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性政策
閱讀 132 · 更新時間 2024年12月5日
擴張性政策是一種旨在通過增加總需求來促進經濟增長的宏觀經濟政策。它可以包括貨幣政策或財政政策,或兩者的結合。這是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一般政策建議的一部分,用於在經濟放緩和衰退期間緩解經濟週期的下行。擴張性政策也稱為寬鬆政策。
定義
擴張性政策是一種旨在通過增加總需求來促進經濟增長的宏觀經濟政策。它可以包括貨幣政策或財政政策,或兩者的結合。這是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一般政策建議的一部分,用於在經濟放緩和衰退期間緩解經濟週期的下行。擴張性政策也稱為寬鬆政策。
起源
擴張性政策的概念源於 20 世紀 30 年代的大蕭條時期,當時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提出政府應通過增加支出和降低税收來刺激經濟。此後,這一政策工具在全球範圍內被廣泛應用,尤其是在經濟衰退期間。
類別和特徵
擴張性政策主要分為兩類: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通常由中央銀行實施,通過降低利率和增加貨幣供應來刺激經濟。財政政策則由政府通過增加公共支出和減税來實現。兩者的共同特徵是通過增加總需求來促進經濟增長,但也可能導致通貨膨脹。
案例研究
一個典型的案例是 2008 年金融危機後,美國實施的量化寬鬆政策。美聯儲通過購買大量政府債券來增加貨幣供應,降低利率,刺激經濟復甦。另一個例子是中國在 2008 年推出的 4 萬億人民幣經濟刺激計劃,通過大規模基礎設施投資來推動經濟增長。
常見問題
投資者在應用擴張性政策時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包括通貨膨脹風險和債務增加。常見的誤解是認為擴張性政策總是有效,而忽視了其可能導致的長期經濟不穩定。
免責聲明:本內容僅供信息和教育用途,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