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lstreetcn
2023.01.09 10:08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已经涨 45% 了,是谁在爆买港股?

空头回补才是推动这波港股上涨的主要动力

不得不说,港股是真的强~
今天又涨了 2%,底部上来已经涨了 45%。
涨了是好事,但也不乏忧心的人。
比如丘栋荣
他在推介新基金时说:
“中庚港股通价值基金从 10 月底提出想法到明天正式发行,仅仅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非常感谢全力以赴的同事和合作伙伴们的努力!虽然我们全力以最快速度往前赶,但仍然必须要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恰恰这两个多月港股反弹的很多很快,累积了不少风险,我们可能也已经错过了左侧最佳布局的时机。”
当然,我们普通基民忧心则是“这波港股行情怎么突然就起来了,是谁在买?” 以及 “还能涨多少?”
刚好,周末中金出了篇研报,讲的挺好的,今天就白话白话~
研报链接戳这里!

01

是谁在买港股?

(1)内资没买
内资的数据看南向资金就可以,
红柱代表当天净买入,绿柱代表当天净卖出。
在二季度的反弹中,仅有零星的几根绿柱,当时内资买港股的热情还是蛮高的,不管涨还是跌,都是买买买。
不过这次不一样,
内资只在 10 月港股大跌和 11 月初港股反弹初期大举抄底过,当时红柱高度暴涨,内地资金纷纷南下买港股。
但之后的一个多月里,绿柱却突然多了起来,应该是不少抄底资金提前跑了,而这期间恒生指数又涨了 15%,内资不是推动这波行情的主力军。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2022 年最后 3 个交易日,还有上周的前三个交易日红柱高度又暴涨了,内资短暂犹豫后又杀回来了,期间恒指又涨了 7.5%,这波行情内资有参与。
(2)外资也没买
外资数据是中金测算的,我们也直接用中金的图。
看标记出来的那个蓝线就可以,整个 2022 年,外资是持续流出港股的,即使 11 月之后港股大反弹,但外资还是持续流出。
(3)主力是空头回补
内资、外资都不是主力,那是谁在买港股呢?
中金给出的答案是:卖空资金在回补头寸,也就是把之前卖空的股票买回来。
10 月上旬,港股的卖空压力是最大的,卖空成交量占市场总成交量的比例(5 日移动平均)超过 20%。
也就是说,当时港股超过 1/5 的交易都是卖空交易。
之后,卖空交易占比快速降低,12 月下旬已经降到 13.3%,不少空头又把仓位买回来了。
空头回补才是推动这波港股上涨的主要动力。

02

未来行情怎么走?

关于港股未来的行情,中金用了 “三层台阶” 来解释,
第一层台阶:市场风险偏好修复,行情推动力量就是刚刚说的空头回补。
这一层台阶已经走完,标志就是港股相对美债的风险溢价率已经回到历史上平均水平附近。
10 月底,恒指相对美债的风险溢价率是 9.72%,现在只有 6.23%,已经跌破了过去 10 年的平均值(7.52%)。
第二层台阶:估值修复,推动力量可能是南下资金。
虽然风险偏好修复了,但港股的估值却还不高,PE 是 10.22 倍,还在过去 10 年的平均估值(10.6 倍)之下。
下一步,港股再往上涨的话,就是估值修复了。这有赖于美联储停止加息推动美债收益率往下走,以及国内疫情后政策的变化,确定性也比较高。
不过估值修复空间也有限,中金给出的结论是:估值修复能带动港股上涨 5%-8%。
10.22 * 1.05 = 10.73
10.22 * 1.08 = 11.04
再涨 5% 左右,恒指的估值就回到历史平均估值(10.6 倍)附近了。
第三层台阶:企业盈利修复,推动力量可能是外资。
这一步至关重要,也是港股反弹行情能否持续下去的关键因素。
回顾历史,外资只会在中国基本面和企业盈利明显好转的背景下才会净流入,也会将行情推向更高的一个层面。
看图,
上面灰色阴影面积是企业盈利增速,下面的蓝线是外资流向。
在 2016-2017 年的行情中,
2016 年初,行情就开始往上走了,但直到 2017 年在棚改和供给侧改革刺激下企业盈利增速明显改善、加速上涨后,外资才开始流入。
2019-2021 年春节的行情也如出一辙,
2019 年初行情就开始往上走了,但企业盈利增速迟迟没动静,外资也就持续流出,直到 2020 年初被疫情砸了个大坑后,外资才开始流入。
之后,2021 年,企业盈利增速没有再进一步上行,再加上其他因素,2021 年底外资又变成净流出了。
数据上,
中金认为盈利增长能带动行情上涨 6%-10%,估值修复 + 盈利增长,合计能带动港股再涨 14%-18%。
对了,
中金的这篇研报是周末(2023 年 1 月 8 日)发的,上周五恒指收盘价是 20991,小伙伴们不妨算下再涨 14%-18% 恒指会是多少点~
本文作者:懒猫,来源:懒猫的丰收日,原文标题:《已经涨 45% 了,是谁在爆买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