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式期權
閱讀 62 · 更新時間 2024年12月5日
歐式期權是一種期權合約的版本,其執行限制在到期日內。換句話説,如果基礎證券(如股票)的價格發生變動,投資者將無法提前行使期權並交付或出售股票。相反,買入或賣出行為只會在期權到期日發生。期權合約的另一個版本是美式期權,可以在到期日之前任何時間行使。不要將這兩個版本的名稱與地理位置混淆,因為名稱只表示執行的權利。
定義
歐式期權是一種期權合約,其執行僅限於到期日。這意味着投資者不能在到期日前行使期權,而只能在到期日當天進行買入或賣出操作。與之相對的是美式期權,後者允許在到期日之前的任何時間行使。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名稱與地理位置無關,僅指行使權利的時間限制。
起源
歐式期權的概念起源於金融市場的發展,特別是在期權交易的標準化過程中。20 世紀 70 年代,隨着期權市場的成熟,歐式期權作為一種標準化的期權合約形式被廣泛採用。
類別和特徵
歐式期權主要分為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看漲期權賦予持有人在到期日以特定價格購買基礎資產的權利,而看跌期權則賦予持有人在到期日以特定價格出售基礎資產的權利。歐式期權的主要特徵是其行使時間的限制,這使得其定價模型相對簡單,通常使用 Black-Scholes 模型進行估值。
案例研究
案例一:假設某投資者持有一份歐式看漲期權,標的為 XYZ 公司股票,行權價為 50 美元,到期日為 2025 年 12 月 31 日。如果在到期日 XYZ 股票的市場價格為 60 美元,投資者可以選擇行使期權,以 50 美元的價格購買股票,從而實現每股 10 美元的利潤。案例二:某投資者持有一份歐式看跌期權,標的為 ABC 公司股票,行權價為 30 美元,到期日為 2025 年 12 月 31 日。如果在到期日 ABC 股票的市場價格為 25 美元,投資者可以選擇行使期權,以 30 美元的價格出售股票,從而實現每股 5 美元的利潤。
常見問題
投資者在使用歐式期權時常見的問題包括對行使時間的誤解,認為可以在到期日前行使。此外,投資者可能會忽視市場波動對期權價值的影響。正確理解歐式期權的行使限制和定價模型是避免這些問題的關鍵。
免責聲明:本內容僅供信息和教育用途,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