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lstreetcn
2023.09.05 05:40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两部门重磅发文!涉及 5G、大模型、光储等

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 2023—2024 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提出六大增长点,其中包括 5G 手机出货量占比超过 85%。该行动方案还提到培育虚拟现实、视听产业、先进计算等六大新增长点。市场预计,新机发布潮和 AI 落地将刺激消费电子行业需求。

9 月 5 日,记者从工信部官微获悉,工信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 2023—2024 年稳增长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提出包括虚拟现实、视听产业、先进计算以及智能光伏等六大增长点。
         
《行动方案》也定下主要目标,其中一项即为 2024 年我国手机市场 5G 手机出货量占比超过 85%。从过往数据来看,这一比例长期维持在 80% 以下。因此在业内看来,5G 手机将会出现较大增长空间。
        
         
有机构分析认为,消费电子景气周期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引发的新需求所驱动,而随着 AI 应用场景延伸到包括智能手机等设备,有望提升下游消费电子产业更新换代及复苏节奏。
         

5G 手机出货量占比超 85%

         
据了解,工信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行动方案》提出,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电子信息制造业投入,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用好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发行各类债券等融资工具。
         
该《行动方案》提及具体目标:即 2023-2024 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 5% 左右,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突破 24 万亿元。
         
在细分领域,《行动方案》首先提到到 2024 年,我国手机市场 5G 手机出货量占比超过 85%,75 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市场份额超过 25%,太阳能电池产量超过 450 吉瓦。
         
其中 5G 手机出货量的目标引起市场关注。根据中国通信院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 年全年,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 2.72 亿部,同比下降 22.6%。其中,5G 手机出货量 2.14 亿部,同比下降 19.6%,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 78.8%。
         
而从今年上半年来看,5G 手机出货占比仍低于 80%。前 6 月,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 1.3 亿部,同比下降 4.8%,其中,5G 手机出货量 1.02 亿部,同比下降 6.4%,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 78.9%。
         
不难看出,当前 5G 手机出货占比提升存在较大空间。在业内看来,《行动方案》印发有望为国内消费电子行业注入强心针,稳住这一大宗消费市场。
         

三季度将迎新机发布潮

         
需要提及的是,三四季度市场将迎来各大厂商的旗舰机型发布潮。就在 8 月 29 日,低调发售的华为 Mate 60 Pro 便点燃手机市场热情。
         
从公开信息获悉,Mate 60 Pro 主要创新在于:1)卫星通信:前代产品为北斗卫星消息方案,新机改为天通卫星电话方案,在地面通信网络缺失背景下可拨打及接听卫星电话,亦可编辑卫星消息、生成轨迹地图等。2)鸿蒙系统:HarmonyOS 4 采用全新华为方舟引擎,致力于解决性能功耗等基础体验问题。此外,Mate 60 Pro 还有望首次将 AI 大模型(盘古大模型)技术落地。
         
介于线上线下预售的火爆,已有供应链人士表示,华为已上调 2023 年全年手机出货目标,预计全年出货量将达 4000 万台,增长幅度约 8.11%。
         
据 IDC 的数据显示,2023 年二季度,华为在中国市场的手机出货量猛增 76.1%,与小米并列国内第五,市场份额约 13%,这是华为在多个季度之后,重返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前五。此外,凭借今年 3 月发布的 P60 和 Mate X3 折叠屏旗舰系列的表现,华为在 600 美元以上高端市场上的出货量仅次于苹果,位列第二。
         
另外,苹果新机型也将在 9 月 13 日正式发布,机型暂定为 iPhone15 系列新机。而 OPPO 也在 8 月 29 日发布了其最新一代竖向折叠屏产品 Find N3 Flip。
         
中信证券预计,9 月苹果、华为发布消费电子新产品有望积极拉动需求,目前产业链正在积极备货,消费电子库存合理,三季度在新机需求拉动下,各大厂商业绩有望积极改善。
         

AI 落地有望刺激换机需求

         
实际上,从行业周期看,每轮消费电子景气周期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引发的新需求所驱动。多家机构认为,中长期来看,AI 有望给消费电子赋能,从而带来新的换机需求。
         
近期,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曾印发《关于促进电子产品消费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加快电子产品技术创新,鼓励科研院所和市场主体积极应用国产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电子产品智能化水平,增强人机交互便利性。依托虚拟现实、超高清视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电子产品创新能力,培育电子产品消费新增长点。
         
天风证券分析认为,随着各类大模型的陆续发布,AI 应用场景从目前的 PC 和云端逐步延伸到智能手机、智能音箱、智能家居等 IoT 设备领域的趋势明确。
         
这一背景下,消费电子产品的用户体验有望在 AI 的赋能下被重新定义,手机和 IoT 设备有望在未来成为万物互联和 AI+ 应用的主要流量接入口。该机构认为,这将有望提升下游智能硬件价值量、促进各类 AI 软件生态的创新、并加速下游消费电子产业的更新换代及复苏节奏。
         
在市场看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快速演进,消费电子产品正从单一功能设备向通用设备、从单一场景到复杂场景、从简单行为到复杂行为发展转变。随着各大厂商正大力开发 AI 应用,这一技术也有望加速实现商用落地。
         

培育六大新增长点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行动方案》还提到要培育壮大包括虚拟现实、视听产业、先进计算等六大新增长点。
         
对于虚拟现实,《行动方案》提到要落实《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 (2022—2026 年)》,紧抓战略窗口期,提升虚拟现实产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推动虚拟现实智能终端产品不断丰富。深化虚拟现实与工业生产、文化旅游、融合媒体等行业领域有机融合,开展虚拟现实典型应用案例征集和产业对接活动,推动虚拟现实产业走深走实。
         
对于视听产业,要研究制定新一轮支持视听产业发展的接续政策,加快培育视听消费新增长点,促进车载视听、商用显示等新兴领域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 OLED TV、Mini LED、8K、75 英寸及以上高端显示整机产品消费需求,引领彩色电视机新型技术发展,提升盈利水平。
         
对于先进计算,需要推动先进计算产业发展和行业应用,开展先进计算在工业、城市管理等领域应用案例征集和应用对接,举办先进计算技术创新大赛等活动,加快先进技术和产品落地应用。鼓励加大数据基础设施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需求。
         
对于北斗应用,落实《关于大众消费领域北斗推广应用的若干意见》,增强北斗产业供给能力,打造大众消费领域北斗应用示范场景,提高北斗应用普及率,推动北斗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发展。
         
而对于新型显示,要面向新型智能终端、文化、旅游、景观、商显等领域,推动 AMOLED、Micro-LED、3D 显示、激光显示等扩大应用,支持液晶面板、电子纸等加快无纸化替代应用。
         
关于智能光伏,《行动方案》提到深入实施《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2021—2025 年)》,推动 “智能光伏 + 储能” 在工业、农业、建筑、交通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创新应用,发布第四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名单。
 
本文来源:中国基金报,原文标题:《两部门重磅发文!》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