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足 “钞” 能力,李想的理想照进现实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理想汽车 (LI.O) 于北京时间 2 月 25 日晚间,美股盘前发布了 2021 年第四季度财报,先上结果,收入符合预期,毛利率和净利润小超预期

1、交付量公布的情况下,量增价稳,收入落在海豚君预期内。拆分公司四季度收入来看,汽车销售收入的主要驱动是交付量,新款理想 One 带来的 ASP 提升逻辑结束,四季度 ASP 保持平稳;其他收入中暂时性的积分出售利好因素消除,回归到由与车辆交付相关的常规状态。

2、汽车业务毛利率小幅攀升,亮点。在芯片影响交付量和产业链成本压力下,公司毛利率仍旧在逆势提升,是亮点。但与二三季度毛利率提升的逻辑有所不同,二三季度毛利率提升主要系新款理想 One 定价更高,本季度毛利率提升主要是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节省,四季度公司单车收入环比提升 500 元,单车成本环比下降 3400 元。

3、加码研发,销售和管理费用仍相对克制。精打细算是理想汽车的基因,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研发费用率在收入快速增长趋势下的继续提升,研发投入是智能电动车企制胜未来的关键,增程式是过程形式,正如李想所说,在从 1-10 的成长期,企业最重要的是坚持和放大其在 0-1 的特长,并补足竞争和快速增长所出现的致命短板。而纯电动车型的缺失就是隐藏的致命短板。

4、全年 NON-GAAP 口径利润转正,亮点。靠单款车型打天下的理想汽车,在 21 年三季度率先实现了季度 NON-GAAP 口径的利润转正,四季度盈利延续,进而实现了全年 NON-GAAP 口径的利润转正,毫无质疑地成为造车新势力中利润表现最好的车企。而背后的原因主要为增程式的路线选择和精打细算的经营风格。

5、2022 年展望。公司 2022 年一季度指引并不算积极,主要考虑到补贴退坡和春节等因素,2022 年基于理想 One 维持月交付超万辆 + 新车型理想 X01 二季度发布且能实现月交付 0.5 万辆 + 常州工厂产能翻倍 + 芯片扰动缓解的假设,可积极展望公司年交付 18 万辆。

整体观点:这是一份收入符合预期、利润小超预期的财报,实现年交付量超 9 辆 + 全年 NON-GAAP 利润转正,可谓是对 2021 年的完美收官,顺利通过了从 0-1 的验证期。

2022 年公司进入从 1-10 的成长期,海豚君看好理想汽车产品打磨能力带来的收入增长、增程式技术路线和精打细算经营风格下的稳定盈利,对公司 2022 年展望积极。

其风险仍旧在于新产品的落地不及预期和纯电动车型的缺失,声称 “创业需要把控节奏” 的理想,进一步的成长需要更多车型的支撑和纯电动车型的补位。

股价方面,21 年下半年至今,公司股价已经回调,但当前时点,宏观环境对公司股价的影响强于基本面,切当前宏观环境对拔估值的股票不友好,另外市场对 2022 年新能源汽车持续增长的信心不足,抄底需谨慎。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一、关于理想汽车,要知道什么?

特斯拉掀起来的电动智能化变革,将造车企业从硬件制造公司带向了软硬一体化的路上,电动车硬件是切入点,智能化等带来的软件服务是颠覆方向,前者是实打实的业绩,后者则还停留在畅想阶段,对理想汽车而言也不例外。因此公司短期估值驱动仍旧聚焦在电动车交付量、新车型、利润等因素上,长期驱动则需要关注智能化对公司长期生命力的延续。

理想汽车作为新兴企业,当前的业务结构比较简单,从财报披露口径看,公司主营业务可分为汽车销售、其他销售及服务两块,其中汽车销售是当前的业绩基石,其他销售及服务对应的则是未来想象空间。

  • 汽车销售业务占公司营收和毛利的比例均高达 97%;
  • 其他销售及服务主要指车辆销量的嵌入式产品和服务,例如充电桩、车辆互联网销售服务、FOTA 升级、车辆保修等业务。相比蔚来和小鹏,理想的生态运营内容比较贫乏,理想 One 只有一个价格,没有复杂的付费选装,智能驾驶系统也是标配,补能体系因为选择增程式路线导致没有提供增值服务的空间。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海豚君整理

关于本次财报,海豚君主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 整体业绩表现 vs 市场预期:公司整体收入、利润是否超预期或低于预期。

2. 交付量展望及影响交付量的新车型:投资需要向前看,因此我们关注会影响公司下季度以及明年交付量的因素,其中新车型是影响未来交付量的直接因素,因此我们包括新车型的交付时间、预定情况、定价等,另外也格外关注公司纯电车型的进展。

3. 毛利率:新造车企业的核心逻辑之一是随着交付量的提升,盈利能力提升,逐步结束烧钱的状态,理想汽车相对属于一股清流,车型上市即实现高水平毛利率,不过目前我们仍关注毛利率的变动情况,尤其关注 2022 年产业链成本居高不下、政府补贴退坡情况下车企的盈利状况。

