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需求法則

需求法則是經濟學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與供給法則一起解釋了市場經濟如何配置資源和確定我們在日常交易中觀察到的商品和服務的價格。需求法則規定購買數量與價格成反比。換句話説,價格越高,需求量越低。這是因為邊際效用遞減。也就是説,消費者使用購買的經濟商品的前幾個單位來滿足他們最迫切的需求,然後使用每個額外單位的商品來滿足次遞減的價值。

需求法則

定義

需求法則是經濟學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規定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或服務的價格與其需求量成反比。也就是説,當價格上升時,需求量會下降;反之,當價格下降時,需求量會增加。這一現象主要是由於邊際效用遞減,即消費者在滿足了最迫切的需求後,對每增加一個單位的商品或服務的需求會逐漸減少。

起源

需求法則的概念可以追溯到 18 世紀末和 19 世紀初的古典經濟學家,如亞當·斯密和大衞·李嘉圖。他們通過觀察市場行為,提出了需求和供給的基本原理。隨着時間的推移,需求法則被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成為現代經濟學的基石之一。

類別與特點

需求法則可以分為兩種主要類型:個體需求和市場需求。個體需求指的是單個消費者在不同價格水平下的購買意願,而市場需求則是所有消費者在不同價格水平下的總購買意願。需求法則的主要特點包括:

  • 價格與需求量成反比關係。
  • 邊際效用遞減。
  • 需求曲線通常向右下方傾斜。

具體案例

案例一:假設某城市的蘋果價格從每公斤 10 元上漲到 15 元,結果該城市的蘋果需求量從每週 1000 公斤下降到 700 公斤。這一現象符合需求法則,因為價格上漲導致需求量下降。

案例二:在打折季節,一家服裝店將一件原價 200 元的外套降價到 150 元,結果該外套的銷售量從每月 50 件增加到 80 件。這也符合需求法則,因為價格下降導致需求量增加。

常見問題

Q1: 為什麼有些商品價格上漲時需求量反而增加?
A1: 這種現象被稱為 “吉芬商品” 或 “炫耀性消費”,通常發生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商品具有炫耀性或是必需品。

Q2: 需求法則是否適用於所有市場?
A2: 需求法則在大多數市場中適用,但在某些特殊市場,如壟斷市場或完全競爭市場中,可能會有不同的表現。

port-ai以上內容是 AI 的進一步解讀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