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化

閱讀 151 · 更新時間 2024年12月5日

證券化是將資產進行彙集並重新打包成帶有利息的證券。發行人通過合併金融資產 (通常是抵押貸款、消費者或商業債務) 設計出可市場交易的金融工具。購買這些證券的投資者會收到基礎資產的本金和利息支付。

定義

證券化是將資產進行彙集並重新打包成帶有利息的證券。發行人通過合併金融資產(通常是抵押貸款、消費者或商業債務)設計出可市場交易的金融工具。購買這些證券的投資者會收到基礎資產的本金和利息支付。

起源

證券化起源於 20 世紀 70 年代的美國,當時政府支持的企業開始將抵押貸款打包成證券出售,以增加流動性和分散風險。1980 年代,這一概念擴展到其他類型的資產,如汽車貸款和信用卡債務。

類別和特徵

證券化主要分為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和資產支持證券(ABS)。MBS 是以抵押貸款為基礎資產的證券,而 ABS 則包括汽車貸款、信用卡債務等其他類型的資產。證券化的特點包括提高流動性、分散風險和為投資者提供穩定的現金流。

案例研究

一個典型的案例是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在美國的操作,它們通過將抵押貸款打包成 MBS 來支持住房市場。另一個例子是 2008 年金融危機期間,許多銀行通過證券化次級抵押貸款來增加流動性,但由於風險評估不足,導致了市場崩潰。

常見問題

投資者在證券化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包括對基礎資產質量的誤判和市場流動性不足。此外,複雜的結構可能導致透明度不足,使得投資者難以準確評估風險。

免責聲明:本內容僅供信息和教育用途,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