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媒体增长拉垮,迪士尼的漫漫转型路也难走了?
$迪士尼(DIS.US)
华特迪士尼(DIS.US)美东时间 11 月 10 日美股盘后发布了四季度(财年)业绩报告,核心要点如下:
(1)四季度实现收入 185 亿美元,同比增长 26%,低于市场一致预期 188 亿。主要的预期差在于传统有线电视收入下滑显著、流媒体增长放缓。
(2)由于迪士尼业务繁多,管理层讨论业务时,倾向于看各业务经营利润情况。四季度整体经营利润为 15. 9 亿美元,同比大增 162%。但去年因为受疫情影响较大,基数比较低。市场对本季度的修复也有一定的预期了,而迪士尼的利润实际表现比预期的 18.7 亿却要差不少。
(3)经营指标中,当下市场跟踪迪士尼,最关心的指标——流媒体用户增长情况,尤其是核心流媒体平台 Disney+ 的增长。这季度迪士尼一改上季度的高光,整体只增长了 530 万用户,季末全平台用户为 1.79 亿。其中 Disney+ 付费用户仅增 210 万,虽然在 9 月公司对外交流中已经透露增长压力,市场预期也做了一定的调整。但这次结果出来,基本是按照市场预期范围(200-400 万)的最差情况增长。
如果对照同期的竞争对手奈飞,这次迪士尼的表现更显暗淡。奈飞本季财报披露用户增长 438 万,在整体规模较大,且三季度的内容并不算非常多的情况下,还能超越应该仍然属于 “高成长” 阶段的 Disney+。(奈飞的《鱿鱼游戏》爆火有一定偶然成分,真正产品繁盛周期在四季度以及 2022 年上半年。)
我们认为,造成 Disney+ 增长压力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目前 Disney+ 平台的内容相对匮乏,各个跨界同行们也在纷纷不惜手软的开启 “买买买”。而疫情的反复,对 Disney+ 旗下工作室的拍摄进度影响显然不小。上个月,迪士尼刚刚宣布了一系列 2022 年待播 IP 大片跳票延期,平均延后半年的进度,这对于 2022 年的增长预期也会造成不小的压力。
针对近期流媒体获客放缓的情况,建议关注稍后电话会管理层对未来增长短长期指引变化。
海豚君整体判断
此次迪士尼财报,营利均不及预期,虽然公司此前已经向市场探过口风,但 Disney+ 用户增长等核心指标显现出增长乏力,而疫情扰动下,流体平台的内容供应也很难快速与同行补齐,对未来 1 年的用户增长影响较大。按照公司此前指引,2024 年全平台要实现 3-3.5 亿的增长(Disney+2.3-2.6 亿,Hulu 5000-6000 万,ESPN+2000-3000 万),当下的低迷无形中加大了后期的增长压力。
因此我们继续维持大作延期时的点评判断(10.19),短期股价将承压,静待明年上半年迪士尼逐步推出热剧重回高增长。
本季财报具体解读
1、传统有线业务超预期下滑,拖累总营收增长
四季度迪士尼实现总营收 185 亿美元,同比增长 26%,低于市场预期的 188 亿。主要预期差来自于传统有线电视业务,受疫情影响有线电视内容供应减少,同时本地电视业务中,广告主投放意愿也明显降低。
来源:迪士尼财报、海豚君
其他业务中,主题公园继续强势修复。其中美国本土收入由于去年基数较低,三季度末(日历年)加州、佛州疫情显著好转,迪士尼主题公园业务也迎来快速反弹,同比增长超 270%。因此,本季度主题公园与消费品收入贡献继续大幅提升。
来源:迪士尼财报、海豚君
具体业务表现情况如下:
(1)有线网络业务
四季度实现收入 67 亿美元,同比下滑 4.5%,市场原本预期同比低位增长。主要由于广播、有线电视的收入降低带来。拆分来看,美国本土频道和国际频道都同比下滑,但本土收入缺口在于广告收入的减少,国际频道则主要由于合作费收的不多。
有线网络被流媒体替代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不然迪士尼也不会重金挤入流媒体赛道了。未来这一块收入我们预计就算恢复到疫情前情况,整体下滑趋势不会改变。
来源:迪士尼财报、海豚君
(2)内容版权销售(原主要为影视娱乐业务)
内容销售收入主要与当季迪士尼的电影发行表现,以及其他电视节目内容分发授权相关。四季度虽然迪士尼上映了好几部热片,但由于上映期间疫情反复,影院开放的也不多,因此影响了整体表现。
另外,今年其他电影公司也出了不少硬核大片,比如环球影业的《速度与激情 9》、传奇影业的《哥斯拉大战金刚》等等。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中国电影表现非常不错,鉴于疫情控制效果较好,线下影院虽然未完全恢复放映节奏,但比海外地区报复性消费迹象非常明显。比如春节期间的热门影片《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 3》,以及近期火爆的《长津湖战役》等等。
海豚君在迪士尼的深度研究中就已提出,未来中国电影市场在全球的市占率将快速提升。因此迪士尼要跟上行业增长,必须要积极开拓中国市场。但四季度的《尚气》、《黑寡妇》均无缘中国市场,这给迪士尼还是压缩了不少潜在收入空间的。
来源:迪士尼财报、海豚君
来源:Boxofficemojo
展望四季度及未来一年,迪士尼的储备还是比较多的,但大多数仍在制作阶段。而 7、8 月份疫情严重,影响了迪士尼的拍摄进度,不少 IP 大片都相比之前宣布的上线日期延期半年以上。比如《奇异博士 2》、《雷神 4》、《黑豹 2》等等。下图为迪士尼电影 Pipeline,标红的为存在延期情况。
来源:迪士尼官网、海豚君
(3)流媒体业务
