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偏預測器
預期理論試圖根據當前的長期利率來預測未來的短期利率。該理論認為,投資者通過投資兩個連續的一年期債券與投資一個兩年期債券可以獲得相同的利息收益。該理論也被稱為 “無偏預期理論”。
定義:無偏預測器(Unbiased Predictor)是指一種金融理論或模型,認為在沒有系統性偏差的情況下,當前的市場價格或利率能夠準確預測未來的價格或利率。無偏預測器假設市場是有效的,投資者的預期是理性的,因此當前的長期利率可以用來預測未來的短期利率。
起源:無偏預測器的概念源於預期理論(Expectations Theory),該理論最早由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在 20 世紀初提出。預期理論試圖解釋債券市場中的利率結構,認為長期利率是未來短期利率的平均值。
類別與特點:無偏預測器主要分為兩類:1. 純預期理論:認為長期利率完全由未來短期利率的預期決定,不考慮其他因素。2. 流動性偏好理論:在純預期理論的基礎上,加入了投資者對流動性偏好的考慮,認為投資者需要額外的收益來補償持有長期債券的風險。無偏預測器的特點是基於市場有效性和理性預期,假設投資者能夠通過市場信息做出準確的預測。
具體案例:1. 案例一:假設當前一年期債券的利率為 2%,市場預期下一年一年期債券的利率為 3%,根據無偏預測器,兩年期債券的利率應為 (2%+3%)/2=2.5%。2. 案例二:如果當前五年期債券的利率為 4%,市場預期未來五年內每年的一年期債券利率分別為 3%、3.5%、4%、4.5% 和 5%,則五年期債券的利率應為 (3%+3.5%+4%+4.5%+5%)/5=4%。
常見問題:1. 市場波動:無偏預測器假設市場是有效的,但實際市場中可能存在波動和不確定性,導致預測不準確。2. 信息不對稱:投資者可能無法獲得所有市場信息,導致預期偏差。3. 流動性風險:長期債券的流動性風險可能影響投資者的預期,導致無偏預測器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