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際消費傾向
在經濟學中,邊際消費傾向(MPC)定義為消費者在對商品和服務的消費上支出的相對比例,而不是儲蓄。邊際消費傾向是凱恩斯宏觀經濟理論的一個組成部分,計算方法是消費變化除以收入變化。MPC 由一條消費線表示,該消費線是通過在垂直 “y” 軸上繪製消費變化,在水平 “x” 軸上繪製收入變化而創建的一條傾斜線。
定義:邊際消費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簡稱 MPC)是指消費者在收入增加時,用於消費的比例,而不是儲蓄。它是凱恩斯宏觀經濟理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計算公式為消費變化量除以收入變化量。
起源:邊際消費傾向的概念由英國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在 20 世紀 30 年代提出。凱恩斯在其著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詳細闡述了這一概念,強調了消費在經濟活動中的重要性。
類別與特點:邊際消費傾向可以分為高邊際消費傾向和低邊際消費傾向。高邊際消費傾向意味着消費者在收入增加時會花費更多的錢用於消費,而低邊際消費傾向則意味着消費者更傾向於儲蓄。高 MPC 通常出現在低收入羣體中,因為他們的基本需求未被完全滿足,而低 MPC 則常見於高收入羣體,他們的消費需求相對較低。
具體案例:
- 假設一個家庭的月收入增加了 1000 元,其中 800 元用於消費,200 元用於儲蓄。此時,MPC 為 800/1000=0.8。這意味着該家庭每增加 1 元收入,就會有 0.8 元用於消費。
- 另一個例子是,一個國家在經濟刺激計劃中向居民發放補貼,結果發現大部分居民將補貼用於購買日常用品和服務,而不是儲蓄。這表明該國居民的 MPC 較高,經濟刺激政策能夠有效促進消費和經濟增長。
常見問題:
- 為什麼 MPC 對經濟政策很重要?因為 MPC 可以幫助政府預測經濟政策的效果。如果 MPC 高,增加居民收入的政策將顯著提升消費,從而刺激經濟增長。
- MPC 是否會隨時間變化?是的,MPC 可能會隨着經濟環境、收入水平和消費者信心的變化而變化。
以上內容是 AI 的進一步解讀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