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谁在买 2 万块钱的自行车?

最近几年,“电车” 实在太火了。

电动轿车、电动皮卡、两轮电动车都火了,现在连自行车都装出 “电池” 出圈走红。

悍马在 2022 年年底推出电动自行车 GMC HUMMER EV AWD EBIKE,售价是 3999 美元,说是最便宜的悍马车完全不过分!

汽车企业中,豪车品牌保时捷、兰博基尼、奔驰、宝马、奥迪、特斯拉都推了自己的 E-bike。

其中,保时捷更是在 2021 年年底收购了 E-bike 品牌 Greyp 的主要股权,2022 年 5 月买下了驱动系统制造商公司 Fazua。

两轮车厂商里,老牌自行车制造商捷安特,电动车品牌小牛、雅迪、爱玛都纷纷布局。

国内外涉及 E-bike 业务的企业都成为资本追逐的焦点。

天眼查数据显示,国内 E-bike 厂商 TENWAYS 最近完成 3 亿元 的 A2 轮融资,由 LV 集团旗下消费投资公司路威凯腾领投,而刚刚过去的 2022 年 11 月, TENWAYS 才获得阿里巴巴、腾讯投资、华映资本等领投的 A1 轮融资。

E-bike 并非什么新概念,但这几年却异常火爆,为什么当前经济环境下,均价上万的 E-bike 能逆势快速增长?

与传统的两轮出行方式相比,E-bike 有电动辅力,既保留了传统骑行的运动乐趣,又实现了人力和电力混合输出,具有通勤与运动的双重属性,满足了年轻人对于骑行的安全高效和轻松愉快的双重诉求。

E-bike 是怎么火起来的?是真需求还是一阵风?中国企业有哪些机会?

一 E-bike 为何这么 “热”?

现在来看,E-bike 市场主要还是在欧美国家。

以欧洲为例,仅在 2021 年年销量就超过了 500 万台 E-bike。

根据研究机构 Allied Market Research 预测,2025 年欧洲 E-bike 市场渗透率可达 50%,销量能突破 1000 万辆,到 2030 年全球 E-bike 市场规模将达到 1186 亿美元。

再看美国,美国 2021 年进口了超过 79 万辆 E-bike,较 2020 年 46.3 万台增长了 70%。而美国人 2021 年总共购买了 65.2 万台电动和混动汽车。

  1. bike 超过了电动汽车的销量。

存量市场,全球 E-bike 市场规模在 2021 年就达到了 1200 亿人民币的规模;增量市场,E-bike 在欧洲和北美的销量增速也非常可观。

按照平均 1000 美元一台车,出货 100 万台就是一家流水 10 亿美元的公司,到 2025 年,全世界范围内可以同时容纳至少 20 家这样的公司。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2021 年元气森林的营收 70 亿,2018 年营收才 2 亿,4 年间营收翻几十倍。在未来 E-bike 行业也会出现至少 20 多家 “元气森林”。

E-bike 的风向早就吹到了中国。2022 年前 7 个月,国内两轮电动车出口额达 206.3 亿元人民币,同比上涨超过 9%。

春江水暖鸭先知,资本市场早就注意到了 E-bike 的风向。

天眼查数据显示,自 2021 年 7 月至今,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先后已经有超 20 家两轮电动企业获得融资,总融资额已破 100 亿人民币。

腾讯、钟鼎资本、中金汇融、高鹄资本、高瓴创投、华映资本、青山资本、普华资本、DCM、杭州长江创投等投资机构纷纷投资 E-bike。

高瓴在 2022 年 1.28 亿美元领投是业界最大额度的 E-bike 的市场融资,并且参与了中国品牌 TENWAYS2022 年和 2023 年的两次投资。

市场巨大、资本扎堆、豪车品牌争相布局,E-bike 为什么这么 “热”?

首先减碳环保电动化是未来趋势,这不仅是汽车领域,也包括所有的出行领域。

电车替代燃油车已成必然,比如特斯拉等汽车品牌从油车变电车、两轮的电动车替代传统摩托车。

其次是各国政府大把 “真金白银” 的补贴,大大刺激了市场。

欧美国家对 E-bike 有专门的税收减免政策,意大利甚至还细化为里程补贴、维修补贴、购车补贴等等。

再者,供给上有了 “规模化、低成本” 造车的条件,可以更好的在用户端普及。

当造车越来越便宜,市场自然也就越来越大,毕竟自行车不需要专门的停车位。

二 谁能成为 E-bike 的带头大哥?

