识别的信号,提取信号特征、识别并转化为对外部设备的控制指令,实现对外部设备的控制。

来源:BNCI Horizon 2020 、头豹研究院

根据硬件接入的方式,脑机接口可以分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

侵入式脑机接口通常需要通过神经外科手术,将电极等硬件设备与大脑皮层接触或植入大脑皮层某特定部位,从而采集和监测脑内神经元活动。采用这类技术的代表性企业是马斯克的 Neuralink。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通常是将硬件设置在颅骨外,具有无创特性,相较前者,这类技术对人体的伤害微乎其微。BrainCo 主张的就是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

最近十年,随着 AI 的发展,电极材料、信息采集能力等技术的突破和提高,脑机接口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活。近五年内,马斯克时不时地 “代言” 也引来诸多大佬的站台与讨论。

作为当前最前沿的黑科技,脑机接口完全走进现实还需要多久?

一家进军 C 端市场的独角兽

BrainCo 的产品已经覆盖康复、教育、健康、消费等四大领域。

这家成立于 2015 年的公司,由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和 MIT 脑科学中心孵化而来,创始人韩璧丞是哈佛大学脑科学中心博士。BrainCo 官方披露,目前公司已完成超过 2 亿美元融资,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据天眼查显示,中电华大科技、光大控股、德迅投资、鼎晖投资等在其投资方名单中。

全球范围内,另一家融资超过 2 亿美元的脑机接口公司是马斯克创办的 Neuralink。

在韩璧丞的认知中,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落地的路径清晰明了:提高数据量采集优化算法,提高对大脑的认知,最终做出产品。

沿着上述路径,BrainCo 在突破了底层技术之后,开始重视产品方面。“BrainCo 最开始做的是脑机接口里一个最难的技术——重塑人的手部神经,让他们安装智能假肢非常灵活的去控制。相当于把残疾人之前对于假肢控制的期待和想法变成虚拟的数字信号。” 韩璧丞说。

经过几年的发展,BrainCo 研发的智能仿生手已经 “小有名气”。

2019 年,它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年度最佳发明,登上杂志封面。不久前,这款智能仿生手获得了美国 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二类医疗器械认证,这意味着 BrainCo 拥有了一款能和其它国家假肢企业在美国竞争的产品。

来源:BrainCo

近几年,由于失眠人群的比例不断增大。BrainCo 也开始全力押注睡眠领域。

一周前,BrainCo 发布首款消费级产品深海豚(Easleep)脑机智能安睡仪,冥想系列的 OxyZen 仰憩助眠舒压系统,StarKids 开星果脑机接口社交沟通训练系统家庭版等多款智能产品以及软件系统,正式官宣进入 C 端市场。

“睡眠产品是让我们非常兴奋的一个产品。” BrainCo 强脑科技创始人兼 CEO 韩璧丞说。

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的调查数据,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 38.2%,这意味着超过 3 亿中国人存在睡眠障碍,具体表现为晚睡、失眠、睡眠不足、睡眠质量低等。

“我们希望这款已研发多年的产品能够帮助这些睡眠障碍的人群。” 韩璧丞介绍,与传统的睡眠干预产品不同,深海豚脑机智能安睡仪将脑机接口技术与睡眠场景深度结合,通过闭环干预方式,利用精准脑电检测技术,结合 AI 算法,解译大脑在不同睡眠阶段的神经信号状态,从而改善用户睡眠质量。

简单来说,BrainCo 新推出的脑机智能安睡仪会通过适当强度的波形干预人的睡眠,让其迅速入睡。同时,在睡眠过程中,安睡仪也会监测睡眠阶段,让人在你深度睡眠阶段停留更长时间。“所以说这个产品将会让一个人睡得快,而且睡得深。”

BrainCo 没有对新品的销量做预期,韩璧丞告诉全天候科技,“公司会非常克制地做第一代,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拿到真实的反馈,这样,未来的产品才会有更好的更新。”

深海豚(Easleep)脑机智能安睡仪 来源:BrainCo

未来,BrainCo 将聚焦三大类型:纯粹的脑疾病,比如通过神经调控去精准干预老年痴呆、自闭症、抑郁症等;脑机接口类电子消费产品;下一代交互,包括意识控制技术等。

至于公司此后的产品规划方向,“未来两三年内,可能这种脑机接口(神经类)电子消费产品占比会比较大。但到了三五年后,一定是医疗领域的产品会占大部分的比例。” 韩璧丞说。

一个被寄予厚望的赛道

脑机接口最初的故事发生在顶级实验室里。1924 年,汉斯·伯格医生第一次在人类的大脑里采集到脑电信号。至今,脑机接口已是 “百年工程”。

“经历将近八九十年的静默期,脑机接口领域在近十年里迎来了产业化的爆发状态。” 韩璧丞表示。

多家机构对脑机接口的未来持有乐观态度。

国际市场研究机构 IMARC Groupe 的数据显示,全球脑机接口的市场规模在 2021 年达到了 15 亿美元。该机构预测,到 2027 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达到 33 亿美元(约合 238.26 亿元人民币)。