4、费用端:理想汽车需要继续加大研发支出布局纯电车型,同时近期处于快速扩大销售网络、提升交付量的阶段,因此我们关注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的变化,研发费用在一定程度上是制胜未来的关键,销售费用则是交付量提升的重要推动。

5、利润:理想汽车的利润表现在新势力中算是一股清流,三季度公司实现了 NON-GAAP 口径的净利润转正,本季度关注其利润表现的可持续性。

带着以上问题,我们来详细分析理想汽车 2021 年四季报:

二、以下是海豚君的详细分析:

一、收入:量增价稳,符合预期

1.1 交付量:单一车型月销过万,收入的支柱。2021 年四季度理想汽车销售 3.5 万辆理想 ONE,超越公司三季报指引的 3.0-3.2 万辆,2022 年 1 月依旧维持在月销量过万的水准,论单款爆品,理想汽车是三个新势力中最强的。

2021 年全年,理想汽车凭借理想 One 单款车型,实现年销 9 万辆的好成绩,咬紧车型丰富、定价更低的小鹏汽车,超越有三款在售车型的蔚来汽车,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其面对家庭用户群体的产品力。销量的优异表现背后,除了产品力,还有快速扩张的渠道,截止 2021 年底,理想汽车全球门店数量超越 200 家。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海豚君

横向对比小鹏和蔚来,小鹏汽车目前实现了全面领先,理想在三个新势力中排名第二,蔚来乏力。21 年四季度小鹏/理想/蔚来的交付量分别为 4.2 万辆/3.5 万辆/2.5 万辆,2021 年全年,小鹏/理想/蔚来的交付量分别为 9.82 万辆/9.05 万辆/9.14 万辆。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海豚君整理

1.2 量增价稳,收入符合预期。四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 106 亿元,超公司指引和彭博一致预期,符合海豚君预期(公司指引 88-94 亿元,彭博一致预期的 102 亿元)。其中汽车销售收入 104 亿元,同比增 156%。2021 年全年,理想汽车实现销售收入 270 亿元。

从收入拆分来看:

  • 单车均价平稳,汽车销售收入主要由销量贡献,在销量提前公布的情况下,收入端超预期或低于预期的空间不大。计算得到理想汽车四季度单车收入 29.5 万元,环比三季度提升 500 元,公司单车均价提升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三季度,四季度开始进入平稳期,后续的均价变化需要继续关注车型规划和定价。公司下一款车 X01 预期定价超 40 万元,届时将带来新一波量价齐升。
  • 积分出售的短暂性利好因素消除。其他业务四季度实现 2.5 亿元收入,上季度销售监管积分带来的暂时性影响不再持续,回归到主要由累计交付量驱动的常态,海豚君计算本季度其他收入/累计交付量为 0.4 万元,年化约 1.6 万元。随着公司交付量的继续累计,公司其他收入的占比将呈现提升趋势。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海豚君

二、毛利率小幅抬升

2021 年四季度公司汽车销售毛利率 22.3%,整体毛利率 22.4%,超彭博一致预期的 21.2%,在产业链价格提升带来成本压力的情况下,公司维持毛利率的小幅提升实属不易。新款理想 ONE 在消费者感受到更高的性价比的同时,厂商还收获了更高的毛利率,实现了车企和用户的双赢。

海豚君通过计算得到,公司四季度单车价格 29.5 万元,单车成本 22.9 万元,最后单车毛利 6.6 万元。所以公司毛利率的环比提升主要得益于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降低,同比提升主要来自新款理想 One 定价更高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海豚君

三、加码研发,克制销售和管理支出

研发费用:持续加码研发。四季度公司研发费用约 12.3 亿元,占收入的 11.6%,研发费用增长主要因为增程式新车型和纯电车型的研发。

  • 公司一手要继续研发增程式新车型,例如计划 2022 年二季度推出的全尺寸高端 SUV,同时还要继续开发新的 BEV 车型,目前正在开发两个纯电平台鲸鱼和鲨鱼,相关技术将在 2022 年的北京车展上展示,并预计 2024 年上半年发布首款纯电车型,因此公司需要紧锣密鼓地进行技术研发。
  • 单季度研发费用首超 10 亿元,理想汽车精打细算的风格在研发费用上有改变的迹象。研发是当前车企制胜未来的关键,尤其对于还没有纯电车型的理想,研发费用的加码趋势会继续维持。

销售及行政费用开始逐渐受益规模效应。四季度公司销售及行政费用 11.3 亿元,占收入的 10.6%。销售费用的增长主要因为公司当前加快销售渠道的扩张,而销售渠道的扩张已经带来公司销量的增长,立竿见影。