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自行车出口国,布局 E-bike 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从凤凰、千里达、永祺车业等传统自行车厂商,到小米、大疆等新消费品牌,再到 Aventon、TENWAYS、大鱼智行、LEMO 等发展势头较快的 E-bike 品牌。

在中国生产 “E-bike”,拥有更低的人工成本、更高的生产方式和更快的物流体系,大大降低了成本。

数据显示,E-bike 行业 2022 年全球范围内大约 750-800 万台出货量,中国大概出口了 300 万台。

很多国产品牌也被资本关注,开始大规模冒头。

比如刚获得腾讯高瓴等投资的 TENWAYS、首个进驻美国 Costco 超市的大鱼智行车、推出第一代电动折叠自行车的小米。

刚完成 3 亿融资的 TENWAYS,风头正盛。

TENWAYS 还是比较年轻的品牌,2021 年 5 月,十方运动科技注册成立,创始人为梁霄凌。

TENWAYS 是从自行车龙头集团千里达孵化出来的,天眼查显示,在深圳十方的股东名单中,千里达董事长梁建雄持股比例为 5.6%。

作为千里达董事长梁建雄的侄子,2014 年在汇丰银行积累了多年海外经验的梁霄凌,接任千里达集团总经理。

2016 年,梁霄凌就开始发力 E-bike 领域,在千里达推出了一系列的智慧电单车。

2021 年,梁霄凌创立深圳市十方运动科技有限公司,定位是为解决城市通勤而生的电助力自行车品牌,主要面向欧美消费者。

产品上,目前 TENWAYS 推出两款车型,分别标价 1499 欧元和 1899 欧元,折合人民币 11000 元和 14000 元左右。

和 TENWAYS 一样,大鱼智行在做 E-bike 之前也经历了长期摸索。

大鱼智行依靠独轮平衡车起家,后来进驻 Costco,2021 年全美销售 90 万台。后来随着小米等巨头进入平衡车市场,头部效应显现,平衡车陷入低价竞争,大鱼智行转型势在必行。

“大鱼智行车” 于 2016 年年底开始正式实施,最终在 2017 年 2 月登陆淘宝众筹,大鱼 D 车型 40 天获得了 1200 万销售额。

还是 2017 年,大鱼智行同时出海全球,短短 4 年就爆卖海外 60 多个国家。

天眼查显示,大鱼智行目前融资两轮,融资数已达数千万元,即将启动 B 轮融资。

电动自行车需求量愈发变大,也出现了更多不同品牌来跨界做车。

宝马·i Vision AMBY, 2000Wh 的超大容量电池,也令它的续航里程达到了 300 公里。

标致·eLC01 则和普通自行车不仅外貌有 7 分相像,连配置也是基于传统自行车而设计。

长城与 BUXUS 联名推出的越野电动自行车,售价是 15000 元,限量 300 辆。

MUJI·MS01 遵循 MUJI 一贯的风格,统一售价 ¥4980,现在也能买得到。

迪卡侬·Magic Bike 主打智能化,最高时速 25 公里(很符合新国标的标准了),续航里程则达到了 60 公里。

截止至 2021 年,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经达到 3.4 亿辆。并且预计会在今年内突破 3.5 亿的关口。

平均到每 4 个人,就有 1 个电动自行车用户。

三 E-bike 能诞生 “特斯拉” 吗?

热就一定能跑出行业独角兽吗?

过去一年多里想在欧美市场做 E-bike 的中国新品牌大概有 40 家。行业格局尚未清晰的此刻,创业者拥有了更多试错成本,需要跑得更快一点。

作为消费电子产品,E-bike 一经上线,就已经进入了产品、渠道、运营、售后等多方面的平衡之中,这非常考验综合组织能力。

和传统自行车一样,对 E-bike 来说,在供应链把控能力上,谈的不仅仅是持有资源,还有能够调用的资源。

也就是说,当资源足够丰富时,更需要具备的能力是全方位布局以随时满足生产需求,而 TENWAYS 们在这方面真的准备好了吗?

不仅如此,TENWAYS 们面临的各种挑战也不少。

首先是政策上,欧盟的反倾销,美国的通胀法案,让行业出海存在政策风险;

其次,产品发展时间较短,质量安全事件频发,让品牌承压;

比如在最关注额度续航里程维度,作为电力代步工具中最受人关注的参数之一,很多品牌为了提升自家产品的吸引力,各出奇招来刷新续航纪录的情况。

这其中有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的,自然也有只求数据忽略安全性的,而这些带来的安全隐患,也在反噬品牌构建的公信力。

  1. E-bike 行业很吃资金,稍不留神就面临现金流问题,不是所有品牌都能像 TENWAYS 一样获得资本关注,也不是有了资本就万事大吉。

后续资金能不能跟上,盈利周期是多少,这些都亟待明确。

更重要的是,任何行业、赛道都不缺新的玩家,我们明显的看到,2022 年行业已经开始内卷了,玩家增多,产品雷同,资本涌入,推广也就变贵了。

短期来看,想要通过做 E-bike 轻松赚钱应该很难;而长期来看,这个行业会涌出至少 5 家足以上市的大体量公司。

机会与挑战并存,就看技术高不高明,以及手上的筹码有多少?

TENWAYS 目前风光,但是未来呢?

The copyright of this article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organization.

The views expressed herein are solely those of the author and do not reflect the stance of the platform. The content is intended for investment reference purposes only and shall not be considered as investment advice. Please contact u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suggestions regarding the content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platform.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