而根据麦肯锡的预测,未来 10 到 20 年,全球脑机接口产业将产生 700 亿-2000 亿美元的经济价值,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资本的嗅觉永远是最灵敏的,即使在寒气席卷的当下,投资机构依然加码脑机接口领域的投资布局。

医疗健康产业研究机构动脉网发布的《2022 年脑机接口行业研究报告》统计,脑机接口领域国内融资事件在去年达到 18 起,今年上半年仍有 9 起。

其中,融资早期轮次(A 轮及以前)占比高达 81%。这表明整个脑机接口行业尚处起步期,行业成熟度及商业化程度较低,未来发展潜力大。

此外,文娱公司、互联网公司、科技巨头也纷纷下场。

在刚刚过去的 10 月,三七互娱旗下投资公司投资了专注于脑机智能技术研究与应用的脑机接口公司华南脑控。

两年前,阿里在淘宝造物节上公布了一项黑科技——淘宝意念购,并提交了脑机相关专利。它所用到的技术就是脑机接口,只要在大脑中植入一个意念芯片,从挑选商品到下单付款,这一系列的操作过程全部都可以在大脑中完成。

在美国,Meta 的布局是从开发底层技术开始。2019 年,Meta 与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华裔教授团队合作,打造了一个脑机接口,可以实时从大脑信号解码问答对话。成为全球首个实时解码大脑信号的问答语音的项目。

与 Meta 不同,谷歌介入该领域的方式更加多元。2020 年 9 月,谷歌与 BrainCo 等脑机接口公司合作,为学生研发专门的设备,并搭配特定的教材,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2021 年,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 Neuralink 获得 2 亿美元融资,投资方中就有谷歌的身影。

来源:Neuralink 官网

“脑机接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术,它需要在传感器上有大突破;要在算法的模型架构上有所突破;要有足够多的临床数据的积累,” 在韩璧丞看来,脑机接口赛道投资火热的原因主要在于技术的进步,“近几年,AI 工具有了突破,实验室突破了电极材料和信息采集的能力。所以一定会有一些企业做出来。”

近年来,国内各地关于脑机的政策和发展规划也频频出台。

一个月前,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 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提出打造未来健康产业集群,重点发展脑机接口技术,包括加速核心技术、加快学科研究建设、推动行业底层硬件发展和探索应用领域等。

“十四五规划” 中针对脑科学等前沿领域设计了 “一体两翼” 的战略,其中 “一翼” 便是类脑科学,利用脑科学研究来推动类脑人工智能、类脑计算、脑机接口等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新技术的发展。

一些需要克服的商业化难题

作为一项颠覆性技术,脑机接口被寄予厚望,人们希望通过这种技术,干预临床上长期难解的神经、精神类疾病,如抑郁症、阿尔兹海默症等。

韩璧丞告诉全天候科技,在多次与资方的接触过程中,资本最关心的问题也是脑机接口技术在未来真实的应用,产品的有效性,以及是否可以成为刚需,能否解决人们的问题。这意味着产品能否真正落地极为重要。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没有那么美好。

无论是侵入性脑机接口公司还是非侵入性脑机接口公司,它们都在朝着 “盈利的目标” 前行,只是,短期内可能暂时无法实现。

以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 Neuralink 为例。尽管每次 “脑机接口” 以热搜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都是因为它,但从 2016 年成立至今,这家公司从未发布过任何实质性的产品。

“现在我们已经推出了 C 端产品,也开始陆续有收入,现在也朝着有盈利的目标迈进。” 韩璧丞说。

从技术出发,阻碍脑机接口领域商业化落地的最大技术壁垒有两个:脑电采集和脑电解析。

“脑电采集方面,因为脑电是非常微弱的信号,我们经常开玩笑说,要采集人的脑电,相当于要在一个呼啸的大海面前听 50 公里以外的一个蚊子煽动翅膀的声音。” 韩璧丞打了个比喻。

他表示,脑电解析难度也很大,因为人类大脑有上千亿个神经元,神经信号一直在变,要去解析一个时刻在发生变化的巨大群体,如同破译一个宇宙。

技术之外,对于 BrainCo 来讲,它所面临的一个非常大的难题就是如何让消费者了解脑机接口技术,以及相关产品。即:当前社会对脑机接口的认知程度不够深入,脑机接口产品受众较小,目前还没有走向大规模消费的场景。

这也是整个行业正在面临且需要解决的难题。

同时,面对消费领域,脑机接口玩家不断尝试睡眠监测、疲劳监测等产品,虽然技术相对成熟且使用门槛不高,但大部分产品缺乏后续的数据解决方案,可替代产品重合度高。

在 BrainCo 之前,BrainUp 脑陆科技已经发布了一款功能相似的产品 SleepUp,售价 1899 元,功效是自我睡眠健康管理、AI 赋能改善睡眠。不过这款产品反响平平。

BrainCo 新推出的脑机智能安睡仪目前已在淘宝、京东等平台上线,优惠后也是 1899 元到手。这款产品能否在市场上掀起 “一波浪潮”?还需要时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