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司 2021 年业绩电话会纪要:行稳致远,未来可期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时间:2022 年 3 月 29 日

基本情况

门店规模:中国线下最大连锁酒馆品牌,目前位置 854 家直营门店,覆盖了全国 152 个城市。

用户规模:超过 1000 万粉丝量

我们的定位是通过极致性价比的产品,最小化打扰的服务,给年轻客群提供了一个自由快乐的线下社交平台

 

Q&A

Q:2021 年员工成本率超过 30%,未来是否会下降,有多大的下降空间?

A:刨除股权成本,人力成本占比从 20 年的 22% 提升到 26% 左右。第一,自有员工的全员社保从 20 第四季度缴纳,所以到 21 年就变成了全员社保(因为上市合规要求做了全员社保),提高了人员福利金额。第二,疫情之后,公司特别感谢伙伴在疫情期间的坚守,想共创共享回馈伙伴,一线员工中门店这边运营层面每个人普调了 500 元/月,增加了一部分用工成本。第三,21 年锻炼快速开店能力的时候,考虑到可能一个月要开几十家店,提前储备了很多人力(比如说会提前一个月储备),但是疫情中断可能会影响了一两个月的开店,所以导致储备人员的人力开支有明显提升。第四,因为下半年疫情扰动,收入端有所影响,分母减少,导致占比提升。这种情况下,管理层在 10 月底开始降本增效工作。第一,疫情扰动下,一线用工轮换提升,以及管理上效率的考虑,在大概在 11 月的时候,把一部分没有满一年的员工转成外包,所以年末外包人员的比例会有一个提升。一方面考虑到提升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因为成本的压力。从法律法规合规上,做了很好的约定,也是在 IPO 辅导的时候律师团队给我们的比较完善的建议。第二,开店速度没有去年底的快,在人员储备上做了更科学的安排,现在储备人员其实就没有时间很早,可能提前不到一个月,我们就可以把它储备起来。在门店标配上也做了一个很明显的调整,从十月份大概 13 人/店到目前 9 人/店。因为调整是在去年底才实现,可能在全年的表现还没有很明显。举例来看,

去年 12 月门店人数大部分已经调整了,收入属于疫情没有很严重的水平,12 月的人力占比在 20% 左右,比全年的 26% 有一个明显的下降。12 月可能本身收入会稍微偏高一些,如果今年是正常水平的话,人力成本会回到 20 年左右的水平。因为一季度收入端又承压,人力成本是刚性支出,占比可能会有一些偏离正常水平。总体来说,人力相比 21 年有下降空间。

 

Q:除了节约人工成本外,使用外包员工的利弊?

外包员工除了签合同的主体和发工资是外包公司,其他享受的福利待遇包括培训、招聘等是和内部伙伴一样的。选择外包是因为基层伙伴流动性高,全国调拨调店,合同换签麻烦,劳务纠纷处理不太方便。但是其他的跟内部员工一样,包括升到店长会转到内部员工。总之是以对伙伴好为原则。

 

Q:新店的首次盈亏平衡和爬坡期是否有拉长的情况,如果有,除去疫情影响是否有竞争加剧的影响?

A:20 年首次盈亏平衡期平均水平大概是 3 个月,考察 21 年前三个季度开新店的表现情况,第一季度开的新店,100% 实现首次盈亏平衡,第二、第三季度 70% 实现首次盈亏平衡。第一个方向,前三个季度一共开了 262 家,达到盈亏平衡的大概 200 家,大概用了一个多月,短于 20 年的平均水平,新店单店日销高于均值,新店单店日销将近 1 万。早期受到疫情扰动比较小,节奏比较好,所以日销增加很快,单店盈亏平衡期很短。另一个方向,没有达到的店,可能刚好在受疫情扰动的地方,爬坡期紊乱,会长于三个月的平均表现。城市纬度来看前三个季度的门店情况,三线以下 90% 都实现了首次盈亏平衡期,进一步证明三线以下城市运营成本低,利润率高,抗风险能力高,印证下沉布局的逻辑。22 年的策略是把受经济环境扰动,爬坡期紊乱的新店,随着疫情恢复,把自己的客群培育起来。

相对低客单价,注重复购,看重客户持续消费。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疫情持续反复,对客流聚集,消费习惯形成有比较大的影响。外部环境看,宏观经济环境对各家影响差不多,客单价 100 元以上的品牌受损更严重一些,对我们这个价格带相对影响没有那么强。现在 850 多家店,存在压制性友商的门店,是 20 多家左右。大部分是我们相对友商有比较大的优势,他们的客人是我们这边等位等不了的去了他们那里比较多,还有一些是平分秋色,所以我们认为影响相对小。而且店坐满之后外溢到友商所带来的影响相对有限。

养店机制:三个观测期,一是新店开业活动 7 天,二是开业之后十二周的时间(3 个月左右),三是十二周以后,上不封顶。

开业 7 天都没坐满,排除客观因素(商场装修,疫情管控)的话,会采取内外资源并用的方法。外部加强广告投放,请自媒体、KOL 探店,上线引流款套餐(一般门店是不会用的)。内部发动校园大使,周边门店做引流,给社群发放红包,希望老客带新客以及把人气带起来。