流媒体业务是目前主要支撑估值的核心逻辑。上季度因为 Disney+ 超预期大增,对股价提振效果显著。但这次则恰恰相反,单季增长非常弱。虽然此前公司出来交流,给市场压过预期,但实际表现还是太拉垮了。作为一个刚刚推出一年的新平台,背后资本、品牌又非常硬,但这次的增长趋势并未完全显示出一个新兴平台的蓬勃姿态。
来源:迪士尼官网、海豚君
具体各平台的用户增长上,除了 ESPN+ 稍稍高于市场预期外,Disney+、Hulu 净增用户量均在预期之下。8 月迪士尼在拉丁美洲推出独立的流媒体服务 Star+,包含 ESPN+、Hotstar 的一些体育赛事内容。可能由于内容重合的原因,一定程度上减少了 ESPN+、Disney+Hotstar 的增量用户。
但如果与规模更大的同行 Netflix 对比来看,显然 Netflix 这个季度的表现更优异,尤其是非内容供应旺季的情况下。
来源:迪士尼财报、海豚君
来源:迪士尼财报、海豚君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当下的 Disney+ 等流媒体平台在内容供应上还明显落后,虽然迪士尼的制作水准位于全球前列,但做流媒体原创内容起点较晚,相比同行长年累积的作品,迪士尼暂时还有明显的差距,唯一有优势的地方在于优质作品占比较多,不像别的平台作品鱼龙混杂,参差不齐。
(4)主题公园与消费品
本季度主题公园与消费品业务的修复力度超出了市场的预期。实现收入 55 亿元,略高于市场预期的 51 亿元。
原本在 7、8 月份,加州、佛州的疫情有点严重,对主题公园客流量影响也会比较大。考虑到这方面因素,市场的预期也相对有所下调。但 9 月随着疫情的快速好转,人们对比主题公园游玩需求也迎来了强势反弹,迪士尼也适时的推出一些促销活动(如价格优惠的魔法钥匙年票、排队神器等)进一步刺激游客需求。
来源:迪士尼财报、海豚君
2、主题公园疫情后首次盈利转正,但其他业务利润率出现下滑
本季度主营业务经营利润实现 15.87 亿美元,在去年低基数下,同比增长 162%。但如果对比二三季度绝对值情况,这次利润修复还是明显受到阻力了。
来源:迪士尼、海豚君
从各业务的获利情况来看,仅主题公园与消费品业务盈利能力明显回暖外,其他各业务的利润率水平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削弱。此前一直维持逐季改善,利润率不断上抬的流媒体业务,本季度又转头向下。
来源:迪士尼财报、海豚君
获利能力下降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1)传统有线业务中 ABC 和自有八大电视台的高投入和弱产出。这个季度,公司在电视内容上投入不小,并且为了宣传节目内容,花费了较多的营销支出。但电视台合作分发收入没有完全 cover 掉成本支出。
(2)流媒体业务端,主要受制于订阅用户的增长放缓。但内容投入则一直在进行中,因此拉低了整体毛利率水平。付费购买收入这个季度是要增长不少的,本季度《黑寡妇》、《丛林奇航》都采取了线上线下同时上映。第三方数据显示,主要光《黑寡妇》就有超 300 万人付费购买。去年仅一部《花木兰》上线付费。
(3)内容版权销售业务(原影视娱乐业务),本季度在收入端就是负增长的,主要受疫情影响,线下影院开放较少。另外,《尚气》、《黑寡妇》等漫威大片无缘中国市场,也影响了本季度的潜在影视收入空间。
海豚君认为,由于竞争加剧,未来迪士尼在成本费用端的投入也不会小。当前资本投入还未完全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不少项目因为线下拍摄进度受限影响较大,也被延后或暂时被砍掉了。但后续随着疫苗、口服特效药的优化推广,迪士尼的成本端投入必会再次加速。
来源:迪士尼财报、海豚君
而收入端,由于占比较大的主题公园、有线电视业务均属于成熟期业务,因此要靠它们的增长来覆盖住成本并不实际。但短期内流媒体的竞争还在加剧,在内容缺位下,迪士尼采取的策略就是不断推出促销活动来吸引用户付费(比如近期推出的 11 月 8~11 月 14 日期间,Disney+ 价格从 7.99 美元优惠至 1.99 美元),但这只能起到暂时缓解用户大幅流失的作用,长期的消费粘性仍然要靠不断的优质内容供应。
因此,从利润端来看,未来的压力还将继续变大。
不过,作为在慢慢转型的迪士尼来说,追踪它的核心指标,短期仍然主要看流媒体的用户增长。
海豚君迪士尼研究历史文章回顾影响:
深度
2021 年 10 月 10 日《迪士尼:百岁公主的 “驻颜术”》
2021 年 10 月 15 日《不断 “造梦” 的迪士尼,能有 “梦幻估值” 吗?》
The copyright of this article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organization.
The views expressed herein are solely those of the author and do not reflect the stance of the platform. The content is intended for investment reference purposes only and shall not be considered as investment advice. Please contact u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suggestions regarding the content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plat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