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投資風險
閱讀 33 · 更新時間 2024年12月5日
再投資風險是指投資者無法以與當前報酬率相當的利率再投資所得現金流,例如優惠券支付或利息。這個新的利率被稱為再投資率。零息債券(Z 債券)是唯一一種沒有固有投資風險的固定收益證券,因為它們在其存在期間沒有發行優惠券支付。
定義
再投資風險是指投資者無法以與當前報酬率相當的利率再投資所得現金流,例如優惠券支付或利息。這個新的利率被稱為再投資率。零息債券(Z 債券)是唯一一種沒有固有再投資風險的固定收益證券,因為它們在其存在期間沒有發行優惠券支付。
起源
再投資風險的概念隨着固定收益證券市場的發展而出現,尤其是在利率波動較大的時期。投資者開始意識到,當市場利率下降時,他們可能無法以同樣高的利率再投資其債券的現金流,這一風險在 20 世紀中期的利率波動中尤為明顯。
類別和特徵
再投資風險主要存在於固定收益證券中,尤其是那些定期支付利息的債券。其特徵包括:1. 利率敏感性:利率下降時,再投資風險增加。2. 現金流再投資:需要將收到的利息或本金再投資。3. 零息債券的例外:由於沒有定期利息支付,零息債券不受再投資風險影響。
案例研究
案例一:假設某投資者持有一筆年利率為 5% 的公司債券,每年收到的利息需要再投資。如果市場利率降至 3%,投資者將面臨再投資風險,因為新的投資將獲得較低的收益率。案例二:在 2008 年金融危機期間,許多投資者發現其債券利息無法以之前的高利率再投資,導致整體投資收益下降。
常見問題
投資者常常誤解再投資風險,以為只要持有到期就不會有風險。然而,問題在於利息收入的再投資,而非本金。另一個常見問題是低估利率波動對長期投資組合的影響。
免責聲明:本內容僅供信息和教育用途,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