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交易基金

閱讀 11115 · 更新時間 2024年12月5日

交易所交易基金是一種開放式基金,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可以像股票一樣進行買賣。ETF 的投資組合通常追蹤某個指數,並且具有較低的管理費用和交易成本。ETF 的交易相對於其他投資產品而言更加靈活,因為它可以在交易所上市交易,隨時買賣。

定義

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是一種開放式基金,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可以像股票一樣進行買賣。ETF 的投資組合通常追蹤某個指數,並且具有較低的管理費用和交易成本。ETF 的交易相對於其他投資產品而言更加靈活,因為它可以在交易所上市交易,隨時買賣。

起源

ETF 的概念最早出現在 1990 年代初期,首個 ETF 於 1993 年在美國推出,名為 SPDR S&P 500 ETF(SPY),旨在追蹤標普 500 指數。此後,ETF 迅速發展,成為全球投資者的重要工具。

類別和特徵

ETF 可以根據其追蹤的資產類別進行分類,如股票型、債券型、商品型和混合型等。股票型 ETF 追蹤股票指數,債券型 ETF 追蹤債券市場,商品型 ETF 追蹤商品價格。ETF 的主要特徵包括低成本、透明度高、流動性強和多樣化投資。

案例研究

一個典型的案例是 SPDR S&P 500 ETF(SPY),它是全球最大的 ETF 之一,追蹤標普 500 指數,提供投資者一種簡單的方式來投資美國大型公司的股票。另一個例子是 iShares MSCI Emerging Markets ETF(EEM),它追蹤新興市場股票指數,為投資者提供了進入新興市場的途徑。

常見問題

投資者在使用 ETF 時可能會遇到流動性不足的問題,尤其是在市場波動較大時。此外,儘管 ETF 的費用較低,但投資者仍需注意交易成本和税務影響。

免責聲明:本內容僅供信息和教育用途,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