  • 渠道继续扩张中:四季度公司新增零售店 53 个,新增覆盖城市 17 个,12 月单月扩张速度迅猛,季度末的月份是公司渠道扩张的加速月;截止 2021 年 12 月底,公司拥有 206 家零售店,完成公司 200 家零售店的年度目标,覆盖城市数首次突破 100 个;
  • 截止 2022 年 1 月底,公司拥有个 220 零售店,覆盖 105 个城市;
  • 理想相比小鹏和蔚来,销售及管理费用都是最克制的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海豚君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海豚君

四、利润:全年 NON-GAAP 口径经营利润转正

理想四季度实现经营利润 0.24 亿元,首次实现季度转正,超彭博一致预期的 1.86 亿元亏损。由于丰富在手现金的利息收入,公司四季度实现净利润 3 亿元,继续延续造车新势力中的一股清流。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剔除股权激励产生的费用,理想汽车实现了 2021 年全年 Non-GAAP 口径的经营利润和净利润的双双转正,公司 2021 年全年 Non-GAAP 经营利润 0.84 亿元,Non-GAAP 净利润 7.8 亿元。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海豚君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海豚君

五、展望 2022 年:冲击 18 万年销量

销量仍就是资本市场核心关注的点

【1】公司一季度交付指引 3.0-3.2 万辆,同比增速仍保持在 100% 以上,不过考虑到春节等因素,环比四季度有超 10 个的下滑,指引并不算很积极。扣除 1 月销量,意味着 2-3 月份月均销售不足 1 万辆。

  • 市场对理想汽车 2022 年的预期交付量在 20 万辆左右,市场预期比公司指引更积极
  • 公司一季度收入指引为 88.4-94.3 亿元,略低于彭博一致预期,增长动力主要来自量,没有价格提升的逻辑

【2】新车型是推动交付量的直接因素:除了单款爆品理想 One 之外,公司第二款车——大型 SUV 理想 X01 预计将于今年 4 月份上市,交付时间未定,海豚君认为理想要实现 20 万的年销量,需要理想 one 保持在月销量 1 万台以上,同时新车型 X01 实现月交付量 5000 台。

【3】产能是当前限制交付量的直接因素,公司目前在产工厂为常州工厂,年产能 10 万辆,二期正在扩建中,完成后年产能将达到 20 万辆。根据常州基地负责人表示,常州工厂 2022 年的产量目标是 18 万辆,满足 2022 年的销量目标还有一定缺口,因此产能扩张是公司当前的重要任务。

  • 北京工厂:2021 年理想收购北京现代的北京工厂,计划 2023 年年底投产,一期年产能 10 万辆,用于生产纯电车型;
  • 重庆工厂:2022 年公司将在重庆凉江新区建设重庆制造基地

【4】芯片短缺对行业的限制有望在 2022 年缓解,但近日爆发的俄乌冲突可能影响芯片原材料的供应。

综合影响交付量的几个因素来看,18 万年销量是一个有挑战的目标,但也并非不能完成,理想 ONE 体现出来的精品打造能力有望延续到理想 X01 上,海豚君对理想 2022 年交付量持积极乐观态度。

不过近期理想 one 的产品质量遭受质疑,包括爬坡实验失败和连续 2 次起火事件等,在新能源汽车快速走进大众视野的过程中,这样的事件并不新鲜。但汽车作为 C 端消费品,品牌和口碑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负面事件发生后考验理想的公关能力,展望积极的基础是理想必须处理好产品质量相关的负评。

以上主要是海豚君主要根据财报披露数据所做的分析,至于我们关心的新车型、自动驾驶技术、芯片短缺等供应链问题,随后会从电话会议中寻找增量信息并做整理。

<此处结束>

海豚君历史文章,请参考:

2021 年 6 月 9 日,三傻对比研究 - 上篇《造车新势力(上):投对人,做对事,盘一盘新势力的人和事

2021 年 6 月 23 日,三傻对比研究 - 中篇《造车新势力(中):市场热情消减,三傻靠什么夯实地位?

2021 年 6 月 30 日,三傻对比研究 - 下篇《造车新势力(下):五十天翻倍,三傻能继续狂奔

2021 年 8 月 30 日,2021 年二季报点评《理想汽车:业绩稳健,后劲十足?

2021 年 8 月 30 日《理想汽车 (LI.US) 2021 年第二季度业绩电话会

2021 年 8 月 31 日,2021 年二季报会议既要《理想汽车:三季度超蔚来和小鹏,明年冲击 15 万辆 (会议纪要)

2021 年 11 月 29 日,2021 年三季报点评《论赚钱小鹏、蔚来都不如它,理想是投机主义还是长期主义?

2021 年 11 月 29 日《理想汽车 (LI.US) 2021 年第三季度业绩电话会

2021 年 11 月 30 日,2021 年三季度会议纪要《和小米前后脚发布纯电车型,理想汽车靠什么竞争?(会议纪要)

The copyright of this article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organization.

The views expressed herein are solely those of the author and do not reflect the stance of the platform. The content is intended for investment reference purposes only and shall not be considered as investment advice. Please contact u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suggestions regarding the content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plat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