开业十二周下单人数不符合标准,问题在于外部流量不足,会外部引流。进行优惠活动,区域活动,广告,自媒体,新手办,新客券包即发一系列券(一天用一张),吸引多次复购,养成消费习惯。还会有特价购,每个人限一次机会,这样会吸引同一桌但是本来不买单的消费者下单,从而促进消费者转化。这些方法可以让次新店(爬坡期)聚拢新客。

开业十二周以后,客流下降基本上是意料之外的情况出现。比如厦门的蔡塘广场最近突然不行,因为周围社区拆迁,4、5 万人流失。会做个性化操作,首先判断情况是暂时还是长期,暂时(比如高校封校)会等待一下,如果是相对长期会做一些措施。内部渠道进行老客激活,做活动,比如选取鼓励老客带新客的活动,三个人送赠品,新客来了之后用一元购来转化。方法论有长期支撑,不同城市都基本上适用。

养店成功的例子:单店:福清多福店(县级市,属于三四线),开业 6 个月发现不温不火,做了五个月的免费畅饮,又补了两个月的买一送一,80 万推广费,现在每个月 44 万左右。上海七宝宝龙城店(独立商区,高校和居民比较少),四个月免费畅饮,免费畅饮的时间也逐步缩短,互动活动两个月,现在每个月营收 40 万左右。城市:上海 18 年第一波开业的店生意差一些,19 年做 6 个月免费畅饮,一个月全城十周年庆活动,活动前后平均单店收入增长 186%,目前月营收在及格线之上 20% 左右。成都:在 19 年开第一家店,全城做 4 个月活动,活动前后单店平均营收提升 300% 左右。

 

Q:自有产品和第三方酒水的毛利变化原因和未来趋势?

A:自有毛利提升第一是规模效应带来的单个产品的采购成本下降,第二是高毛利的自有产品的结构的提升,销售占比提升拉高自有毛利。关于下半年自有产品下降,第三方也下降。原因是下半年做了很多区域活动免费畅饮,短期提高了成本,收入端没有同步增加,对短期毛利率有影响,产品本身毛利没太大波动。客户是长期根基,牺牲短期毛利,是为了长远的客群积累做充足准备。

去年是快速扩张阶段,下半年营销策略转变,过去是开一家火一家,对客群没有更多关注。去年开始,尤其下半年的最后几个月,开店数量忽然上升很多。为了给新店预备潜在消费者(尤其是一些成熟市场加密的时候),会提升活动力度。比如免费畅饮次数上升(进店就能喝,没有门槛),包括很多第三方酒水。后来发现问题之后,做了一些措施去调整,扭转第三方酒水毛利下降的问题,比如在原本活动中是所有消费者都参加,后来是把相对毛利低的酒水剔除了,在第三方酒水的组合中也加入了毛利更多的酒水。同时采购端发力,经销酒水 有一些产品毛利有一定提升。预计今年的活动力度和去年保持持平,会根据市场局势进行更新。

第三方产品本身单个产品实际上还是有提升的,比如 1664,在 21 年 5 月份,直接跟品牌商嘉士伯拿货,直接签订采购框架协议,价格上明显下降。8、9、10 月做区域活动,比如毛利没有很高的第三方供货的百威,在区域活动中还是做了很多投入。10 月降本增效,策略是免费畅饮中把相对毛利低的酒水剔除,引入像喜力这种毛利有 70% 的品牌,效果来看没有太大影响,但是会适当减少区域活动的成本投入。这种活动是为了更长期的留住客户。很多区域的竞争不会是特别持久的竞争,这是一个应对的短期策略。像今年疫情波动下,很多实力、品牌势能没有我们强的面临一次洗牌。像二月份的时候,我们发现很多之前竞争比较强的商家,二月份就很疲惫,没有更多的余地跟我们竞争,所以二月份我们的整个活动力度就下降了,二月份的毛利很明显的回升了。所以这是一个中长期的考虑,长期是为了养成良好的客流,中期的话,也不怕做一个短期的竞争,因为我们有非常庞大的供应体系,非常强的这种运营能力去支撑长期的稳定的发展。

 

Q:公司长期战略是怎样的,期望 5-10 年会成为怎样的一家企业?

A:长期来看,做平台赋能型的公司。现在的定位是年轻人的线下社交平台,聚焦酒馆的主营业务。但是在发展酒馆这个主营业务的同时,各个职能部门演变出强大的能力,这个能力未来可以走出酒馆这个行业,赋能更广阔的线下其他的消费服务业。

比如装修公司,3D 新材料的设计,已经把它做的模块化,构件化,可以随意排列组合,千变万化。同时材料成本比传统的小商家自己装修更便宜,比如桌椅板凳做整套、定制化的服务,可以输出给广大的夫妻店,大排档,让整个的线下消费服务体验更美好,推广开。

供应链未来独立出来,赋能其他产业,比如有强大的溢价能力,可以整合到世界级的酒水、小吃,做一个平台把这个能力输出。

智能化设备,数字化营销都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不仅对内,也对外赋能,实现让整个线下生活更美好的愿景。

The copyright of this article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organization.

The views expressed herein are solely those of the author and do not reflect the stance of the platform. The content is intended for investment reference purposes only and shall not be considered as investment advice. Please contact u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suggestions regarding the content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plat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