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乘數
閱讀 64 · 更新時間 2024年12月5日
存款乘數是銀行體系中新增存款引發的貨幣擴張倍數。它反映了銀行通過貸款和存款循環過程能夠創造的貨幣總量。存款乘數的計算公式為:存款乘數=1/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是指銀行必須保留的存款比例,而不能用於貸款。較低的準備金率意味着更高的存款乘數,銀行能夠通過貸款創造更多的貨幣。存款乘數在理解貨幣供應量和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影響時非常重要。
定義
存款乘數是銀行體系中新增存款引發的貨幣擴張倍數。它反映了銀行通過貸款和存款循環過程能夠創造的貨幣總量。存款乘數的計算公式為:存款乘數=1/法定存款準備金率。
起源
存款乘數的概念起源於現代銀行體系的發展,特別是在中央銀行制度建立後。隨着銀行開始接受存款併發放貸款,經濟學家逐漸認識到銀行能夠通過這種方式創造貨幣。20 世紀初,隨着凱恩斯經濟學的興起,存款乘數的理論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應用。
類別和特徵
存款乘數主要受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的影響。較低的準備金率意味着更高的存款乘數,銀行能夠通過貸款創造更多的貨幣。反之,較高的準備金率則限制了銀行的貨幣創造能力。此外,存款乘數還受到銀行體系的穩定性和公眾對銀行的信任程度的影響。
案例研究
在 2008 年金融危機期間,美聯儲通過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來增加銀行的貸款能力,從而提高存款乘數,刺激經濟復甦。另一個例子是中國人民銀行在 2015 年通過多次調整存款準備金率來調節市場流動性,以支持經濟增長。
常見問題
投資者常常誤解存款乘數的作用,認為它是固定不變的。實際上,存款乘數會隨着經濟環境和政策變化而波動。此外,過高的存款乘數可能導致通貨膨脹風險,因此需要謹慎管理。
免責聲明:本內容僅供信息和教育用途,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