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供給衝擊

供給衝擊是指由於外部因素(如自然災害、技術創新、政府政策變化、國際貿易事件等)的突然變化,導致某種商品或服務的供給量發生急劇變化的情況。供給衝擊可以是正面的(供給增加)或負面的(供給減少),並會對市場價格和整體經濟產生重要影響。

供給衝擊

定義

供給衝擊是指由於外部因素(如自然災害、技術創新、政府政策變化、國際貿易事件等)的突然變化,導致某種商品或服務的供給量發生急劇變化的情況。供給衝擊可以是正面的(供給增加)或負面的(供給減少),並會對市場價格和整體經濟產生重要影響。

起源

供給衝擊的概念源於經濟學中的供需理論。早在 20 世紀初,經濟學家們就開始研究外部因素如何影響市場供需平衡。特別是在 20 世紀 70 年代的石油危機期間,供給衝擊的影響變得尤為顯著,這一事件促使經濟學家們深入研究供給衝擊對經濟的廣泛影響。

類別與特點

供給衝擊可以分為正面供給衝擊和負面供給衝擊兩類:

  • 正面供給衝擊:指由於技術創新、生產效率提高或政策支持等因素,導致商品或服務的供給量增加。這通常會導致價格下降,消費者受益。
  • 負面供給衝擊:指由於自然災害、戰爭、政策限制等因素,導致商品或服務的供給量減少。這通常會導致價格上漲,消費者和企業成本增加。

具體案例

案例一:20 世紀 70 年代的石油危機
1973 年,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宣佈石油禁運,導致全球石油供給急劇減少。這一負面供給衝擊導致油價飆升,全球經濟陷入衰退。

案例二:技術創新帶來的正面供給衝擊
近年來,頁岩油技術的突破使得美國的石油產量大幅增加。這一正面供給衝擊導致全球油價下降,消費者和企業受益。

常見問題

Q1: 供給衝擊對通貨膨脹有何影響?
A1: 負面供給衝擊通常會導致通貨膨脹,因為供給減少導致價格上漲。正面供給衝擊則可能導致通貨緊縮,因為供給增加導致價格下降。

Q2: 如何應對負面供給衝擊?
A2: 政府和企業可以通過增加儲備、尋找替代供應源或提高生產效率來應對負面供給衝擊。

port-ai以上內容是 AI 的進一步解讀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