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領導格局

領導格局是由羅伯特·布萊克和簡·莫頓在 20 世紀 60 年代開發的一種行為領導模型。以前被稱為經理網絡,領導格局基於兩個行為維度:對生產的關注,在 X 軸上以 1 到 9 分為刻度繪製;和對人的關注,在沿 Y 軸上的類似刻度上繪製。該模型通過網格上的相對位置確定了五種領導風格。以下示例中的第一個數字反映了領導對生產的關注程度;第二個數字是領導對人的關注程度。

定義

領導格局(Leadership Grid)是由羅伯特·布萊克(Robert Blake)和簡·莫頓(Jane Mouton)在 20 世紀 60 年代開發的一種行為領導模型。該模型以前被稱為經理網絡(Managerial Grid),它基於兩個行為維度:對生產的關注和對人的關注。

起源

領導格局模型在 20 世紀 60 年代由羅伯特·布萊克和簡·莫頓開發,旨在幫助管理者理解和改進他們的領導風格。該模型通過網格上的相對位置確定了五種領導風格,幫助管理者在不同情境下選擇最合適的領導方式。

類別與特點

領導格局模型基於兩個維度:對生產的關注(X 軸)和對人的關注(Y 軸),每個維度的評分範圍為 1 到 9。根據這兩個維度的組合,模型確定了五種主要的領導風格:

  • 貧乏型管理(1,1):對生產和人的關注都很低,通常表現為消極和不干涉的領導風格。
  • 任務型管理(9,1):對生產高度關注,但對人關注較低,強調任務完成和效率。
  • 鄉村俱樂部型管理(1,9):對人高度關注,但對生產關注較低,強調員工滿意度和工作環境。
  • 中庸型管理(5,5):對生產和人的關注都適中,試圖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
  • 團隊型管理(9,9):對生產和人的關注都很高,強調團隊合作和高效生產。

具體案例

案例一:某公司新任 CEO 採用團隊型管理(9,9),通過建立跨部門團隊和定期的團隊建設活動,成功提升了員工的工作滿意度和公司的生產效率。

案例二:某製造企業的生產經理採用任務型管理(9,1),通過嚴格的生產計劃和績效考核制度,大幅提高了生產線的效率,但員工的工作滿意度有所下降。

常見問題

問題一:如何選擇適合的領導風格?
解答:選擇適合的領導風格需要根據具體的情境和團隊需求來決定。領導格局模型提供了一個框架,幫助管理者在不同情境下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問題二:領導格局模型是否適用於所有行業?
解答:領導格局模型具有廣泛的適用性,但在實際應用中需要結合行業特點和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port-ai以上內容是 AI 的進一步解讀免責聲明